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檢風采】趙亞軍:一次次戰勝困難後振奮前進

作者:秦皇島市人民檢察院
【秦檢風采】趙亞軍:一次次戰勝困難後振奮前進

我叫趙亞軍,現任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從檢九年,我從一個抱着課本“啃書”的懵懂學生,變成了一個抱着卷宗“啃案子”的檢察人。我陪伴了案件管理辦公室從無到有,也見證了機構改革,告别公訴科迎來第一檢察部。九年時間,我遇到了許多挑戰和改變,也遇見了一次次戰勝困難後振奮前進的自己。

【秦檢風采】趙亞軍:一次次戰勝困難後振奮前進

2013年,即将畢業走出校園的我面臨職業的選擇,法學專業讓我本能地向法律職業靠近,影視作品中與貪官周旋驗證的偵查員、法庭上慷慨陳詞指控犯罪的公訴人更是讓我對檢察院充滿好奇與神往。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不同,生活也正因這些不同而充滿挑戰與驚喜。入職檢察院的第一年,我被安排在剛成立不久的案件管理辦公室擔任統計員。由于案管辦剛成立不久,許多工作還未完全開展,每一項新工作的開展都讓我有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檢察院内部還有這麼多分工,原來案件都可以被記載在一張張案卡上,原來檢察業務開展情況可以從一份份報表上展現出來。這個時期的我忙碌而困惑。如果說從前我是通過《刑事訴訟法》的零星條文窺視某個辦案節點,那麼站在案件管理的角度,我就變成了通過案件的受理初審、流程監控、文書使用、送案審查、判決接收,從宏觀角度審視了整個訴訟流程,從前背起來容易遺忘、混淆的法條規定,突然變成了每天的工作日常。

剛剛适應案管日常工作,我又遇見了新的挑戰,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上線。院裡人員不足,我作為統計員還要硬挺着充當半個技術人員,與技術科的同僚加班加點錄入人員資訊,逐一配置職務權限,再根據院裡實際情況,給每個人員設定不同的職務角色,從無到有搭建起全院辦案系統的組織結構。辦案系統的運作将流程節點、文書應用、辦理期限等情況直覺展現給辦案人,大大提高了案件辦理效率。然而這又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從前由内勤彙總填錄的案卡變成了直接由承辦人辦案過程中填錄生成,再由統計軟體對資料進行抓取,辦案系統中一旦有錯填、漏填的項目,對應的資料就無法生成。為了督促各部門做好案卡填錄工作,我認真梳理了辦案系統使用指引手冊,針對不同部門,提煉出相應的案卡填錄重點項目,并召開教育訓練會,針對案卡填錄對辦案人員進行了教育訓練和答疑。為了確定案件正确流轉提案,我多次聯系運維部門,與辦案人員不斷操作嘗試,探索實作了多類案件的跨部門、跨縣區、跨級别移送與受理,并将操作步驟進行總結。這一工作也得到上級案管部門的認可,将我撰寫的案件流轉操作步驟在市院内網進行了釋出。

【秦檢風采】趙亞軍:一次次戰勝困難後振奮前進

正當我适應了案管工作的節奏,逐漸步入正軌,新的挑戰又一次向我招手。由于院裡人員調整,我來到了公訴科,被任命為助檢員,工作軌迹發生了轉變。随着我開始獨立承辦案件,原本想象中公訴人的模樣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由于之前從事案管工作,接觸了大量的流程監控、案卡填報等内容,我對案件辦理早已不陌生。然而當我第一次在案件承辦人意見欄鄭重寫下自己的意見,第一次在起訴書結尾署上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在法庭上說出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援公訴,我依然難掩内心澎湃,心中那飽滿的感覺,仿佛看到夢想的光芒終于照進了現實。當我打開案卷,内心有獨立履職的不安,有迎接挑戰的激動,更有一份法律人樸素的正義感指引着我,透過案卷,去探查當事人的人生片段。

第一次面對五百多名被害人,我感受到的不是恐懼而是力量。要問我辦理過最勞心傷神的案子,那一定是杜某某等人非法吸收公衆存款、集資詐騙案。三十冊案卷摞在我桌上時,還來不及感受崩潰情緒,我已經下意識打開了案卷核對被害人資訊。罪犯杜某某一方面以高額返息為誘餌,通過簽訂投資回報協定,向不特定對象非法吸收巨額資金,另一方面利用自己曾擔任協儲員的便利,謊稱自己仍是銀行協儲員,通過出具存單或收款憑證,以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吸收的資金高達兩千餘萬元,均被杜某某用于投資以及個人揮霍。考慮到被害人年齡層較高,公告送達難以保證效果,且被害人大多是同村及附近村的村民,住址高度集中,極易引發群體信通路題,我決定用挂号信的方式将權利義務告知書送到每個被害人家中。不安往往來源于未知,當我們把辦案程式展示給被害人,讓他們了解案件辦理步驟,充分表達個人訴求,一些信訪隐患便能在源頭得到化解。五百九十三名被害人,我審查案卷逐一核對過他們的位址,是投資還是被騙,簽訂的是什麼文書,損失了多少錢,受案初期的慌亂情緒逐漸被指控犯罪的迫切心情取代。審查過程中,我發現罪犯家中仍有部分被害人的存折及存款,抱着盡可能多為被害人挽回損失的心情,我多次與偵查人員核對扣押物品及儲戶資訊,鎖定了這部分尚未被轉移的存款存折。縣委政法委對該案的辦理亦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排程會,協調辦案機關通報案件進度,并組織多批村民代表參會表達訴求提出疑問。會上我們一方面向村民代表答疑,一方面客觀介紹涉案款去向,開展村民情緒安撫工作。三十冊厚厚的案卷,來回搬運實在麻煩,我索性搬着凳子直接坐在卷櫃旁閱卷。通過審查案卷,我對杜某某非法占有故意産生的時間節點進行了劃分,同時結合其與被害人簽訂的文書,對其實施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不同犯罪階段進行了區分,認真核對資金數額,并對不同階段參與犯罪的同案犯所涉罪名分别進行了認定。庭審現場,村民代表作為被害人與訴訟代理人一起坐在了我旁邊,看着我訊問、質證、辯論。質樸的村民在庭審間隙甚至對辯護人表達了不滿,對我表示支援。案件審結後,五名罪犯均得到有罪判決,五百九十三名被害人,無一信訪事件發生。每當我想起這五百九十三名被害人,腦海中呈現的不是輿情壓力,而是法庭上對着我比大拇指,給我帶來支援與力量的誠懇臉龐。

接到控告信我沒有感到委屈,收到道歉信我卻流下淚水。這是我承辦的一起故意傷害案,當時的犯罪嫌疑人有杜某某和趙某某,被害人情緒激烈,多次來電表達不滿,要求嚴懲兇手。然而通過閱卷,我發現現有證據無法認定杜某某實施了犯罪行為,在沒有新證據的情況下,我同意偵查機關撤回了杜某某,而對趙某某提起公訴。這引發了被害人的嚴重不滿,我知道我所堅持的沒有達到被害人所追求的,是以接到控告信時我并不意外。此後我又多次向被害人釋法說理,告訴他辦案要以客觀證據說話,取保候審不等于無罪,撤回不等于終止偵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強行将杜某某訴到法院才會使杜某某得到無罪判決,而這肯定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結果。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經過偵查機關的不斷努力,終于取得了案件關鍵性證據,杜某某也終于在時隔兩年之後得到了有罪判決。杜某某再次被移送檢察機關時,被害人送過來一封道歉信,我拿在手上,感覺比控告信沉重百倍,萬般滋味湧上心頭,那一刻流下的淚水不是為從前感到委屈,而是為自己所追求的正義得到實作和認可而收獲了感動。

任助檢員以來,我獨立承辦案件一百一十起,無一瑕疵案件。透過這一百一十起案件,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為了他們中的一些人,我有過義憤填膺,有過歎息感傷,有過哀其不幸,有過怒其不争,而他們也見證了我的一步步成長,陪伴我在追求正義、堅定履職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當我以為時光就會在這樣日複一日、案複一案的生活中匆匆溜走時,我的工作軌迹再一次發生了改變。員額制改革後,我從一名辦案人做回了輔助人員,通過協助經驗豐富的檢察官辦案,讓我得以借用更深沉的目光審視案卷,而這也給了我重新思考沉澱的機會。在協助檢察官辦理“7·18”涉黑套路貸專案過程中,我直覺、深刻地看到檢察官對大要案的整體把握與細節稽核,對案件的偵查引導與證據的全面掌控,從對犯罪嫌疑人的鎖定,到對關鍵證人的攻破,無一不展現出一名優秀檢察官的專業素養與辦案魄力。這樣的經曆也給了我更多思考,讓我對案件、對正義、對價值都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認識。

歲月匆匆,九載寒暑,時光改變了我的模樣,卻沒有改變我從檢的初心。無論未來再多變遷或者挑戰,我還是我,縱使雄關漫道真如鐵,我仍執着邁步從頭越。

編輯:高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