天天看點

上海出手解決重點區域交通問題!建立鐵路、高速、高架,增加高鐵班次

作者:上觀新聞

地區發展,交通先行。如果說上海這個超大城市是個“有機生命體”,那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五個新城”等城市戰略新空間、發展重點區域就是這個“有機生命體”的重要組織和器官,需要交通“血管”為其輸送要素資源和養分。兩會會場内,不少代表關注到了這些重點區域的交通問題。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闵行部分共48平方公裡,其中30平方公裡是虹橋前灣地區,是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十四五”建設的新中心。前灣地區規劃有兩條地鐵線和一條城際鐵路線,兩條地鐵線為軌交13号線(西延伸)和25号線,城際鐵路線是市域鐵路上海示範區線。市人大代表唐曙建關注到,目前前灣地區難以支撐省域交通大動脈發展,且缺乏與上海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

“上海示範區線是實作跨省域互聯互通的交通大動脈,但前灣地區芳樂路站作為線路起訖點,交通便利性、吸引力有限。目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已建構起發達的對外交通體系,但與上海市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尚顯薄弱。”唐曙建建議,應盡快研究上海示範區線東延伸接入虹橋交通樞紐的方案,建議采用地下方案,沿芳樂路向東延伸、接入虹橋交通樞紐,讓前灣地區與虹橋交通樞紐有直接軌交聯系,銜接市域鐵路嘉闵線和軌道交通2号線、10号線、17号線。

G50滬渝高速東西向連接配接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青浦新城和虹橋商務區,是首條真正意義上貫穿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高速公路通道,也是全市高速公路網絡中重要的射線公路。市人大代表章淩雲認為,與G50滬渝高速在地理位置和高快速路網中的重要地位相比,現有路況在車道規模、交通運作服務水準等方面有一些不足。

“G50滬渝高速中段建設規模僅為雙向四車道,是上海市域高快速公路網中的瓶頸路段。另外,徐泾主線收費站、青浦城區和嘉松中路等節點存在常态性交通擁堵,影響市民日常出行和城市健康發展。”章淩雲建議,可加快實施G50高速擴容改造工程,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同步立項實施相關橫向道路新改建工程,包括拓寬培雅路、西岑支路、練西公路等7條橫向道路,打通方南路、佳馳路-置發路、趙巷路-高登山路等3條橫向道路。

市人大代表平瑛則關注了臨港新片區的兩港大道建設。作為臨港新片區重要的對外通道,兩港大道浦東機場至新四平公路段已建成通車,S3至新四平公路段尚未啟動建設。“為建構快捷的對外交通通道,建議同步實施兩港大道(S3至新四平公路)快速化工程,同時與G228共線段做好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銜接。這樣将極大完善臨港新片區對外交通網絡,有利于南彙新城建設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同樣關注長三角區域通勤的還有市人大代表陳峰。“長三角主要城市中,除南京外,其他城市早晨發往上海的高鐵班次很少,很難滿足上午抵達上海的需求。”他認為,這會導緻長三角主要城市的人員到上海辦事需要提前一天出發或延長業務溝通時間,無形中增加了人力與時間成本。他建議,在早晚通勤時間段增開長三角主要城市與上海之間的往來班次,尤其是其他城市早晨發往上海的班次,在工作日可配合乘客具體需求,将早晨發車時間提前、晚間發車時間延後。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茅冠隽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茅冠隽 胡幸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