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延時服務拉近“心”距離

作者:光明網

作者:李治穎

為破解居民上下班時間和社群辦公時間重合難題,2021年9月以來,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着力建設31個“周末社群”,通過延長社群服務時長、拓展服務功能、推行“社情民意聯系日”制度等,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辦事需求。截至目前,通過“不打烊”服務共解決養老就醫、交通出行、老舊小區治理等方面訴求約4000件。(中國組織人事報)

社群是服務群衆的基本單元,服務群衆事無巨細,且離群衆最近。除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八小時之外”的群衆辦事難題如何解決?既要滿足群衆辦事需求,還需找到社群服務群衆的恰當方式,最大程度地滿足群衆的生産生活所需。那麼,這就需要不斷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從服務時間、服務内容、服務方法上加以改進。

時間延長,服務拓面。表面看是時間延伸,實際上是服務擴容。因為服務“不打烊”,不僅是服務時間的延伸,也在不斷拓展服務空間、豐富服務内容、拓展覆寫範圍。特别是因地制宜延長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小巷紅韻”微陣地工作日時長至晚上8點半,周末、節假日對外開放并提供服務,建立社群黨群服務中心預約平台,通過線上、線下等管道做好預約登記工作,這一系列舉措讓群衆感受到社群服務的精度、力度和深度。

服務“不打烊”的背後,是機制制度的逐漸完善和日益改良。比如,實施政務服務預約機制,讓原本隻能在正常工作日辦理的黨員關系轉接、居民沖突調解、社保老齡等事項均能在周末辦理,極大友善了廣大群衆對社群服務的多元化需求。又如,探索社群工作者錯時工作制度,通過錯時調休等方式,統一調配社群工作者人員到崗、服務到位;推進社工幫辦、代辦服務,讓居民少跑腿、得實效。

服務延時,關系拉近。把分時段服務變成全天候服務,讓那些因為其他原因錯過社群正常工作時間的人們,仍舊可以接受社群服務。“不打烊”不斷拉近着社群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其中蘊藏着的是社群為民的“濃濃溫度”。特别是依托社群黨組織推出非工作日為民服務項目,為群衆提供紅色體驗類、文化傳承類、社群治理類等多元服務。把機關、國企、“兩新”組織等共建機關資源調動起來,推動形成鄰裡和睦、守望相助的和諧氛圍。

用延時服務拉近社群幹部與廣大群衆之間的“心”距離,一同凝聚共建共享新動力,攜手開拓幸福美好新生活。(李治穎)

來源: 河北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