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股市場今日為何發“瘋”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作者| 明野

資料支援|勾股大資料(www.gogudata.com)

今天港股市場就很瘋狂了,主要是大金融闆塊+網際網路的大幅反彈。

港股市場,去年應該是全球最慘的主流市場了,按年跌了14%,因為市場裡面的幾大主力闆塊,地産,網際網路,統統被行業政策“殺”了一輪……一輪……又一輪。

是以從情緒上來說,一直都是比較壓抑的,那麼釋放起來,底部肯定也是很強烈的。但是我們把股價拉長來看,幾乎和沒有漲是差不多的。

要說市場起來,首先頂層的方向,我覺得還是“穩增長”的預期,大家越來越相信了,今天A股不行,但是看昨天走交樓端邏輯的建材,今天能源建設方面的公司,都是在上漲的。

是以穩增長,可能真的是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重要思路。

先說地産(物業服務闆塊主要為地産帶動,但是漲跌幅排序就是按照地産公司破産風險去排序,風險越小漲的越多),核心也是穩增長。細緻一點的消息層面,融創轉讓幾個項目予地方國企,同時有媒體稱融創近日已如期償還兩筆合計約42.5億元債務;之前帶崩市場的融創配股于昨日足額完成,可能也增強了投資者信心。碧桂園作為共同債務人的“建投彙宇-弘基保理供應鍊金融1号資産支援專項計劃”今日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發行金額5.2億元,票面利率5.3%,完成2022年首批ABS發行。

周二央媽說防止信貸塌方,通常第一反應可能是房地産會寬松一些,但經濟日報提醒不能通過此次降息進一步推導出房貸市場、房地産市場即将回暖。雖說“房住不炒”,之前那麼緊,松一松,回歸常态,對于地産來說已經是極大的利好,因為之前地産股普遍是按“破産”給估值。

人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昨日表示,近期房地産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漸回歸常态,市場預期穩步改善。現在最難最重要的也是市場預期改善,原因在于房價下跌預期已經形成、房地産稅試點帶來不确定性以及房企流動性問題,這些也會直接打擊到剛需。購房需求不恢複,房地産良性循環難以打通。

至于市場傳言監管将全面放松開發商預售資金的使用限制,這一條有待商榷,倒是成都市住建局曾提出的“提高預售資金監管使用效率”那種可能會更靠譜一些。預售資金監管不僅應因房企而異(對應不同信用等級),本也屬于地方政府權限,退一步講,保交樓的基礎便是嚴格的資金監管制度。銷售市場回暖,項目并購市場真正流轉起來(也以銷售市場回暖為前提),這些可能是更解決問題的辦法。五年期LPR的調降也部分反映了金融部門對購房需求的放松,雖小但還是有信号意義的。

A股保利發展、萬科等表現不佳,可能市場之前預期的頭部房企收并購強度有所弱化。目前很多房企項目均是合作開發,轉讓也可能會優先轉讓給項目合作方,而後才對外轉讓;地方國企依然有實力收并購,融創的案例便給了例證。

銀行也是,申萬銀行指數+2.10%領漲兩市。強勁的業績快報,加上人行表态“目前重點的目标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尤其是避免信貸塌方、靠前發力等,無疑使市場對于1月乃至1季度社融資料保持信心,銀行開門紅應該不僅是有保障的,而且也是政策應有之意(金融系統屬相對垂直管理,執行力強)。LPR相應下調,給了市場信心,寬信用也将逐漸落實。同時地産風險邊際改善,穩增長下銀行資産品質有望繼續轉好。

中間因為降息預期、融創配股、市場傳聞穩增長或不及預期等打斷了年初以來的上漲。降息短期偏利空,隻不過若有助于資産品質轉好及獲得更多投放機會,或可以對沖降息對資産收益率的沖擊,對業績影響有限,更重要的是這個資訊已經被市場消化,可能今天市場解讀到的更多是對信貸需求形成支撐和政策對于穩增長的決心(5年期LPR也下調5BP)。從全球來看,經濟好轉後,加息是遲早的。一旦市場就銀行業績好+寬信用預期達成共識,比如甯波銀行這輪創反彈新高也就可以了解了。

而且要提下資金情況。北上資金全天淨買入126億元,為連續第五日淨買入,且創去年12月9日以來新高。其中,招商銀行、中國平安、平安銀行分别獲淨買入17.1億元、13.53億元、8.58億元,是以一月社融高增長,可能是外資選擇相信的結論。

最後說下網際網路,其實就是被港股情緒帶的。

本文源自格隆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