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本文首發于“新京報小童書”。新京報小童書(xjbkids)是書評周刊的童書分舵,已聯合衆多出版品牌,為讀者精選童書,解答教育困惑。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橋梁書《貓頭鷹在家》插圖。

說起橋梁書中的經典書,“青蛙和蟾蜍”系列是一定繞不過去的。它的作者阿諾德·洛貝爾(Arnold Lobel,1933-1987)是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一生為将近100本書繪制過插畫,“青蛙和蟾蜍”系列的第二本《好夥伴》于1973年獲得紐伯瑞榮譽獎,1981年他創作的《然後,然後呢?兒童哲思寓言》(Fables)獲得凱迪克金獎。

洛貝爾的創作風格十分簡潔,故事富有幽默和哲理,經常以動物來隐喻孤獨的人。看起來似乎不符合兒童明亮無憂的天性,但是5歲的孩子也會莫名地喜歡。

今天書評君帶你看的這篇文章評論的是阿諾德·洛貝爾的另一個故事,名為《貓頭鷹在家》,收錄在蒲公英童書館出品的套裝書《講也講不完的故事盒子》中,這套書裡的另外五個故事《老鼠湯》《大象伯伯》《螞蚱在路上》《小豬》《老鼠故事集》也都是阿諾德·洛貝爾所寫。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講也講不完的故事盒子》(全6冊),[美]阿諾德·洛貝爾著,阿甲 譯,蒲公英童書館 |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1年8月版。适讀年齡:5+。

本文作者5歲時就讀過《貓頭鷹在家》,成年後再次讀到仍然愛不釋手,也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令小時候的自己一遍遍地要求媽媽讀它。這也令人忍不住産生遐想,在豐富的童書世界中長大的這一代孩子,他們未來會如何評論自己小時候讀過的書呢?

撰文 | Trayling

01

我心中的童書白月光

要說我有什麼童書白月光的話,那大概就是《貓頭鷹在家》了。

這是一本出版于1975年的薄薄的橋梁書,裡面有五個短短的故事,關于一隻獨居的貓頭鷹。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裡來、為什麼一個人住在樹林中,也不知道他的名姓。他有時表現得像個滄桑的詩人,有時又比小孩還天真。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貓頭鷹在家》實拍圖。

五個故事的内容分别是這樣的:

《客人》:貓頭鷹坐在火爐邊吃着熱乎乎的晚餐,突然聽見一陣陣敲門聲,他猜是可憐的冬天想進來暖和一下,于是友好地打開門。沒想到風雪一下子就鑽進屋裡,把一切攪得天翻地覆。貓頭鷹好不容易趕走了冬天,他重新生起火,坐回椅子裡,安靜地吃完了晚餐。

《奇怪的鼓包》:貓頭鷹躺在床上,突然發現毛毯下有兩個鼓包,他擡起右腳,右邊的鼓包就動一下,擡起左腳,左邊的鼓包也動一下。他掀開毯子,但什麼也沒看到。他想了很多辦法,但都沒有趕走鼓包,最後他放棄了。他跑到火爐邊的椅子裡,終于安心地睡着了。

《眼淚茶》:貓頭鷹坐在火爐邊,打算給自己泡一壺眼淚茶。于是,他開始回想各式各樣感傷的事物——斷了腿的椅子、歌詞被遺忘的曲子、無人欣賞的清晨……一滴滴淚水滾落下來裝滿了茶壺,他把茶水燒開,然後坐下來品嘗。“有一點鹹鹹的滋味,眼淚茶永遠是非常好的。”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貓頭鷹在家》内頁圖。

《樓上樓下》:貓頭鷹家有兩層樓,當他在樓下時,他想知道樓上怎麼樣了;當他在樓上時,他又惦記着樓下。他想要同時待在兩個地方,于是,他開始在樓梯上來回奔跑。跑了一整晚之後,他終于精疲力竭,他在第十級台階上坐下,因為那是樓上和樓下的正中間。

《貓頭鷹和月亮》:貓頭鷹出門去看海,看見月亮從海上升起,他們成為了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貓頭鷹發現月亮一直跟着自己,他不得不告訴月亮自己的房子很小,也沒有吃的能招待它。月亮終于消失在雲層後,貓頭鷹心裡有些難過,他獨自回到黑漆漆的家裡,突然又發現月亮出現在窗外,“你真夠意思。”貓頭鷹再次感到幸福。

02

童年那種混沌不清的偏愛才最讓我迷惑

我第一次看這些故事是在5歲,大概挺接近這本書所能預設的、理想的讀者年紀。不過,随着長大後一次次重讀,這本書也使我第一次意識到,好的童書是完全不受年齡限制的。它大概是我心中童書的典範——文字簡單卻蘊含一種流淌的詩意,字裡行間有些欲說還休的哲理,安靜、輕巧,并且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都禁得起重讀。

比如,來說說《眼淚茶》吧,看過《貓頭鷹在家》的成年讀者,大概都會對這篇印象深刻:這個故事有一種顯而易見的詩意,像是關于悲傷的獨自演習,停下來的鐘、缺了頁的書、沒人想吃的剩菜……那些細小的、無人留心的殘缺,被遺落在生活的角落裡,靜靜地毀壞。隻有保持着敏感善良的人,才會真心實意地為此感到寂寞。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貓頭鷹在家》内頁實拍圖。

這實在不像童書裡會出現的情節,當然童書并不都是明亮無憂的,不過要處理悲傷,通常都會有具體的前因後果。如此沒頭沒腦的,為了哭泣而悲傷,以及所羅列出的,那些介于悲喜之間幽微的細節,倒像是散文或詩的質地,完全沒把讀者當小孩了。

我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我媽也對它印象深刻。按照她的說法,5歲時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我,讓她念了一遍又一遍,像任何執着于某件事物的小孩一樣,似乎能在重複中得到神秘的快樂。

成年後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我可以一條一條說得清清楚楚,但童年那種蒙昧的、混沌不清的偏愛才最讓我迷惑。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的我呢?實在已經很難回想起那時的心情了。就像有時候小孩的好惡對我而言完全是玄學一樣,站在時光的另一頭,5歲的我自己,對自己也像個謎。

我那時候知道任何可以用來形容這個故事的抽象詞彙嗎?比如“浪漫”,比如“詩意”,比如“孤獨”?那時候的我相信所有物品都有生命,是以為它們感到心酸嗎?又或者我隻是單純覺得很奇怪,世界上竟然還有人喝眼淚茶?

03

童書裡特有的寬容治愈了他的悲傷

每次想起這個故事,我都會想起駱以軍《我們自夜暗的酒館離開》裡的一句話:“為什麼在你的小說中就沒有任何稍微認真一點在悲傷的人呢?”說起來,煮眼淚茶的貓頭鷹,絕對算得上是“認真悲傷”的角色了。

關于“認真”,我想,這是《貓頭鷹在家》另一個吸引我的原因。

無論是邀請又餓又冷的冬天進門烤火,或者鄭重其事地和月亮道别;無論是為生活中的微小災難流淚,或者思索(以及身體力行)在此在彼的哲學問題,貓頭鷹始終有一顆敏銳細膩的心,懷抱善意與柔軟,并且以一種孩童般的全心全意,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貓頭鷹在家》插圖。

5歲的我為貓頭鷹的過分天真(不知道鼓包是自己的腳、不知道月亮不會跟任何人回家)感到尴尬,但重讀時反而被這樣的認真打動。認真悲傷、認真幸福、認真思索别人覺得理所當然的問題,貓頭鷹真的非常溫柔啊。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溫柔,這五個平淡的片段甚至都不會成為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阿諾德·洛貝爾在一個訪談裡(有些殘酷地)将貓頭鷹形容為“失去了對現實的感覺”(His grasp of reality is gone),而且“想法太飄忽了”(There is no sense of gravity to histhinking),這大概解釋了為什麼貓頭鷹的故事總是伴随着程度不一的挫敗——交朋友的挫敗、把握不住自己與身體的關系的挫敗,以及妄想同時身在兩個地方的必然挫敗。

但好在,這些挫敗最終并沒有帶來太大的傷害,五個故事的結尾,都帶着一種屬于家的樸實和溫暖,這也許是童書特有的寬容,即使是這樣一個古怪的角色,也能适得其所。而大概也是這種古怪和寬容,讓這本書連接配接了所有年齡段的讀者。

04

我感到一種奇異的滿足,憂傷且幸福

阿諾德·洛貝爾被稱為“最尊重兒童智慧的作家”,他以描繪友情的系列《青蛙與蟾蜍》而聞名,但顯然也擅長孤獨又神經質的角色。

究竟是什麼打動了5歲時讀這個故事的我?

阿諾德·洛貝爾(1933-1987),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

這樣的角色在童書中是少見的,事實上,這本書的種種設定:獨居的主角(人)、濃重的夜色(時)、平凡無奇的家(地)、發生在内心的冒險(事),以及隻使用了灰色和褐色系的插畫,在兒童讀物中都不算太典型。

在同一個訪談裡,洛貝爾承認這些故事“确實就是成人故事,隻是稍微僞裝成童書”。對談人羅尼·納托夫(Roni Natov)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回答:“(這些書,尤其《青蛙與蟾蜍》系列)很多主題都很成人,但像是成人心中屬于兒童的一部分。”

成人心中屬于兒童的一部分是什麼樣的?兒童心中是否也有着比成人想象中更強的了解與接受能力?洛貝爾說:“兒童也許必須經曆和成人一樣的掙紮,長大後仍是如此。我們認為我們是成年人,我們的情感也是成年人的,但我們仍在經曆童年時就經曆的一切事情。”對他而言,無論成年或童年的讀者,所有人都在面對人生中本質的問題。

洛貝爾提到,《貓頭鷹在家》是他最私人的一本書。在他創作初期,他嘗試寫些“兒童故事”,并不斷考量“孩子們喜歡什麼?”但對自己寫出的故事卻沒有太大感受。後來,他意識到如果要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情感就必須來自自身。是以,他不再憑空想象輕飄飄的“兒童故事”,而是在書中大膽地放入個人經驗,寫失落、寫苦澀、寫孤獨、寫哲思,舉重若輕,平等對待每個小小年紀的讀者。

我不确定當我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是否能了解這些話的意味。我會覺得被尊重了嗎?或者其實也無所謂?不過,在許多年後,當我循着童年回憶,重新找到這本書以及這篇訪談,看見曾經有這麼多深沉的情感傾注在背後,以及曾有那麼多不同年齡的人被貓頭鷹的故事打動,我感到一種奇異的滿足,就像泡完眼淚茶的貓頭鷹一樣,我感到憂傷且幸福。

參考資料:

1.An Interview with Arnold Lobel,The Lion and the Unicorn,Volume 1, Number 1,1977,pp. 72-96,https://ur.booksc.eu/book/80440593/d46a53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nold_Lobe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