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作者:鐵四院

卷首:

凜冬已至,瑞雪方融,又見歲末年初。每年值此時刻,總不免讓人撫今追昔,過去的一年裡鐵路人栉風沐雨,未來的一年中我們也必将朝乾夕惕。遍覽古籍,“隧”字最早見于左傳“隧而相見”一語,故此自“隧”字誕生之日起,便被賦予了團圓美滿、存續溫情的深意,與喜慶祥和阖家歡聚的新年歲首正相契合。值此辛醜牛将去,壬寅虎正來之際,隧道院全體同仁願與您一道守“隧”納福!

01 隧貫山海,納“愛國福”

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程序中,“貫山通海”的隧道就像連通祖國山河肌體的“動脈”,為這片厚重古老的中華大地泵送血液,激發活力。隧道人習慣用腳步丈量江河山川,用雙手擘畫經緯藍圖,用日複一日的堅持與奮鬥,踐行着屬于隧道人的愛國理想——“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衡廣鐵路複線大瑤山隧道”作為新中國第一座長度超過10公裡的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打破了大陸長期不能設計建造超過10公裡隧道的禁區,開啟了長大隧道設計新征程。近年來,我們先後完成了宜萬鐵路、武廣高鐵、廣深港高鐵等隧道設計3700餘座,總長約5000公裡,其中高速鐵路隧道總長約2500公裡,約占國内高鐵隧道的41%。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2021年9月,青島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作為國内最長海底公路隧道,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底暗挖法公路隧道,其建設對于塑造世界級大灣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溝通内陸城市的大江大河,到征服未知海洋的洶湧澎湃,展現的正是四院隧道人居前觀遠,敢為人先的自信與氣魄!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2022年初,伴随川藏鐵路正式開工建設,作為全線工程的引領者和探索者,色季拉山隧道将不再隻有皚皚白雪與凜冽寒風,更有隧道人作為開路先鋒的跋涉背影。面對十年工期的世紀工程,壬寅虎年我們将繼續堅守最美西藏,奮楫争先推進川藏鐵路建設。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标志着位于南海地區的橫琴島作為粵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正式登上曆史舞台。鐵四院隧道人一直緊跟步伐,聞令而動,在過去十餘年裡深耕南海,經手設計的澳大隧道與杧洲隧道是澳門人民與内地群眾的聯系樞紐,更是中國近代以來骨肉重聚百年複興的曆史見證,有幸親曆,與有榮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是在踏上天山,步入深海的探尋曆程中,隧道人不但提升了技術自信,更堅定了道路自信,這不僅是“四院隧道”技術團隊的成長,更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的大國氣象,也更堅定了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目标的複興決心。中國高鐵能夠實作“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中國人便可以“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02 隧濟一堂,納“敬業福”

敢為天下先,追求卓越,六十五年栉風沐雨,隧道人厚植老一輩鐵道尖兵精神,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在行業中引領,在專業裡深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四院人新品質。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以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鐵建首席專家肖明清大師為帶頭人的隧道設計團體,始終面向國家重大隧道工程建設需求,緻力于複雜山區鐵路、城市密集區、超大直徑、超高水壓、超長距離水下隧道和高速鐵路隧道修建的關鍵科學技術難題,并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副總工程師焦齊柱,從業30年參與包括京滬、武廣、滬昆、武漢長江隧道等60多項勘察設計項目、榮獲國際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以上獎項10餘項,用實力書寫“硬核”人生。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副總工程師王克金,多年來在隧道專業領域深耕,技術一流、專業精深,秉承“汗水融化千層岩,風槍打通萬重山”的精神,參與設計國家世紀工程,服務區域一體化交通設施建設。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如今,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四院隧道人不斷突破新領域,直面新挑戰,成為水下隧道設計工法最全的設計院。他們的足迹遍布大江山川,為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四院力量。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四院隧道人将保持從業初心,勇攀事業高峰,取得行業建立樹,用誠信敬業維護四院品質,用品質創新樹立四院品牌,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用自己的勤勞和汗水化作春泥更護花。

03隧通人和,納“和諧福”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人講“和為貴”“和衷共濟”,家庭和諧成就企業和諧,企業和諧鑄就社會和諧。和諧是人間的煙火,是發展的生機。在隧道院這個大家庭,黨政工團高頻互動,共繪相促相融新畫卷,奏響更新發展和諧曲。

品質隧月:心中有光,素履以往。高品質發展是高品質生活的基礎和保障,高品質生活是高品質發展的目标和答卷。2019年隧道院一橫空出世,就站在行業的高起點高平台,帶着全體四院人的期許和關愛扶持,成立3年的他正穩步前行。以隧道院“第一課堂”“一支部一特色”“隧道之星”等有力載體、特色品牌為抓手,促融合,樹品牌,鼓幹勁,建立新時代隧道人的榮譽高地、精神高地。

情滿隧月:一燕不成春,滿畫春滿園。隧道人不但站在着眼于高品質發展的大局上考慮,也善于統籌抓好小處小事小節等細微之處,以小見大、以小及大。 節日送慰問,關懷顯真情。“六必訪”“五必看”,“送你一杯奶茶”“感恩母親節”“親子夏令營”等形式多樣的主題關懷活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隧月有情處處留痕。

魅力隧月:一城文明風,滿目和諧情。讀書分享、觀影賞劇活動書香緻遠,滋養心靈;籃球、乒乓球、健步走等文體活動喜聞樂見、積極向上;減壓舞、瑜伽操“快樂打卡”活動寓教于樂、品味生活;“最美的你C位出境”“江灘美容師”等行動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共建文明和諧社會。新時代隧道人蓬勃生機和活力。

和諧是一個企業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個企業的内在氣質。隧道院積極培育形成敢于創新、和諧有力的企業文化,引導廣大職工把每一個工作崗位都當成奮鬥的舞台。先後獲股份公司先進基層黨委、集體公司四好上司班子、文明機關。水下隧道連續中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多項,繼續保持領軍地位。未來可期,“四院隧道”将成為那顆持久“閃亮”的星星。

04 隧而有道,納“富強福”

千百年來,高山大河固然增添祖國壯麗景色,但也阻隔許多城市的整體發展,往來溝通從來就是國家進步的必答題。古時靠碼頭擺渡和腳力挑夫,近代有馬路橋梁“飛架南北”,而現如今,在四院隧道人的努力下,一種新解答躍然紙上,使城市發展更見到山中水下也“别有洞天”。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首跨“黃河”——2021年9月29日,鐵四院設計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泺路隧道建成開通。作為大陸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該條隧道也是國内超大直徑盾構機首次穿越地上懸河,不僅助力“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泉城濟南全面進行城市北跨發展,更是為祖國華誕獻禮!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市域”新篇——2019年首條市域鐵路-溫州S1線一期開通,開啟了市域鐵路隧道新篇章。鐵四院首創“市域鐵路”概念,隧道人緊跟步伐,進軍上海、台州、溫州、無錫、嘉興、蘇州、常州等城市,隧道設計成績斐然、有力支援長三角地區經濟協同發展,為探索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開辟新途徑。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助力“亞運”——2021年12月,杭州市富陽區秦望通道工程盾構始發儀式在富春江畔舉行。該隧道預計在杭州“亞運年”内完成雙線貫通。屆時必将緩解杭州城區跨江交通壓力,促進富春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成為關聯大江南北的大動脈、強引擎。正所謂“此地要須無不有,紫皇通路富春秋”。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城際”創新——近年來,隧道院積極參與佛莞、珠機、穗莞深、甯揚、滁甯等一大批複雜環境的城際鐵路隧道設計,始終堅持以創新作為驅動力,不斷打破技術壁壘。總安全系數法的提出,進一步完善隧道設計理論體系,提升隧道設計品質,促進城市建設繁榮發展。

随着隧道建設技術的日臻完善,四院隧道人将目光從技術定型的傳統領域投向了更為廣博的創新前沿,在穿山越河聯通城鄉的曆程中,把國家的改革紅利送到祖國大地上的千門萬戶,真正實作國強而民富,“隧”通而人和!

05 隧系青年,納“友善”福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新時代行業建設離不開年輕一代的加入,為隧道事業注入新鮮血液,為行業步入快車道提供新動力。近年來,隧道院注重青年人才引進與培養,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廣聚天下英才,為新時代隧道事業儲備力量。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良禽擇木而栖,隧道院提供廣闊的發展平台,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不斷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2021年隧道院共引進10名青年員工,遍及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為新員工私人定制培養計劃,助力成長成才。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青年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積極參加青年成果彙報大賽、QC成果釋出會、演講比賽、黨史知識競賽、文體活動,在比賽中斬獲佳績,展露頭角;主動參與隧道院“雙三培養計劃”,在勘察、設計中不斷曆練、提升自己。

壬寅虎年,守“隧”納福

青年員工何衛,入職四年來已成長為一名年輕的隧道設計專冊,榮獲過國家鐵路局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1項,湖北省勘察設計二等成果一項、全國鐵道行業優秀品質管理小組1項、申請專利12項,成為青年員工中的佼佼者。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未來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四院隧道青年把握時代機遇,苦練技能,未來必将扶搖直上九萬裡,會當擊水三千裡。

結語:

新年将始,萬象更新,變化的是日新月異的祖國樣貌,不變的是鐵四院隧道人肩負着的社會責任與曆史使命,過去的一年我們是真抓實幹的“老黃牛”,未來的一年我們将是敢打敢拼的“勇行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鐵四院作為現代交通建設領域的領跑者,能夠深度參與到這場深刻而偉大的曆史行動中,我們感到無上幸福!光明區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繪就氣韻盎然的光明盛景

新春開年臨近,隧道院全體同仁獻詞一阙,為四院來年以壯行色!

《水調歌頭·壬寅虎年守“隧”》

昔鐵道軍旅,今立峙中原。山河多有重隔,破碎不堪言。多少英雄故去,曆遍人間偏僻,鑄萬裡通衢。天下少歧路,足以慰當年。

隧平生,貫山嶽,跨江河。縱橫川野空荒,飛馬踏平原。方見天途通塹,水下别開生面,重器倚江邊。志士捐長劍,望以待來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