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時代裡,大陸的婦女社會地位并不高,大多隻能在家相夫教子,更别提從軍上陣了。自中國近代無産階級革命以來,婦女得以從封建桎梏中解放出來,在各行各業都綻放異彩。
其中有一位叫王曉棠的傳奇女性,她既是萬衆矚目的貌美女演員,又是縱橫商海的電影制片廠廠長,同時還是擁有少将軍銜的女将軍,是上世紀60年代國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女神”。
01
1934年,一位女嬰在河南開封一個王姓文藝家庭中呱呱墜地,父母為她取名為曉棠,寓意她像初曉盛開的海棠花一樣美麗。
王家家境殷實,王父王母均為高知,都從事表演工作。聰明伶俐的王曉棠從小就在濃厚的藝術氛圍裡長大,早早就顯露出非同常人的表演天賦。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她幼時就已經明确将來要做一個演技精湛的演員。

然而抗戰爆發後,王家和許多受到戰火波及的平民百姓一樣,不得不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四處逃難以躲避戰亂。王曉棠就随父母一路颠簸,從北到南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在解放前夕才到杭州定居下來,因而她的童年過得其實并不安穩。
盡管環境惡劣,但王家夫婦還是傾盡全力讓女兒接受教育,開始懂事後的王曉棠十分厭倦戰火紛飛下的苦難生活,除了立志從事演藝事業,她又萌生出要從軍報國的志向,想要為驅逐日寇、早日結束戰争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曉棠就這樣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同時在父母的引薦下拜師從藝學習平劇。自1948年全家定居杭州後,王曉棠成功考進浙江省立中專,一邊完成學業一邊繼續自學平劇。
新中國成立後,王曉棠終于遵循内心深處的意願踴躍參軍,期間和父母家人爆發過幾次争吵,因為他們都不同意王曉棠入伍,擔心她孤身在外闖蕩會過得不好。但王曉棠意志非常堅決,瞞着家人果斷報名參軍。
1952年,她成功考入解放軍總政文工團從事平劇表演。從小熱愛并一直學習平劇的王曉棠,深知完美的舞台表演必須伴随着長年累月的苦練,是以她在完成部隊訓練任務的同時,還額外給自己加練。
她外形出衆、功底紮實,在工作中表現一直都很積極,于是又在一年後被調到總政話劇團,但不管在哪裡,王曉棠從不間斷自己的練習。
02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55年的一個寒冷的冬日,王曉棠照常出門練功,咿呀唱腔遠遠傳了出去,引來了著名導演林農的駐足觀望。雪地裡認真練功的王曉棠,無論在身、台、形、表上都跳不出一絲毛病,再加上異于常人的美貌,很快就受到了林農的看重。
林農導演當時正籌拍《神秘的旅伴》這部電影,但始終沒有找到心儀的女主角。看到了王曉棠後,他果斷對她發出邀約,王曉棠就這樣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
從大螢幕正式出道後,王曉棠在1958年被調入八一電影制片廠,她牢牢抓緊每一個遞到手中的機會,細心打磨每個角色,并在接下來的《野火春風鬥古城》這部經典電影中成功把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姐妹演活了。
憑借此片王曉棠終于闖出了名氣,甚至拿到了國外大獎,此後她又演了很多電影,從英勇堅韌的女戰士,到美豔狠辣的特務,再到樸實忠厚的村婦,無論什麼角色她都能很好駕馭,很快就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女明星。
除了在事業上一路高歌,王曉棠還收獲了自己的愛情,不久後就與志同道合的平劇須生後人言小朋正式結為夫婦。小兩口感情融洽,把婚後生活經營得十分美滿,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但好景不長,受特殊曆史時期波及,同為文藝工作者的夫婦倆被下放,每天都要面臨莫須有的罪名和繁重的勞作,連兒子都因生病都沒能得到妥善的醫治而夭折了。但即便遭受諸多苦難,王言夫婦倆還是同甘共苦、彼此攙扶着挺了過來。
03
1975年,夫妻二人得到平反,他們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重拾起對生活的熱情,全力投身到工作中去。多了許多閱曆的王曉棠決定要轉型做導演,并很快就讓事業煥發生機。1988年,王曉棠被委任為八一制片廠副廠長,同時被授予大校軍銜。
1992年她正式接手八一制片廠,在她的管理下,該廠發展越來越好,不僅接連開發制作了許多經典作品,成功扭虧為盈并大大提高了廠内的效益,還為大陸的電影産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
王曉棠在工作中的巨大成功,讓她在1993年成功拿到了少将軍銜,并榮獲金雞獎最佳編劇、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華鼎獎電影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稱号。
如今的王曉棠将軍已經87歲了,但歲月從不敗美人,有着豐富閱曆的她還是那樣氣質獨特、風采迷人。她生于動亂,少時攜壯志入伍,一路從一個小小的文藝兵成長為令世人矚目的電影大明星、名導演以及少将軍,其中的刻苦努力、堅韌意志以及豁達心态都值得我們為之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