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作者:混沌錄

“晉商”自古以來,自古以來展現給我們的都是自強不息、相容并包的文化内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是一種獨特的的道德規範。晉商具有的商業烙印特征更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晉商”帶給我們的思考不僅是牟利,更是做人。

在如今鼓勵女性創業的時期,丁書苗這個女人更是帶給我們關于“晉商”、“女性”、“自強”這三方面的思考。

她被人稱為“高鐵一姐”,她靠着賣雞蛋發家,不同于小商人苟于糊口的是,她靠着小買賣将自己的身價擡到了億萬富豪的行列。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窮苦出生 膽大敢為

出生在黃土高原的丁書苗,和很多西北偏遠地區的人家一樣,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仿佛他們一睜眼就能看到今天的一日三餐,還是吃的蕃薯和面。日子一複一日的過着,她的家庭的頭頂上還是籠罩着兩個字“貧窮”。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家裡隻有父親和哥哥相依為命,母親過早地離世,讓她從來沒有體嘗過母愛的滋味。她對于女性的認知從小時候開始就是殘缺不全的。

她把自己當成男孩子一樣,幹農活,淘氣,過早地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父親自然供不起兩個孩子讀書,作為女孩的她早早辍學,隻有國小文化。70年代,父親也離開人世。

因為從小家庭裡就沒有女性角色,丁書苗的性格養成了和男孩子一樣,豪爽、大氣。吹着黃土高原的風,頂着高原的烈日,她的身材高大,做事不拘小節。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父親過世後,經過媒人介紹,她嫁給了侯晚虎。丈夫之前是個軍人,退伍後,被配置設定到了當地鄉政府工作。

隻有國小文化的丁書苗,能嫁給有“鐵飯碗”的侯晚虎,自然算得上是高攀。但是自小窮怕了的丁書苗,不安于安穩的日子,總想着自己幹出點成績來,想要發家緻富,鄉政府文員的死工資再穩定也不如發一筆大财來的爽快。

抱着發财的心理,在計劃經濟的年代,丁書苗也總和安于現狀、本分過日子的村民們不一樣,别人下地賺工分,起早貪黑的幹活兒,她卻不願意去。每天想着的就是發财,想要來的錢又快又多。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當時村裡家家戶戶幾乎都養雞,每戶人家都有富餘的雞蛋,而縣城裡的餐館每天都是需要雞蛋的。

如果可以把村裡的雞蛋拿到城裡去賣,自己賺個差價,比餐館在外面進雞蛋的價格便宜,她就能賺到錢。

性格像男人一樣敢闖敢拼的丁書苗,還真的想到了一門好生意“倒賣雞蛋”。在那個灰色、規矩的時代,她卻幹起了“倒爺”的活計。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她邁出了資金積累的第一步,每天大清早,丁書苗就提着她的小籃子,挨家挨戶的收雞蛋,收完後立馬帶上縣城去賣。七八十年代的西北鄉村都是泥路,七彎八繞不說,還泥濘不堪。

丁書苗從村子裡到縣城一走就是一天。賣雞蛋的收益也不過是從源頭到市場的差價而已。

她聽說縣城的藥店裡需要蠍子,她甚至爬到草叢裡去抓蠍子。要知道,蠍子是五毒之一,被蜇上一口,那可是要喪命的!但是丁書苗這個女人,簡直是鑽進錢眼裡出不來了,20元一斤的蠍子,在她的眼裡可算得上一筆大買賣,能抵得上她賣十斤雞蛋!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倒賣發家 “煤”實為“媒”

很快,通過賣雞蛋積累了一些小錢的丁書苗,拿着她的積蓄離開了她的發家地。

村裡的人都說丁書苗是個敢打敢拼有韌性的女人。眼裡透出了羨慕,也透出了譏諷。在村裡人的眼裡,女人就是應該勤儉持家,傳宗接代安安分分守住家庭的大後方,從小失去母親的丁書苗更應該老實在家相夫教子,可是她沒有。

國小文化的丁書苗在做生意上其實是吃着沒文化的虧的。她連最基礎的算數都不是很精通,她隻知道雞蛋一斤是2元,有時候有客人想買一斤半的雞蛋,她都不知道該怎麼給人家算錢。

就算是這樣缺乏算數運算和會計基礎的女人,她對金錢的渴望在她的眼裡依然泯滅不了。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趁着改革開放的風口,丁書苗帶着她苦出來的錢,來到了晉城。在晉城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面館。山西人的面食那可是赫赫有名。老闆娘雖然長得不漂亮,但是為人忠厚老實,來吃面的客人,她還會多給人家加菜加面。

丁書苗的面館很便宜量又多,自然而言吸引了很多顧客,其中也包括來往跑運輸的煤炭運輸車司機。而晉城又是全國聞名的煤炭之都。

如果說煤炭運輸是她接觸運輸行業的吸引力,通過煤炭運輸間接接觸到了運輸行業。那麼真正成就她的是運輸業,煤不過是“媒”。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運煤這行确實賺錢,但想要跻身進這行也确實不容易。運煤首先需要和政府官員打好交道。而從小地方出來的丁書苗哪懂交際應酬這方面的門門道道。但是女人,她總是能和女人有共同話題。

丁書苗從官員的妻子們入手,拿到了煤運作業的“通行證”。而此時她鋪墊下的人脈,在她未來的商業版圖和人生道路上,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山西因為是煤炭的原産地,是以省内的煤炭非常便宜。外省的煤炭因為加上運輸費用和人工費用,是以變得昂貴起來。丁書苗正是利用其中的運輸差價賺取利潤。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丁書苗最為人稱到的是,她有本事拿到“車皮計劃”。

所謂的車皮計劃是計劃經濟時期留下的産物,一般是當地煤炭生意做的最大的老闆,向上級鐵路機關送出申請,今年需要多少數量的車皮進行運輸,鐵路機關經過統計後,再統一上報給鐵路部門,最後給該市批下來的車皮數量名額。

在鐵路并不發達的90年代,車皮計劃的名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甚至能夠引起各家争搶的資源。

從“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代就敢做倒賣雞蛋生意的丁書苗憑着她敏銳的嗅覺,又重新撿起老本行,做起了倒賣車皮計劃名額的生意。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高鐵一姐 億萬财富

上個世紀90年代,正逢國家經濟不斷增長的黃金時期,全國各地的經濟往來不斷增多,尤其是沿海和内地之間的聯系通過交通的不斷發展變得更為緊密和快捷。運輸行業也成為了國家經濟的重點行業,成為各地經濟交流的中間樞紐。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在晉城,煤炭運輸行業的人,都知道有個丁書苗生意做得大。這個女人也是當真讓人佩服,她能夠為了一個名額特地跑去鄭州,一趟又一趟,即便是空手而返,她也不放棄。憑着這股“鑽”勁,丁書苗在千禧年北上闖蕩。

和她當年從鄉村走向縣城一樣,她從晉城去了北京。在北京的數年,她積累了不少的财富。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當年,“萬元戶”是個響當當的名頭,身價上億的丁書苗,也成了人人羨慕和追捧的對象。她的奮鬥史也為人稱道頌揚,仿佛每個人都在羨慕她遇上了好時機。

丁書苗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的同時,她的公司也遍布了全國各地。她的業務範圍也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新版《紅樓夢》的拍攝,也有她的投資。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2010年,北京舉辦的世界高鐵大會,丁書苗的傳媒公司承辦了這項升會。同時,壟斷了高鐵站的所有廣告。外界更稱她為“高鐵一姐”。

坐擁億萬資産,在各行各業都有涉足,酒店、餐飲、傳媒公司都有她的名号。她的豪華俱樂部和酒店更是成為了名流集會的場所,她在香港購置的豪宅也是奢華無比。

此時已經改名為丁羽心的丁書苗,在北京的打拼的數年時間裡,丁書苗不僅把自己的事業推上了頂峰,積累了大量的财富。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同時,她利用手上的剩餘資金,在山西開設了自己的山西金漢德環保裝置有限公司,順利拿下了京津鐵路聲屏障工程。

為減輕鐵路的噪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被市級機關評為樣闆工程。同年,西北的許多鐵路工程例如武廣鐵路、鄭西鐵路、廣深港鐵路等項目工程,也由金漢德公司獨家承攬建設。

2010年,是丁書苗和劉志軍結識的第十年,也是在這一年,丁書苗的事業沖到了巅峰。在巨額的财富,永遠中标能夠中标的項目背後,不得不引人深思。這樣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女人,到底憑借什麼讓自己的商業道路走得一帆風順呢?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不得不提的是丁書苗的人脈網。認識丁書苗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不太識字,也不太會算賬的人,膽子很大,又經常吃虧。在丁書苗審訊的結果中,有一項罪名是非法經營罪的主要犯罪事實。

原來她通過劉志軍,原先的鐵道部運輸總排程長,總能輕易拿到鐵路運輸計劃。劉志軍違反規定,批給丁書苗很多運輸計劃的名額。

丁書苗通過鐵路運輸計劃擷取經濟利益。後經丁書苗坦言,她會給委托人百分2的好處費,也就是中間介紹費。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丁書苗在運輸計劃名額上光收取中介費的違法所得就高達20多億元。丁書苗為了回饋這位在她商業道路上提供便捷和幫助的劉先生,投其所好。

不僅僅在經濟上給了他不少的好處,甚至丁書苗在北京的豪華俱樂部,也是為了劉志軍一手打造的。

劉志軍為了丁書苗的商業欲望給她大開友善之門,丁書苗也為了劉志軍“跑官”花掉了5000萬元。丁書苗為了劉志軍的職業發展,為他進行職務調整,花錢花精力,不惜餘力的為劉志軍的前途奔忙。這時的丁書苗簡直就是“權力掮客”。

為了劉志軍也是為了自己。錢和權是創造價值,滿足欲望的源頭,也是結果。仿佛是惡性循環一樣,無休無止,不死不休。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僞善面具 終獲懲處

一個女人,從窮困的小山村一路走來,賣過雞蛋、開過面館、負過債、求過人。吃了無數的苦頭。在她前進的路上,不可謂不困難,所有的苦和痛,在她身在高位的時候,回頭再看,都是她爬上頂峰的階梯。

大約在2006年的時候,丁書苗就慢慢的開始從事慈善事業,她從未忘記自己吃過的苦,也未曾忘記和當年的自己一樣貧窮的人。

2008年,令全國人民哀痛萬分的汶川地震中,丁書苗捐款1.14億元,用于救災和災後重建。但是在這樣的善舉背後,卻掩蓋着讓人不齒的謊言。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有人說慈善是一件難以尋到動機的事業,我們在丁書苗身上看到的就是她發自内心和本心的“回報”之恩。哪怕是後來看到她滿頭白發,窮途末路伸手就擒、老淚縱橫的視訊。

2013年的庭審現場,丁書苗聲淚俱下地表示:“我想通過慈善提高社會影響力,讓國家上司知道,讓我自己免于刑事責任。”

原來她做慈善的目的是拿出一部分收益來掩蓋自己獲得的非法的、巨額的利潤。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2013年9月24日,丁書苗進入候審大廳,因她兩次的開顱手術,特别準許他可以戴帽并坐着聽候審查判決。

粉色的T恤衫,黑色長褲。及腰的長發,因為年紀問題,已經出現了脫發,稀稀疏疏的頭發配上她光溜溜的前額,就算帶上圓形的帽子也掩不住這個女人已經遲暮的狀态,正如她一手打下的商業帝國已近傾頽。

原本身體就不是很好的丁書苗,開庭前,還是比較鎮定,些許的緊張讓她握拳坐在位置上,半天沒有挪動身子。

就在聽到宣讀她的起訴書時,她的身體歪了歪,臉部的表情也有了扭曲。在這個庭審過程中,她的表達很少,隻是用搖頭和點頭來接受法官的陳述以及審判。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9月24日下午,在庭審的中場休息,丁書苗的身體明顯已經承受不住這麼大的心理壓力,除了喝水還向法庭的急救中心人員要了止疼片進行了吞服。法官第二次問及丁書苗是否可以堅持時,雖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但是丁書苗還是暈倒在了座位上。

丁書苗在步入大廳前就已經想好措辭怎麼将自己的罪責降到最低。她也垂死掙紮過,将自己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比如汶川地震捐款,給貧困的婦女兒童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等正面事迹進行申訴,希望能得到法官的諒解。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我們在人世間浮浮沉沉,沒有人可以在鬥争的旋渦中幸免。人到了無法轉圜的境地,是很不堪的,旁觀者的唏噓,嘲笑者的厭棄,相比她本人的心境,其中滋味是不可言說的。

就算是丁書苗在慈善上做了許多文章,但是在法律的公信力和強制力面前,她的善款并不能作為她免罪的免死金牌。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2014年12月14日,丁書苗被判有期徒刑20年,并開出了新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張25億元巨額罰單。在失去自由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以後的人生隻能望着鐵窗悔恨自己的非法所為。

2018年,媒體報道丁書苗旗下的一處豪華酒店被依法拍賣,拍賣的起步價格是11個億,估計的市場價格是16個億。2016年至2017年期間,當記者前往該酒店時,均發現其處于營業狀态,且是酒店自行管理。

2021年,再度對丁書苗進行個人搜尋時,發現其早已更名為“丁羽心”,但即使改名,也改變不了她犯罪入獄的事實。2022年,丁書苗仍然被羁押在監獄中。劉志軍也在鐵窗内度着餘年,但問起關于他與丁書苗的關系,他隻字不提。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她的膽大、敢作敢為、長袖善舞的性格特點注定了她的成功。但是她的努力和聰明在利益的面前越來越跑偏。法律和底線在她的心裡已經不複存在了。

丁書苗的人生,從她抛去底線和自尊,為了車皮計劃的名額求人的時候,就開始走偏了。越來越瘋狂的她,根本看不清自己的前路,也看不到自己後來的凄慘下場。

市場的良性競争,從來不是靠給官員送錢、溜須拍馬、逢迎讨好,才能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結語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用于形容丁書苗的商業人生再恰當不過。

巾帼不讓須眉也是丁書苗的真實寫照。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鄉村裡,一步一腳印邁向成功的女性,丁書苗是數一數二的。能夠利用當地價值,一點一點發家緻富的,也是屈指可數。她是讓男人也感到汗顔的女性。

她的勤勞樸實、踏實肯幹,百折不撓,能夠準确把握市場動向和風口,甚至敢孤注一擲哪怕重頭再來的沖勁,在當年的社會中真的不多。每個人都有發财夢,有仰望者,也有為止奮然不顧拼搏者。

我們始終不能忘卻自己來路。“人之初,性本善”如果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為了自己的高位踐踏道德和法律。

讓自己走上歪門邪道是萬萬不可取的。正道的光輝會照耀在每個人前進的路上,是神仙是妖魔,一見光就可見分曉。那些曾經互相扶持、利用的關系,在最終也會成為拉自己進深淵的推手。

“高鐵一姐”丁書苗,曾是農婦靠販雞蛋發家,卻成了億萬富豪

參考文獻

[1]做人為官要讀《錢本草》[J]. 創造.2017(Z1)

[2]莊城的黃昏[J]. 餘自謙.安徽文學.2012(12)

[3]做事“善變求通”最要緊[J]. 陳曉光.思維與智慧.2012(2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