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财經1月20日訊(記者 王金瑞) 今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比上月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比上月下降5個基點。其中,1年期LPR連續兩個月下調,5年期以上LPR則結束了連續20個月的“按兵不動”。
業内專家表示,LPR報價利率下調,主要是央行下調了MLF政策利率(LPR報價利率=MLF利率+加點),引導金融機構下調LPR貸款利率報價基準,有效降低實體經濟信貸成本,提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
2022年1月20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6%。其中,1年期連續兩個月下調,本次下調10個基點,上次下調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本次下調5個基點,此前連續20個月“按兵不動”。
在此之前,2022年1月17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開展7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分别為2.85%和2.10%。
2022年1月18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LPR是由報價行根據對最優質客戶的實際貸款利率市場化報價形成的,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都會影響LPR報價,還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以及存款利率監管等,對資金的成本也會産生影響。
央行貨币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央行強化跨周期調節,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貨币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也相應下行,LPR報價行報價時綜合考慮自身資金成本、風險溢價和市場供求等因素,LPR會及時充分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新的LPR報價方式由“政策利率(MLF)+點差”的形式構成,是以MLF利率和點差的壓降都會導緻LPR利率下行。從曆史上看,MLF利率作為政策利率,其下調對LPR利率下降具有顯著的關聯效應。
在溫彬看來,2021年12月20日1年期LPR利率下調5BP,本次1年期LPR利率下調10BP,連續兩次累計下調15BP,貨币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加大,展現了宏觀政策前置發力,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主體信心,鼓勵企業增加中長期投資,對于目前擴内需、穩外需以及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将産生積極效果。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接受中國網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月LPR非對稱下降,基本符合預期。第一,MLF中标利率下降推動LPR下降。LPR由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是MLF)與加點兩部分組成,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而言,MLF下降後LPR大機率随之下降。第二,銀行資金成本降低推動銀行減少加點。2021年以來央行兩次實施全面降準,并加大對存款利率監管,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有效地降低了銀行資金成本,使得銀行有空間減少加點。
對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影響相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5年期以上LPR為4.6%,比上月下降5個基點,此前連續20個月未調整。那麼,5年期以上LPR下調,将會如何影響房貸利率?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本次5年期LPR報價利率下調5個基點,利好剛需、改善型住房需求,但并不意味着房地産政策轉向。
周茂華進一步指出,本次5年期LPR報價利率調降5個基點,小于MLF調降的10個基點,一方面是商業銀行考慮基于收益方面考量;另一方面作為報價基準利率也一定程度釋放,國内房地産是托底而非刺激。房地産穩字當頭,堅決遏制房地産投機炒作行為,同時,政策不能損及正常合理融資與購房居住需求,滿足剛需、改善型住房需求,同時,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構房地産發展長效機制,以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
董希淼分析稱,5年期以上LPR下降,進一步推動長期貸款利率下行,降低長期貸款項目成本,有助于激發市場主體進行長期投資。對住房消費者而言,5年期以上LPR下降将有助于降低增量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更好地滿足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進而降低房地産市場波動,保持健康平穩發展态勢。由于多數存量貸款重定價日為每年1月1日,本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對存量個人住房貸款的影響相對有限;兩個期限的LPR與上月一樣仍然非對稱調整,未向房地産市場發出寬松的信号,反映出“房住不炒”的基調仍然不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5年期以上還是以房地産按揭為主,5年期以上LPR下調,某種意義上也能推動房地産按揭成本的下行,對合理的按揭需求能夠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援,也對整個房地産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條件。
專家:政策利率、市場利率有繼續下行可能
2022年1月18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2022年,央行将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币政策靈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币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别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援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
對于後續的貨币政策展望,周茂華表示,未來需要引導金融機構繼續發力小微、民營企業,制造業與綠色領域,同時,防範信貸資金脫實向虛潛在風險,讓支援企業的資金真正發揮效果。後續貨币政策發揮效果最終效果是有效滿足實體經濟需求,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穩就業,推動内需恢複;同時,引導産業結構向高效、綠色轉型。
溫彬認為,鑒于目前大陸經濟仍面臨“三重壓力”,下一階段,預計貨币政策将繼續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相結合,發揮好貨币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力度支援穩增長。一方面,在總量方面将繼續用好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MLF等多種貨币政策工具組合,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用好結構性貨币政策做“加法”,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精準支援力度,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董希淼指出,下一步,大陸貨币政策應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目前,大陸金融機構權重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降準仍有一定空間;政策利率、市場利率也有繼續下行的可能。當然,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疏通貨币政策傳導機制,加大對金融機構的正向激勵,使流動性更高效、更精準地注入到實體經濟,從“寬貨币”轉向“寬信用”。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