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話劇《紅色的起點》劇照。圖自中國國家話劇院
疫情及後疫情時代,戲劇創作如何應對?劇場如何脫困?在近日“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藝術論壇上,衆多藝術家和劇場管理者,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讨論,并積極獻計獻策,助力中國戲劇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在當下,在未來我們如何讓人民更多地感受到戲劇的力量?我認為網際網路是勢在必行的一個平台。”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這樣認為。
新冠疫情對于傳統戲劇演出的影響非常大,造成了傳統劇場收入銳減,演出舉步維艱。後疫情時代,傳統戲劇創作、演出如何應對這一困境,也是擺在廣大戲劇藝術團面前的重要課題。要為人民奉獻上更多戲劇藝術精品,戲劇人在守護戲劇初心的基礎上對戲劇進行疊代更新嘗試,使戲劇盡力實作“彎道超車”或者“換道超車”,不啻一條好路徑。
讓傳統戲劇與網際網路更好融合,在未來同樣可以讓觀衆感受到戲劇的力量。雖然說戲劇在劇場演出更能建構出一種現場感、儀式感和沉浸感,但疫情之下,傳統的方式也需要改革,很多戲劇演出改為線上,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何讓戲劇更好在網際網路上“換道超車”,這給戲劇人帶來了諸多挑戰。廣大戲劇工作者需要加速實作自身轉型,方能更好踏上網際網路演出的賽道。
轉變思路和觀念,思路變天地寬。戲劇在後疫情時代要更好服務人民,要讓“雲上演出”更活色生香,這就需要廣大戲劇工作者加強網際網路素養,不能墨守成規,演員需要在台詞、表演、情感等方面更加契合網絡傳播的要求,用吸引網民的方式演出,才能更吸引更多觀衆。否則,換道不僅超不了車,還會出現觀衆不買賬的“翻車現象”。
為戲劇演出搭建數字舞台。要讓傳統舞台上的一招一式更好搬上網際網路,數字舞台建設不可少。據悉,國家話劇院已經與中國聯通、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攜手打造國内首個5G智慧劇場。國家話劇院的新作品《紅色的起點》,就采用了VR連屏的方式演出,得到了觀衆的好評。話劇《直播開國大典》,更是采用了即時拍攝的方法,讓數字舞台上的戲劇形象更接地氣。隻有數字舞台建設跟上時代發展,才能讓戲劇演出在數字舞台上虎虎生威。
多元發展方有未來。科技為戲劇舞台制作和呈現帶來了一些改變,同時也讓更多戲劇院團看到了,數字演出能改變劇院的發展和未來。各地戲劇院團應當積極嘗試話劇與新科技的融合,探索話劇線上演播系統、高清戲劇影像作品和戲劇衍生産品,讓數字劇場不再“門前冷落鞍馬稀”。
為人民奉獻好戲劇多點“換道超車”又何妨!戲劇人應多線上上線下共同營造“劇場”體驗,才能為人民奉獻更多戲劇藝術精品,讓群衆欣賞戲劇的路徑更寬闊。
【來源:蘇州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