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次英緬戰争始末

作者:古籍大家

19世紀初,随着雍籍牙王朝(貢榜王朝[貢榜王朝存在于1752年到1885年,期間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于1767年消滅暹羅阿瑜陀耶王國,并多次和中國清朝發生戰争。19世紀中期,南緬甸受到大英帝國入侵,該王朝前後與英爆發三次英緬戰争,終于在1885年遭受英國全面占領,貢榜王朝亦覆滅。其領土則被并入英屬印度。])的統治者把他們的統治擴大到阿拉幹、曼尼坡和阿薩姆,緬甸與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沖突不斷更新,成為英緬戰争的導因。但是,第一次英緬戰争的爆發,卻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它實際上是英國資本主義在東方進行的殖民擴張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一次英緬戰争始末

英緬戰争形勢圖

19世紀最初20年,英國已接近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強國。1814年,曆時11年的拿破侖戰争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英國進一步鞏固了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并且得以騰出手來,加緊向東方進行殖民擴張。1817-1818年,英國通過戰争最後征服了印度馬拉特諸首領,實際上已統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國又占據新加坡,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據點。此後,英國在馬來半島地區取得了槟榔嶼和威斯利省。

第一次英緬戰争始末

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進行侵略的時候,早已把緬甸作為擴張的目标。因為緬甸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位于中國和印度兩大國之間,并且橫亘在英屬印度與馬來半島地區的英屬殖民地之間。在英國殖民主義者看來,如果控制了緬甸,不但有利于鞏固英屬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國在東方的殖民地連成一片,甚至可以進而打開中國的大門。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緬甸。這些英國使者雖然未能成功地誘使緬甸統治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卻并非完全空手而歸。他們利用出使的機會深入緬甸,了解各方面的情況,積極為英國對緬甸的殖民擴張出謀劃策。西姆施在1795年出使緬甸後就提出,緬甸帝國内被稱為“勃固”的那一部分地區對于英屬印度的重要性,是與三個明确的目标相聯系的。這三個目标就是:一,取得緬甸的柚木。二,把英國的産品大量輸入緬甸。三,防止英國之外的國家控制緬甸。坎甯在1810年出使緬甸後則提出,“英印方面派出一支軍隊,就足以征服阿拉幹,而占領阿拉幹将給英國政府提供極好的機會,取得從吉大港到尼格萊斯灣的廣闊地區”。

是以,英國殖民主義者在誘使緬甸締約失敗後.沒有也不可能放棄對緬甸進行殖民擴張,而是采取新的手法,積極支援逃入英屬印度的阿拉幹人進行反緬活動,利用他們同緬甸封建統治者的沖突,在緬印邊境制造事端,惡化雙邊關系,準備侵略戰争。

雍籍牙王朝的統治者對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打了多年的交道,但并不了解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真實情況。緬甸軍隊在對暹羅、對阿拉幹、對曼尼坡等戰争中的勝利,又滋長了封建統治者盲目自大的情緒。他們并沒有認識到,英國殖民主義者是完全不同于他們過去的對手的新的強大的敵人,一開始并沒有把英國人放在眼裡。1817年,緬甸蘭裡島總督緻信英屬孟加拉總督說,“我王神力無窮。吉大港、達卡等地屬我王。英國東印度公司應交出統治權,向緬甸政府交納賦稅”。“如果拒絕,将派出大軍水陸兩路進發,直搗英國領地”。

在這種情況下,英緬關系在1820年前後已嚴重惡化。最後,刷浦黎島事件終于成為第一次英緬戰争的導火線。内夫河口的刷浦黎島,位于阿拉幹和吉大港之間。對于這個島的歸屬,當時緬甸和英印當局有争議。1823年2月,一支英軍占領刷浦黎島,豎起英國國旗。緬甸阿拉幹總督要求英軍撤離,遭到拒絕。

在這種情況下,1000多名緬甸士兵奉命于9月24日在該島登陸,驅逐英軍。不久,緬軍撤走,英軍重占該島。阿拉幹總督警告英軍必須撤離,否則緬方将使用武力,奪回該島。但是,英方置之不理,島上英軍也賴着不走。

1824年1月,緬軍名将班都拉出任阿拉幹總督後,立即派出軍隊,再度占領刷浦黎島,驅逐英軍。蓄謀已久的英國殖民主義者以此為借口,發動了第一次英緬戰争。英印當局聲稱,由于緬甸方面“進攻和殺害我們在刷浦黎島的守軍”,“實際上已使兩國處于交戰狀态”。1824年3月5日,英印總督阿姆赫斯特(1823-1828)宣稱,“為了維護英國政府的權利和榮譽”,英國正式向緬甸宣戰。

第一次英緬戰争開始了。這是一場打得十分艱苦的戰争。雙方都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參戰的英印軍隊前後有近40000人。緬軍在數量上更大,僅在阿拉幹一線就不下60000人。緬軍已使用西式槍炮,水軍約有500艘戰船,大船長20-30米,可載士兵100人左右。有的戰船配備了9-12門火炮。

1824年3月到5月,英軍分兵三路,大舉入侵。第一路侵略軍沿布拉馬普得拉河入侵阿薩姆,第二路進攻阿拉幹,第三路從海上逼近下緬甸。英軍的主要顧問是曾經三次出使緬甸的伯尼上尉。

戰争最早是在阿薩姆打響的。1824年3月13日,英軍進犯阿薩姆,沿途散發了“緻阿薩姆人宣言”,把入侵阿薩姆說成對阿薩姆人的“援助”,是為了“驅逐緬人”,建立一個“符合阿薩姆人需要的、促進各階級幸福的政府”。1825年1月,緬軍在阿薩姆首府朗普爾與英軍展開激戰,擊斃了許多英軍士兵,打傷侵略軍頭子理查茲。英軍付出沉重的代價,才攻占朗普爾,在阿薩姆戰場上取得勝利。

在阿拉幹一線,緬軍在班都拉的指揮下,于1824年5月主動出擊,渡過内夫河,攻占英印在吉大港地區的重鎮拉特納帕蘭,擊斃英軍上尉諾頓。駐守該鎮的1000多名英軍士兵,隻有約700人逃回吉大港。孟加拉英國殖民當局十分驚慌,加爾各答的一些商人甚至攜帶着财産逃離該城。英印當局急忙調集軍隊增援吉大港。但是,由于從海路入侵的英軍在1824年5月攻占仰光,班都拉奉命回師緬甸南部地區。這樣,阿拉幹戰場的軍事形勢就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英軍開始轉入攻勢。1825年3月,英軍攻占阿拉幹首府末羅漢,随後占領阿拉幹全境。由于遭到緬甸軍民的頑強抵抗,又因水土不服傳染上流行性疾病,英軍損失極為慘重,傷亡200,病死1400,染疾病的不下4000。英軍總指揮摩利遜将軍也染疾,在送回英國的途中死去。

第一次英緬戰争的主戰場,是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軍艦組成的龐大的英國海軍艦隊,載着11000多名士兵,離開安達曼群島,駛向緬甸南部沿海地區。當時緬甸沿海地區兵力空虛。5月11日,英軍占領仰光。當地居民已帶着糧食和牲畜撤離,留下一座空城。英軍遠道而來,“既無所掠,糧運又不繼”,處境十分狼狽。此時雨季已經到來,隻剩下4000人還能作戰,其中大約2700名是印度籍士兵。

但是,英軍占領仰光和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鎮,從南面威脅緬甸中心地區,的确震動了緬甸封建朝廷。緬甸政府急忙從首都阿瓦調集士兵,同時決定召回在阿拉幹的緬軍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領60000士兵,其中槍兵35000,步兵10000,騎兵700,攜帶着數百門火炮,冒着季風雨和酷熱,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幹山脈,于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此舉使得英國侵略軍軍官也大為震驚。後來,有的西方史學家把它看作可以與古羅馬時期迦太基的大将漢尼拔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相媲美的壯舉。

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揮緬軍,向仰光英軍發起進攻。此時,從印度開來的援軍已到達仰光,英軍實力大為增強,而緬軍翻山越嶺,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參戰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軍落後,是以,幾次進攻瑞大光寶塔附近地區,都被英軍擊退,造成軍事上的失利。仰光之役緬軍傷亡不下5000人。英軍也損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帶着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達柳漂。

1825年3月,英軍大舉北侵,準備進攻達柳漂。英國将領科頓寫信給班都拉,要他率軍投降。班都拉在複信中義正詞嚴地回答說:“你會看到,我将堅定地保衛我的祖國。如果你作為朋友而來,我讓你參觀達柳漂;但是,如果你作為敵人而來,那就來吧!。”

在科頓誘降失敗後,英軍就進攻達柳漂,但被緬軍擊退。3月25日,英将坎貝爾率領增援部隊趕到。4月1日,英軍發起大規模進攻。班都拉臨危不懼,從容指揮作戰。不幸,一顆炮彈落在他身旁。這位傑出的愛國将領當即身亡。緬軍失去總指揮,陷入混亂之中。英軍攻占達柳漂後,繼續北上,占領卑謬重鎮。隻是因為雨季來臨了,英軍才沒有繼續北進。

班都拉之死和達柳漂、卑謬的相繼失陷,在緬甸上層統治集團内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一些官員主張同英軍議。1825年9月,緬王派出代表到卑謬以北30多公裡的良彬集同英軍談判。英國侵略軍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緬甸割讓阿拉幹和丹那沙林,賠款200萬英鎊。這是緬甸封建王朝聞所未聞的,緬王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緬方宣稱割地賠款不符合緬甸的習慣,拒絕了英方提出的條件。

談判失敗,戰局重開。緬甸統治階級想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挽回敗局。1825年10月,緬軍60000多人,包括約8000名從撣邦征集來的撣族士兵,向集結在卑謬的約6000人的英軍發起反攻,曾一度重創英軍,擊斃英軍上校諾克道爾。但英軍畢竟是用先進武器裝備起來的近代軍隊,而緬軍匆匆召集起來,僅在人數上占優勢,反攻很快就遭到失敗。卑謬之役,英軍傷亡180多人,而緬軍死傷2000多名。

卑謬反擊戰失敗後,緬軍力量大受削弱。英軍沿伊洛瓦底江而上,長驅直入,于1826年1月攻占敏巫和仁安羌,2月初攻占緬甸古都蒲甘,進抵距離緬甸首都阿瓦隻有一日之程的揚達波。緬甸封建王朝在英國侵略軍威脅到它的存亡的嚴重關頭.完全喪失了繼續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揚達波與英方進行談判,無條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項要求,于1826年2月24日正式簽定了喪權辱國的揚達波條約。

揚達波條約共有11款并有一項附款。條約的主要内容是:一、緬甸政府放棄對阿薩姆及其鄰國的要求,今後不得幹預他們的事務;承認曼尼坡原來的統治者的地位。二、緬甸國王把阿拉幹和丹那沙林割讓給英國。三、緬甸政府賠款1000萬盧比(在當時折合緬甸上等銀225000公斤),分四次還清。四、英國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駐緬甸首都,使臣可以擁有一支50人的衛隊。五、英國船隻可以自由進入緬甸港口,商船免稅。

揚波達條約的簽訂,标志着長達兩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緬戰争的結束。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在緬甸軍隊的抵抗和人民的打擊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參加侵緬戰争的40000名官兵中,有15000多人葬身緬甸,全部軍費開支高達1300萬英鎊(以2005年币值計算,約合3.79億至9.85億英鎊)。高額的費用導緻1833年英屬印度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此次軍費比12年後第一次鴉片戰争的400萬英鎊還高)是以,第一次英緬戰争被稱為“英國軍事史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場戰争”。緬甸人民的抗英鬥争雖然由于武器的落後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妥協而遭到失敗,但他們在這場戰争中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地抵抗,表現了反抗外國侵略的英勇氣概。在抗英戰争中犧牲的班都拉将軍,被緬甸人民尊為民族英雄。

第一次英緬戰争對緬甸曆史發展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是緬甸古代史與近代史的一個分水嶺。這次戰争打斷了緬甸封建社會獨立發展的程序,使得統一的封建的緬甸被肢解為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社會和緬王統治下的封建社會兩部分,進而開始了緬甸殖民地、封建社會的曆史。對曼尼坡、阿薩姆等地控制的喪失,使緬甸國王統治的地域大為減小,而阿拉幹和丹那沙林的割讓,使緬甸喪失了10萬餘平方公裡的領土,主權受到嚴重損害,并且随時面臨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威脅。英國船隻可以自由出入緬甸港口,向緬甸大量傾銷廉價商品,又使緬甸的封建經濟直接受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沖擊。緬甸封建王朝為了支付巨額賠款,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進而加劇了國内階級沖突。緬甸的國力因為戰争、割地、賠款而受到極大的削弱,從此一蹶不振。緬甸封建社會面臨着空前的危機。

第一次英緬戰争始末

清末中緬越邊境地圖

第一次英緬戰争始末

1824年7月8日,英軍對緬軍在仰光附近的一個主要營地進行猛攻。

第一次英緬戰争始末

英緬戰争後緬甸地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