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假如能把那種吹牛拍馬的精力,用到求實學一點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嗎?”一百年前,魯迅先生見不慣小人吹噓的醜态,發出這樣的感慨。
時至今日,仍有許多自吹自擂的人非要把牛皮吹上天不可,其瘋狂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杭州有一位23歲小哥名為吳承寅,他在相親節目裡自稱法國海歸、年入30萬,還說自己是居裡夫人校友。
節目組實地探訪,卻發現這個誇誇其談的小吳名不副實,他一天隻吃3個饅頭,護照上根本沒有出境記錄。鐵證面前,他竟氣急敗壞,當面怒斥節目組“不會做人”。
這個奇葩相親男上演了一場怎樣啼笑皆非的鬧劇?

相親節目驚現“高品質男性”
七八年前,以相親、征婚為主題的電視節目火遍全網,老百姓茶餘飯後對這類充斥人間千姿百态的節目頗為好奇。各大電視台紛紛效仿,辦起了形式各異的相親綜藝。
2012年,杭州電視台有一檔節目名為《相親才會赢》,專門負責撮合杭州本地的單身男女。
主辦方的宗旨本是面向工薪階層的青年男女,誰曾想突然有一天,一位“閃閃發光”的海歸男聯系了他們。
電話中,導演聽對方的嗓音、語氣,判斷他應該不超過25歲,是個剛步入社會的小年輕。但對方的口氣很是不小,一系列天花亂墜的頭銜把見多識廣的導演聽了個懵圈。
這位名叫吳承寅的小夥子自稱“巴黎第一大學”的高材生畢業生,此前一直在法國生活,近期因為生意上的商務才回國暫居。
見導演不予置信,吳承寅神氣地補充道:“對,就是居裡夫人的那個學校”。
《相親才會赢》開播幾年時間,節目嘉賓最大牌的不過是公司經理這類進階白領。
一聽到新嘉賓是居裡夫人的校友,導演兩眼放光,連忙安排編導做好登記、重點關照,怎麼也不能錯過這個傑出青年。
随後,導演又問了一些基本的個人資訊,電話那邊的吳承寅是越說越離譜,整個節目組都聽傻了眼、隻得面面相觑。
小吳稱,他的父親在法國做紅酒生意,擁有一家私人酒莊,具體的年收入需要保密。
編導提醒他必須說個大概的數字,否則無法為他配對心儀的女孩。小吳脫口而出:“我的個人收入是30萬左右。”
自信的語氣仿佛不容置疑。那個年代,年收入30萬幾乎是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
問到平時有什麼興趣愛好,小吳沉思片刻,又一次語出驚人:“平時喜歡滑滑雪、打打冰球。不過最近回國辦理業務,就擱置下來了。”
冰球這麼進階的興趣倒是和他的精英身份頗為貼合,節目組将信将疑,他們覺得敢來上電視相親,總不至于撒謊吧?
他們把小吳的一系列資訊進行梳理,釋出到相親群裡尋找心儀女孩。短短兩個小時,已有5位長相姣好、工作體面的杭州姑娘留下了聯系方式。
她們不敢相信,在這檔小節目居然能遇到如此傑出的單身男性。
用時下最流行的熱梗形容小吳絲毫不為過——人類的高品質男性。節目組期待着錄制早日開始、收視爆棚,姑娘們更盼望和這位精英海歸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甜蜜邂逅。
一觸即破的謊言鬧劇
謊言如同虛無缥缈的海市蜃樓和彩色泡沫,隻需輕輕一吹、一挑便破碎得無影無蹤。
透過電話,吳承寅尚可将自己包裝成光彩熠熠的精英,不過一旦回歸現實,他所編織的全部都會一觸即破。
電視台派出兩位金牌編導、一位資深攝像的頂級團隊前往小吳家中進行采訪,似乎是他們的行動太過神速,開門時小吳顯然有些猝不及防。
鏡頭前,這個自稱年收入30萬的傑出青年身穿一件廉價黑襯衫,發型是那時最流行的發廊十元洗剪吹。與其說這是法國高材生,節目組更願意相信他是一個在街上混的社會青年。
“我剛從國外回來……”小吳的語氣裡帶着三分慌亂,躲閃的眼神昭示他并不太想讓節目組進家門。攝像大哥鏡頭一掃,整個房子的全貌一覽無餘——一個普普通通的兩房間。
簡陋的裝修讓編導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他們問能否去紅酒生意的辦公地參觀一下。
小吳連忙推诿:“目前生意在國外做,國内還沒有什麼辦公地點。”這和當時他在電話裡說的“回國辦理業務”自相沖突。
看着編導一頭霧水的表情,小吳知道是自己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漏了馬腳,他自作聰明地補充一句:“我現在年收入十萬塊還是有的。”
編導忍俊不禁,笑着追問:“你不是說年收入30萬嗎?”
小吳這才回過味來,自己編的謊話破綻太多,現在圓也圓不上了。倔強的自尊心令他急中生智道:“平均一下嘛!”邊說着,他還手舞足蹈,生怕别人不知道這是在睜眼說瞎話。
編導沒太聽懂所謂“平均”是什麼意思,他們也不想就這個無聊的話題深究下去。話鋒一轉,幾人又談到了小吳引以為傲的“巴黎一大大學畢業”上來。
說多漏多,小吳一番滔滔不絕,說自己在巴黎讀書有多麼優秀,結果連最基本的時間線都對不上。
編導就此提出質疑,他竟臉不紅、心不跳地說:“我讀書比較早,國小六年級、初三都沒讀,比較聰明。”
沉默寡言的攝像大哥都聽不下去了,他提出要看巴黎一大的畢業證書長長見識。小吳支支吾吾地表示“下次一定”,因為畢業證書放在家裡。衆人傻了眼,大家此刻不就在他家裡嗎?
小吳又改口稱“畢業證書丢了,法國的護照也丢了”。好不容易拿出中國護照給編導們看,出境記錄的幾頁卻是空空蕩蕩,根本沒有去過法國的記載。
鐵證如山,編導确信吳承寅壓根就沒出過國,更沒有在巴黎第一大學讀書。然而這話把小吳惹急了,他拍着胸脯說:“你們不要瞎懷疑,我千真萬确在法國待過很久,信不信由你們!”
無奈之下,編導隻好退而求其次,希望小吳展示一下從法國帶回的紀念品或特産。剛剛還拍着胸脯發飙的他立刻神情慌張,進屋左翻翻、右刨刨,最終指了指客廳牆上一幅破破爛爛的壁畫。
促使吳承寅謊言破裂、顔面掃地的,是一位買菜歸來的老阿姨。小吳堅持說這是照顧他起居的保姆,隻是鏡頭掃到阿姨的菜籃,發現裡邊隻有一些綠幫青菜,見不到半點葷腥的影子。
飯桌上一張手寫的菜單頗為引人注目,編導一把拿起細細品讀,結果他又一次被重新整理了認知——菜單記載着吳承寅每周七天具體的夥食,炒菜幾乎頓頓沒有肉,他的主食更是隻有一頓一個饅頭。
就算普通的工薪家庭,平日吃飯也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更不必說偶爾買點魚蝦、螃蟹改善夥食。小吳一天吃三個饅頭,擱誰也不相信他是年薪30萬的金牌海歸。
小吳正盤算着怎麼圓謊,匆忙中撞掉了茶幾上一個小盒子。
攝像大哥把鏡頭緩緩推移過去,隻見盒子上赫然寫着“麥味地黃口服液”,下邊藥效一欄還有“補腎壯陽、重振雄風”等滑稽字樣。
他尴尬得撓了撓頭,繼而有氣無力地解釋道:“感冒什麼的……偶爾吃一下補補身子。”攝像大哥尖銳指出:“這藥是補腎的,不是你這個年紀該吃的。小夥子你要多運動!”
羞愧難當的小吳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為了給自己找補面子,他提議去社群問問從業人員自己的真實身份,免得節目組老是說三道四。眼看事情越鬧越荒唐,編導們巴不得多來點笑料,當即應允了他的要求。
小吳變身法國賽車手
“是杭州市西湖區文華社群居委會吧”?節目組反複确認這裡是正經的社群辦公室而非其他什麼奇葩的地方。
小吳邁着自信的步伐闊步直入,大家緊跟在他身後,想看看他又要玩什麼花樣。
出人意料的是,一位辦公的大媽看到小吳徑直起身熱情地打招呼,聽說有錄影機在拍,她清了清嗓子醞釀情緒。編導把收音裝置遞過去,大媽用一種浮誇的語氣開始自己的“表演”。
“哎喲不得了不得了,是他沒錯,從法國回來的……賽車高手。他曾經參加過那邊的方程式比賽什麼的。”這番話把節目組驚得不輕,難道小吳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嗎?
話筒傳到小吳手裡,編導讓他詳細談談參加賽車比賽的經曆,誰也沒想到這次他竟連連搖頭否認,說自己沒玩過賽車。
或許是先前誇下海口的窘态給了他教訓,大媽編造的一系列噱頭他不敢輕易承認。
然而僅僅幾分鐘過去,小吳又主動找鏡頭解釋原委:“我以前玩賽車斷過腳你知道吧,現在我的左腳還不太好,是以剛才根本不願意提。”
編導們覺得這小夥子實在是無可救藥了,他們決定來點猛料治治他。
面對節目組一系列的追問,小吳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的中文不太好,我們應該用法語交流。”編導恰好有位朋友學過法語,于是撥通了電話讓他跟小吳聊兩句。
電話那頭的朋友絲毫不客氣,上來就是一連串道地的巴黎腔,把小吳聽得頭皮發麻、啞口無言。見他不回答,對方用中文解釋道:“我問你叫什麼名字、怎麼稱呼?”
小吳尴尬一笑,連聲說自己聽錯了。朋友又問了他一系列問題,比如是否在裡昂讀的大學,小吳隻會連聲稱是,連一個完整的法語詞彙都編不出來。
他不知道,這通對話已然是徹底露了陷。
他口口聲聲堅稱自己讀的是“巴黎一大”,現在轉頭又說是在裡昂讀的大學,編導對他這種滿嘴跑火車的态度感到十分憤怒。
無話可說的小吳依然逞強堅持:“信不信由你們!不信打電話問我爸。”
編導順水推舟,讓他現在就打電話問,小吳又推诿說他爸在塞昔耳,因為時差接不到電話。
被迫撥打電話後,免提的手機傳來諷刺的聲音:“對不起,您的号碼暫未開通國際長途業務……”
一整天的工作時間都浪費在一個騙子身上,節目組難免又氣又惱。他們的職責是為單身男女撮合姻緣,現在竟成了“打假”。
正當準備打道回府時,心儀的女孩們卻趕到了現場,一場更為荒誕的鬧劇就此展開。
原形畢露仍不知悔改
第一位赴約趕到的女孩小周從事紅酒銷售行業,她人長得頗為甜美,當初聽說小吳家裡從事紅酒生意就産生了見面的興趣。
為了節目效果,節目組事先并沒有告訴她小吳是騙子,讓他們随心所欲地暢聊。
小周最關心的話題自然是紅酒,她開門見山地問:“叔叔在法國做哪款紅酒的生意?”小吳撓撓鼻梁,臉龐呈四十五度角揚起,當場現編出答案:“我覺得好像有個叫拉斐爾的吧?”
“您說的不會是拉菲吧?嗯……拉菲是最頂級的。”善良的小周此刻還未發現情況不對,她主動幫小吳打起了圓場。
誰知話題接下來迅速走偏,小吳開始胡扯“拉斐爾和達芬奇都是意大利的”之類的鬼話。
氣氛陷入了令人窒息的焦灼,節目組出面把小周喊出來,采訪她對小吳這些胡言亂語的評價。
小周的回答讓人不禁感慨她的單純善良:“也許生意都是他爸爸負責,是以他不太了解吧。”
節目組這時将事情的來龍去脈如實告知,小周驚得合不攏嘴,但還是想和小吳再聊幾句。
她批評小吳不夠成熟,被說急眼的小吳立馬自證“成熟”,他狂言道:“我私下接觸的女孩多得很!”
有女朋友還要來參加相親節目,小周感覺到莫大的欺騙,她當即憤怒離場。節目組也認為他出爾反爾,今天必須把這件事說清楚,否則大家沒工夫陪他繼續浪費時間。
對峙中,第二位心儀女孩小施悄然出現,她在旁聽到了節目組剛剛對小吳的質問。複雜的情況使她滿臉疑惑,小吳不是法國高材生嗎?怎麼現在像個心虛的犯人一樣遭遇審判?
接連在兩個美女面前顔面掃地,小吳終于再難以壓抑心中的怒火。
他發瘋般猛砸桌子,沖着錄影機怒吼道:“你們這麼大的人了,第一天來做人啊?”言下之意是,令他出醜的不是自己的謊話連篇,而是節目組的不懷好意。
這場一波三折、啼笑皆非的錄制就此畫上不圓滿的句号。幾天後節目播出引起了巨大反響,滿嘴謊話的小吳一夜成名,社會各界對他批判不斷,希望他誠心悔改、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小吳銷聲匿迹,一時間沒人能打聽到他的消息。正當大家以為他金盆洗手、靜思悔過時,小吳搖身一變,以更為虛幻浮誇的身份出現在另一檔相親綜藝上。
“巴黎十大青年獎得主”、“巴黎一大奢侈品專業高材生”、“家族産業唯一指定繼承人”……
小吳在自我介紹中給自己冠以諸多光彩奪目的标簽,但是幾位女嘉賓也并非傻子,她們一連串的反問又讓他現了原形。
一位去過巴黎旅行的女嘉賓讓他談談埃菲爾鐵塔,小吳一番回答惹得錄制現場哄堂大笑:“埃菲爾鐵塔啊,它一點也不斜,它很直的。”
看來他這次上節目吹牛又沒打好草稿,把埃菲爾鐵塔和比薩斜塔混為一談了。
下面的環節是談談過往愛情經曆,小吳聲情并茂地講述了一個小說劇情般的故事:他和前妻結婚五年後離婚,兩歲的女兒判給了前妻。
他作為父親很好地履行職責,每月給母女二人打10萬塊錢的生活費。
話音剛落,難以忍受的女嘉賓迫不及待滅了燈,小吳面臨淘汰出局。按照慣例,主持人擁有一次“複活”的機會給男嘉賓,以往他總是能給則給。這一次,主持人鄭重宣布:“好走不送。”
謊言猶如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就意味着無窮無盡的災禍。為了彌補一個謊言,撒謊者需要編造出十個甚至一百個新的謊言。
活在謊言裡的人如同戴着一張面具生活,他們是世上最可悲的小醜。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男人一生中最幸福的兩個時刻。但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需要的都是誠實守信、勤勞實幹的品格。滿腹謊言的小吳,永遠不會收獲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