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關注并标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星球君

從 R 汽車到飛凡汽車,上汽通過子品牌謀求品牌向上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歇過,其過程也是頗為艱辛。

去年 10 月底,上汽再度發力,将 R 汽車正式改名飛凡汽車。從表層來看,這像是一次簡單的「更名」,但按飛凡内部人士的說法,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次品牌的重生。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我追問下去,何謂重生?

對方答:飛凡汽車的誕生意味着 R 汽車徹底從上汽剝離了,它成為了一家由上汽和員工共同持股的獨立汽車公司。「我們的手腳被打開了,員工的參與感也更強了。」

是以對于飛凡團隊來說,從子品牌到獨立營運的子公司,這一角色轉變的背後意義非凡。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對外,它相當于混改中的廣汽埃安、東風岚圖;對内,它和智己并行,成為上汽旗下另一支舉足輕重的向上力量。

在飛凡汽車自己看來,這是一次底層體制上的革新。因為在上汽内部,飛凡汽車将擁有更多的獨立自主性,自己決定未來向哪兒走。

扯掉舊标簽

在國内,上汽是最早喊出「新四化」戰略的自主品牌之一。從 2015 年至今,通過将近 6 年的努力,上汽在四個大方向已經頗有建樹。上汽董事長陳虹在 2021 年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描述道:

電動化方面,勇奪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智能網聯化方面,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實作準商業化營運;

共享化方面,享道出行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

國際化方面,海外市場大賣39萬輛,連續5年國内第一。

據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3.3萬輛,同比增長了128.9%,其中集團旗下自主品牌貢獻了絕大部分的銷量。

但這些銷量基本都集中在 10-20萬元區間,客單價并不高,而核心原因還是在于上汽還缺乏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高端品牌。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說起上汽的産品,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标簽就是親民、成本效益高, 飛凡汽車的出現像是要撕開這層标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中高端市場。

為什麼這麼多品牌都癡迷中高端市場?

飛凡的人對我說:

「随着電動化、智能網聯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充電補能等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市場結構正加速從“啞鈴型”向“紡錘型”轉變,對于布局中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的品牌而言,機遇大于挑戰。」

他們認為,布局中高端,大有可為。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縱觀整個行業,希望品牌向上的自主品牌比比皆是。比如廣汽的埃安、東風的岚圖等等,他們正在進行着自内而外的體制改革,過程艱難而痛苦,但決心堅定。如果上汽想要在激烈的競争中搶占品牌高地,那麼飛凡此刻的全面煥新是必由之路。

對内而言,飛凡汽車的獨立和智己更像是一場賽馬。上汽旗下的汽車企業既可以盡可能地共享體系優勢,也可以互相激勵。

而事實上,飛凡汽車更是上汽沖向高端市場的一匹賽馬,它最重要的對手就是高手如林的新舊勢力們。

飛凡的挑戰

在與飛凡的對話中,我們了解到作為傳統背景孵化中的中高端品牌,飛凡汽車對面前的挑戰有着自己的認知:

首先,挑戰來自「灰犀牛」,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跨界進入。

其次,挑戰來自「黑天鵝」,「下一代數字軟體車」,誰有技術能力拔得頭籌,誰就能轉型更新成功。

第三,挑戰來自「指揮棒」,身處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經營理念與産品開發思維需加快轉變。網際網路思維将重塑開發流程、産品定義、項目流程。

三大挑戰有來自外部,也有來自内部的。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過去的 2021 年是科技公司湧入造車業的一年,高舉高打的小米造車、韬晦間卻屢露鋒芒的華為、還有蟄伏待機的蘋果造車,這些公司作為更新一代的造車勢力開始沖擊着這個市場。他們雖然還一車未交,但強大的背景讓競争對手不得不格外重視。

和第一波網際網路造車一樣,這些科技公司都與生俱來帶着「數字化」的基因,不一樣的是,後者在軟體技術之外還積累了大量消費電子硬體産品生産研發的經驗,兩者融會貫通賦能到新時代的電動車上,是極具威脅性的。

而轉型最大的阻力往往在于「推翻」自身,如何打破「舊思維」?如何整合「新營銷」?如何建立「新使用者關系」?這些都不是一家傳統主機廠原本擅長的事情,舊體制基因決定了舊的作業方式,而這些都是迫切需要去改變的。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是以在這個時代節點上上汽做出飛凡的獨立的抉擇也在情理之中,雖然這樣的決定對于一家體制内企業來說并不容易,但隻有「推翻」舊機制,才能放開手腳、打開思維,激勵員工沖沖沖。

廣汽埃安的混改、東風岚圖的獨立、飛凡汽車的剝離,本質上的目标是同一個。

飛凡如何破局?

面對内外阻力,想要革新并不容易。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飛凡汽車在公開場合經常講一句話,那就是要成為一家使用者導向的資料驅動型科技公司。

我問飛凡,應該如何怎麼了解這個定義?飛凡說,我們要把資料當作驅動力、把使用者當作夥伴、把出行做成服務。

說實話,類似的話我們在其他品牌那裡已經聽的足夠多了。是以評判一家公司的時候我們不能隻看它在說什麼,而是做了什麼。

我翻了下往期的消息,飛凡汽車的整個形象開始在我腦海中變得立體。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事實上,早在 R 汽車時期,飛凡就開始着手基礎設施的建設。我找到了這樣幾組資料:

·截至 2021 年 12 月,體驗中心在全國布局達 187 家,遍布國内85座主流城市的核心商圈。

·在全國範圍内布局傳遞中心 18 家,遍布國内 16 座主流城市的核心商圈;

·在全國布局了 123 家售後服務網點,遍布國内 80 座主流城市的核心商圈;

·在北京、上海、成都、鄭州等地上線了“一鍵到位”服務,讓使用者足不出戶,就能維修保養車輛;

·截至 2021 年 12 月,飛凡汽車在全國各地建設超過112座品牌超充站,接入了超過 42 萬根公共充電樁。

體驗中心、傳遞中心、服務中心、自營充電樁,飛凡的基建建設已經初具規模,這是我們切實可以看到的。

除了持續完善的配套服務,飛凡還留下了别的「想象空間」,這是我們迄今為止還無法窺及的。

那就是對獨立營運後首款旗艦車型飛凡 R7 的打磨,新車要在 2022 年下半年正式傳遞,目前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除了外觀高度還原概念車外,飛凡 R7 的各種理念和各類配置都頗有賣點。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官方給予這部車的一組關鍵詞是:「硬體可插可換可更新、軟體可買可賣可定義、電池可充可換可更新」。

這短短幾個詞裡資訊量巨大,硬體可插拔更新、軟體可訂閱、還有像靈活的充換電體系,每一項技術都堪稱時髦,而現如今還沒有任何一家品牌的産品把這三大「本領」集于一身。

另外就是配置,從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飛凡 R7 搭載了多項尖端配置:

1、七星雷射大燈,選用最新一代雷射輔助模組做遠光, 雷射遠光在高速自動開啟,可以提升 40% 遠光照度 。明亮而不耀眼,讓前臉更具辨識度;

2、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感覺層面融合了雷射雷達、4D成像雷達、5G-V2X、高精地圖、視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

3、全球首發量産Luminar雷射雷達;

4、中國首發PREMIUM 4D成像雷達;

5、搭載英偉達-Orin X算力晶片;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你會發現上述很多的大牌硬體都是第一次被應用在量産車上,可見飛凡對于 R7 這部車的重視。

從售前售後體系、再到補能體系、再到新車的打磨,飛凡雖然剛剛獨立,但體格已頗具健碩。

正如人民日報在《回顧 2021,誰在推着新能源汽車向前走!》一文中所點明的,市場驅動、核心技術、補能體系加速建設成為新時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推手。而飛凡的破局之舉看上去都試圖在踩準這些關鍵點,這不失為是一個好的開始。

最後

從品牌煥新到體系建設,跳脫束縛的飛凡汽車正在以一個獨立運作的方式快速向前。2022 年下半年飛凡 R7 的傳遞将是一次重要的階段性檢驗,這一戰飛凡不容有失。

眼前的對手重重,面對新舊勢力的夾擊,在剩餘一年多的時間裡,就看飛凡汽車能把牆築多高,把糧積多少。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風雲變化的新能源市場充滿未知,和許多新品牌一樣,飛凡的前路注定是不平坦的,但有着上汽的體系優勢,飛凡也是幸運的。

新能源從來都不是一家獨大、赢者通吃,留給飛凡的想象空間依然充足。背靠上汽,飛凡有足夠的資源進行體系建設;獨立運作下,飛凡人可以放開手腳釋放新思維;市場變數之下,一家新公司同樣充滿積極的變數。

星球文章推薦

“重生”的飛凡,上汽的高端賽馬

「添加電動星球小助手 加入星球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