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編輯:美家指南

廚房的烹饪用具因為和食材直接接觸,是以關系着我們的健康。而在衆多廚房用具當中,“炒鍋”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目前在市場上,炒鍋的種類有很多,比如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琺琅鍋等等。

因為種類多,是以很多人在選購鍋具的過程中也比較糾結。尤其是不知道該選擇“鐵鍋”還是“不粘鍋”。我家到現在已經入住了2年多了,細算下來已經換了4個鍋。接下來談一談我的使用感受和差别,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參考。

鐵鍋和不粘鍋的差别

1、外觀顔值

單純從外觀上來看,鐵鍋和不粘鍋各有各的特點。不過不管是生鐵鍋還是熟鐵鍋,基本上都是一個樣的。而不粘鍋的款式和樣式則更豐富一點。如果追求美觀和顔值,多數人會直接選擇不粘鍋。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2、塗層

衆所周知,鐵鍋是沒有塗層的。很多人使用的鐵鍋之是以不粘鍋,是因為開鍋後的鐵鍋表面被附上了一層“油膜”。而市面上的不粘鍋,都有塗層。塗層的主要材質是一種叫特氟龍的東西,學名叫聚四氟乙烯。簡單來講,這種材質可以填補鍋具表面的縫隙,再加上硬度高穩定性強,是以使得鍋具具備了不粘鍋的特點。

3、使用體驗

在具體的使用體驗上,不粘鍋的導熱更慢一點,當然也降溫也更慢。而鐵鍋的導熱性能很好,特别是熟鐵鍋,因為鍋體比較薄,是以更容易導熱。也正因為這一點,是以在炒菜過程中火候不好把控。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4、清潔難易程度

由于不粘鍋有塗層,是以使用後非常容易清潔。但前提是塗層完好無損。鐵鍋如果沒有開鍋,就會非常容易粘鍋,開鍋後的鐵鍋越用越不粘鍋,是以兩種鍋具的清潔難易程度,要看日常的使用方法和養護習慣。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如果要想鐵鍋不粘鍋,必須要将開鍋做到位。實際上開鍋的操作并不難。但鐵鍋開鍋并不是永久性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重新做一次,至少重新做上一層“油膜”。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5、使用壽命

一開始我說過雖然新家住進去才兩年,但鍋具已經換了4個了。其實之是以換這麼勤,是因為之前一直在用不粘鍋。在使用壽命上,不粘鍋因為塗層容易損壞掉落,是以一般用不了一年就得換一個。如果炒菜過程中使用不當,甚至幾個月就要更換。而鐵鍋的使用壽命幾十年都沒問題,甚至可以傳給下一代。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不粘鍋的塗層有害嗎?

作為曾經的網紅鍋具,不粘鍋一經推出立馬迎來了很多人的好評。不過這幾年有意思的是,那些曾經使用不粘鍋的人,最後都直接換成了鐵鍋。一是不粘鍋容易損壞,二是出于對健康的考慮。畢竟不粘鍋塗層有害的說法一直在流傳。那麼不粘鍋的塗層真的有害嗎?來看看專業人士的說法。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不粘鍋的塗層,即“聚四氟乙烯”這種材料,它的分解臨界點在350℃左右。一旦鍋具超過這個溫度,聚四氟乙烯就會分解産生一種有害物質,俗稱“氟光氣”,而它則會導緻肺氣腫。并不是大衆流傳的緻癌。

在日常炒菜烹饪過程中,即使是油炸,鍋具内的溫度也不會超過260℃。而在這個溫度範圍内,聚四氟乙烯依舊很穩定,不會分解。是以正常使用不粘鍋,并不會産生有害影響。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但不粘鍋“幹燒”,溫度可以在短時間内飙升到400多攝氏度,甚至三五分鐘内就能夠達到800度。這個時候聚四氟乙烯必然會分解掉,進而産生有害的氟光氣。是以使用不粘鍋,最忌諱的就是幹燒。

正确使用鐵鍋和不粘鍋的方法

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每一種鍋具的使用方法都不一樣。比如鐵鍋除了需要開鍋之外,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每次清洗不能用洗潔精,因為會加速鍋具“油膜”的脫落。導緻下次使用還得粘鍋。正确的做法是清洗完最好抹油保養。

我家2年換了4個鍋,終于搞明白了“鐵鍋”和“不粘鍋”有啥差別

而不粘鍋在使用時,避免使用鐵鏟、鋼絲球等易剮蹭鍋體的用具,同時應該避免熱鍋涼水洗。這些錯誤做法都會導緻塗層使用壽命縮短。

寫在最後:

在鍋具的選擇上,使用時間久了就會發現,無論是鐵鍋還是不粘鍋,最重要的就是日常保養。而站在健康角度上考慮,很明顯鐵鍋的優勢更加明顯。至于市場上的钛不粘鍋、陶瓷不粘鍋、藍寶石不粘鍋、麥飯石不粘鍋以及鑽石不粘鍋等一些“花裡胡哨”的概念,其實本質上都是聚四氟乙烯。是以不要被這些噱頭誤導了。(本期專題文字原創,部分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