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電影成為優秀标杆,我不了解

作者:抽屜電影

農村姑娘小鹹的記憶裡總是藏着一些跟媽媽有關的故事,這些故事并不平淡,但也沒有太多的波瀾,回想起來跟媽媽在一起的故事,小鹹的記憶總是會不自覺的停留在最後七天,因為最後的七天時間内,媽媽吃完了晚飯,然後永遠的長眠。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講述的是一個與母愛有關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并不全部關乎于母愛,更像是一個場景回放。那些熟悉的故事,那些熟悉的人用一種無需語言的方式完整地展現出來。小鹹的母親懷有身孕,父親進城打工,家裡隻剩下年邁的爺爺奶奶以及懂事的小鹹照顧着家庭,然而某一晚,當母親臨盆之時卻因為難産最終離世,小鹹的生活仿佛缺了一角,她說不上是哪一角,但卻真實的感覺到了。

這種電影成為優秀标杆,我不了解

具有着某種鄉愁的影片《媽媽和七天時間》為我們展現出來了一幅畫卷,然而這幅畫卷并沒有像一般的故事那樣有聲有色,本片的顔色和語言并不像我們所經曆過的故事那樣的豐富,反倒是給人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這種支離破碎,實際上囊括的是一個小姑娘全部的記憶。

通常在大人的情緒中,我們可以看到起因,經過,結果。從這三個元素中,我們可以勾勒出來一個近乎完美的故事,然而在小孩的記憶中,這種完美是不存在的,不存在這種勾勒出來的故事,也不存在一個有着完整故事鍊的故事,有的隻是片段,這些片段有關聯嗎?有,不過要用小孩子的視角去看。

這種電影成為優秀标杆,我不了解

《媽媽和七天時間》換一個視角來看的話,基本上可以看到不同點的,小鹹的視角是孩子,小鹹作為一個孩子,她所參與過的故事才有展現的價值,而本片中的所有故事全部都是小鹹參與過的,比如說幫媽媽幹活,照看妹妹,跟家人吃飯,去學校學習等等。這些淩亂的場面串聯出來的是一副副跟小鹹有關的畫面,而這些畫面中,我們找到那些跟媽媽有關的故事去看,本片的主題才會得以顯現。

習慣了成人視角的觀衆們并不會對本片所展現出來的主題有興趣,因為視角的不同,我們所看到的很多指代性的場景多于本片中以小鹹為中心的内在核心。比如天邊的晚霞,比如小鹹本身吃過的每一頓飯等等。這些場景連接配接的是一個從成人世界到孩子視角的異過度。而這也是本片的特色之一。用兩種視角展現出來的關于母親的一段回憶。我們才能準确地知曉,本片的故事。

這種電影成為優秀标杆,我不了解

内在核心大于外在表現,這是本片所呈現出來的觀點,而這個觀點本身的價值就在于展現不同于以往觀影的直覺感受,這是優點,當然,本片的缺點并不是沒有。不成熟的台詞很多時候還不如沒有,作為不以台詞為亮點的影片,本片中的語句基本上很克制,然而對于這樣的主題來說,克制的語句在克制的場景中并沒有發揮出來應有的效用。創作者或許想用克制來呈現一個孩童的視角,但孩子的視角并非隻有克制。片中唯一快樂的場景就是學校中孩子們自由地嬉鬧,然而這對于小鹹在本片中充當的角色而言,顯然太過于浮誇,小鹹是不能那麼去嬉鬧的,因為這不符合她所處的大環境,更不符合本片的主題,是以,沖突就産生了。

孩子的本性被壓抑的情況下,卻用一種克制的手法為觀衆展現出來一個孩子們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這個問題似乎對于創作者而言是一個難題。假如本片的創作者意在用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呈現與母親的最後七天,那麼本片中的克制就是一種成人的僞裝,為了僞裝成為孩子,本片壓抑了自己本就具有的情感。

這種電影成為優秀标杆,我不了解

反之,本片呈現出來的孩子的視角就是一種失敗,因為孩子的視角之下并沒有這麼冷峻,孩子是充滿歡笑的,這種歡笑并不一直伴随着全片,但也是大部分時間都存在的,然而本片從頭到位的基調都是偏向陰郁的,。這顯然并不是一個孩子的視角。

當我們在兒童時期遇見了某一件事情,然而卻沒有太多的情感來容納這個事情本身,這就會造成在成年之後,反複将這件事情拿出來翻閱,翻閱的過程中,我們自然會感覺到曾經那些不易察覺的場景中的某些東西的指代性。因而用成年人的視角來看待某件事情後,會得出來不一樣的結論。

這種電影成為優秀标杆,我不了解

這裡并非是批評創作者對于本片的把控,而是說創作者在進行藝術加工的時候,需要的是把握住一個點,然後根據這個點的特性再進行藝術加工,而不是根據藝術的特性對于這個點進行改造更新。後者展現出來的就是本片中的“難題”,而前者則是一種更加平和的展現,展現出來的情感或許沒那麼多隐喻,但卻更加打動人心。我們尊重國産電影的嘗試,但這種嘗試或許能多一些樣式。

……

你好,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