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第二課“尋找心流”拆書稿

作者:睿媽拆書

邁達斯國王點石成金,最後活活餓死的樣子,充分證明一味追求财富、地位、權力,未必能使人更快樂。唯有從每天的生活體驗中創造樂趣,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昨天我們認識了心流,也充分認識到了心流其實就是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或是某件事情中,将其他事物都抛之腦後的一種狀态。

那麼我們今天就要來學習心流的構成要素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心流。

改善生活品質隻要有兩種政策:

第一:是使外在條件符合我們的目标

第二:是改變我們體驗外在條件的方式,使它與我們的目标相契合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所追求的幸福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安全是要素之一,就會想法設法讓自己呆在安全的國家、地區或是購買很多能夠保證自己安全的裝備等;但有的人覺得财富和權力是要素之一,那麼就會窮其一生去追求更多的财富以及更高的權力;

在追求這些所謂的幸福感的時候,不管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其實都會有心流的出現,隻是太專一與自己的目标了,是以沒有感受到,以至于最後達到了想要的目标,卻也失去了幸福的感覺。

因為即便改變自己外在條件使得自己安全了,也有了财富和權力,剛開始可能很快樂和幸福,但一個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意識,過去的恐懼與欲望很快就會浮現,并喚醒舊有的焦慮,即時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标,也不能創造内心的幸福感。

我們總以為财富、地位、權力是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幸福象征。也明知道有了這些不一定幸福,但就是每個人都窮其一生都在追逐的東西。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隻要有了财富、地位和權力就有了改頭換面的信心。

有錢就一定快樂嗎?

這個是從古至今的問題,沒有人能夠完全解答。其實也并不是說金錢、健康、名望和幸福無關,而是這些東西隻有在使我們對自我感到更滿意時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從凄涼隻是無關痛癢,甚至還可能構成快樂人生的障礙,是以這些主要看我們是如果運用和看待。

其實談到改善生活的體驗,大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享樂”。因為很多人認為隻有在享受的過程中(比如:山珍海味、和諧的性生活、能夠用金錢買來的一切享受)才是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品質。其實不然,有很多人卻在困難中、競争中、或是危險中确定感受到享樂,這就是我們說的心流體驗。就是在某種活動中我們感受到的一種體驗,一種能激發我們内心快樂滿足源泉。

享樂很多時候都是轉瞬即逝,樂趣卻回味無窮。樂趣具有向前發展的特性,并蘊含新鮮感和成就感。比如很多運動員、攀岩者、或是極限運動者。在行動的過程中反而能體驗到無窮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在行動過程中,腦子裡完全不會有其他事物的存在,隻專注于現在進行的活動中,是以會在行動中感受到心流狀态,以此來達到幸福感。完成了他們所達到的目标後,回想起來,會覺得“真有意思”。這也就是樂趣。經曆過有樂趣的事,我們就感覺自己有了改變,自我有了成長;在某些方面,這次體驗使得我們變得更複雜、更豐富。

其實孩子是非常容易沉浸在樂趣中的,比如他們在完成一個積木的搭建、學習不同的技能或是在和小夥伴之間的拍球比賽,都能讓他們忘我的玩耍,然後體驗到此次活動中的樂趣中。

一次帶孩子去遊樂園,但是因為年齡小,很多項目都無法玩耍,但是在遊樂園有一個超級大的沙池,他就在沙池裡和其他小孩子玩兒了一個下午,走的時候還依依不舍的,後來回想起來他還會說:那個沙池非常有趣,有空還會在要求帶去玩兒。這就是孩子的樂趣,很簡單,隻要能專注于一件事裡,就可以得到心流的幸福感。

但很多孩子到上學後,要被迫學習一些複雜的知識,他在其中無法體會到心流,就會産生厭學的情況。

是以我們應該在體驗中享受樂趣。

很多人都喜歡體驗,比如體驗運動、體驗刺激或是體驗一些我們一般人都無法想象的事情,進而在其中得到心流的樂趣。在體驗中不管是發生什麼,他們都會感受到樂趣,并樂在其中。

沒有享樂,人生還堪忍受。有時甚至也還算得上愉快,但這種愉快不會持久,要靠運氣和外在環境幫忙。

如果要控制體驗品質,就必須學習從每天的生活中創造樂趣。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構成心流體驗的要素:

1、具挑戰性的活動,在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中,完成後會有一種成就感,這也是建構心流之一。

這一般都是在競争當中會出現,有時候敵人也是一個幫手,可以幫你順利抵達心流,完成一次最優體驗

在無聊中也有可能抵達最優體驗,比如聽一段音樂,發呆,看一本有意義的書等等

2、知行合一

最優體驗最普遍、最清晰的特質就會在此時顯現:當事人全神貫注,一切動作都不假思索,幾乎完全自動自發;他們的知覺甚至泯滅,人與行動完全合一。

注意力集中,心中沒有任何雜念,什麼也不想做;隻是專心做一件事,全部活力暢流無阻,你會覺得輕松、自在而精力旺盛。完全沉浸其中,這就達到了知行合一。

很多賽車手都有車人合一快感,武林高手也會有人劍合一的瞬間。這些都是知行合一的表現。隻要達到了知行合一也就能感受樂在其中。

3、明确目标與及時回饋

心流體驗之是以能達到完全的投入,是因為目标明确,而且能得到及時回饋。挑戰性越高,樂趣就越高,如果選擇的目标微不足道,成功的樂趣幾近于零。

4、全神貫注

人們最常述及的心流體驗的特征就是,在心流中會把生活中所有不快樂的事忘得一幹二淨。

5、掌控自如

遊戲、運動及其他休閑活動經常是樂趣的源泉,這些活動與困難層出不窮的日常生活還有一段距離。

在行動中,能夠自己掌控,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好的體驗以及幸福感。其實心流是會上瘾的,就像我們在行動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感,後面就會一直想要這樣的感受,就會有上瘾的感覺。就問賭徒為什麼會上瘾,就是因為在行動過程中,他感受到了滿足和心流,不管是輸是赢,他都甘之如饴,這就是上瘾的感覺。

6、渾然忘我

就是一個人完全投入某種活動時,就沒有餘力再去考慮過去或未來,或目前任何不相關的事情。在這個階段,從知覺中消失“自我”應該特别展現出來讨論,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花了太多時間去想它。

其實,自我在最優體驗中扮演着一個非常活躍的角色。是以,自我意識消失,并不代表自我随之消失,甚至意識依然存在,隻不過它不在感覺到自我而已。

7、時間感異常

描述最優體驗時,最常提及的一點就是時間感跟平時不一樣。比如你在做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你完全沉浸在其中,你就會失去時間的意識,會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

8、目标不假外求

最優體驗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自成目标”就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來的報酬,做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饋

那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心流?

前面我們講的都是一些極限運動者,如:運動員、攀岩者、航海員、作曲家、舞蹈家等。他們在極度沉浸在行動中就會感覺到心流的出現。因為他們的設計本來就是以實作心流為目标的。

比如我們在小時候,喜歡轉圈玩兒,眩暈所帶來的感覺讓孩子産生了心流體驗,進入了狂喜的境界。

其實在研究中發現,所有心流活動,不論涉及競争、投機還是其他形式的體驗,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帶來一種新發現、一種創造感,把當事人帶入新的現實。簡單地說,它把自我變得更複雜,自我因而成長,這就是心流活動的關鍵。

就因為這種充滿動力的特性,使心流成為成長與發現的源泉。

能促成心流的文化,在道德上不一定就是善的。因為納粹的目标簡單,回饋明确,并且為處于焦慮與挫折中的人們帶來了解脫及重新投入生活的機會。同樣,心流雖是強有力的誘因,卻不保證體驗到心流的人道德高尚。

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日常體驗轉變成心流并非易事,但幾乎每個人都能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如果我們在日常無法集中精神,每件事都分不出輕重,就導緻了無法體會到相應的樂趣。

那麼快樂是遺傳的還是習得的?

有些人天生肌肉協調性就比别人好,同樣,也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擁有控制意識的禀賦。有些人對注意力失調獨具抵抗力,因而比較容易感受到心流。

家庭環境,其實也會對一個人的心流有所影響,故我們從小在什麼環境中成長,待長大後就會有不一樣的控制意識和情緒的能力。是以家庭的影響其實非常重要,對成人後感受心流的體驗非常重要。

有助于産生最優體驗的家庭環境具有五個特點:

1、清晰: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在家人的互動關系中,目标與回饋都毫不含糊。

2、重視:孩子覺得父母對他們目前所做的事,對他們具體的感受與體驗都有濃厚的興趣

3、選擇:孩子覺得自己有很多選擇,包括不聽父母的話(隻是他們得準備好自己承擔後果)

4、投入:即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放開自己的護盾和自我意識,全心全意去做他感興趣的事

5、挑戰:也就是由父母為孩子安排複雜漸進的行動機會

毋庸置疑,家庭能否提供自成目标的環境,在孩子們未離家之前影響最大:享有自成目标環境的家庭是生活中的幸運兒,一定比較快樂、堅強、活潑、滿足。有助于他們獲得最優體驗。

今天主要就學習了心流的構成要素,已經在日常生活我們應該怎樣尋找心流?以及家庭環境對心流最優體驗的影響。明天我們将繼續學習心流在日常生活帶來的妙處。通過我們的感受來體驗心流在不同情況下所感受到的最優體驗。

關注我!每周陪你學習一本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