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21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香港中美交流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香港中美論壇,以線上視訊會議的形式舉行。多位與會嘉賓表示,目前百年變局和世界疫情互相交織,中美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應加強合作。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超越分歧、聚焦合作”。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世界經濟正在走出低谷,但也面臨諸多制約因素。中美在雙邊以及在全球的事務中間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加強合作既有利于中美雙方,也有利于世界。

愛爾蘭前總統 聯合國人權事務前進階專員 瑪麗·羅賓遜:疫情提醒我們全球是互相聯系的,我們面對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挑戰,解決問題需要高強度地持續合作。全球需要中國和美國合作,取長補短,為21世紀的治理、可持續發展和繁榮設立一個堅實的架構。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 前總理 吳作棟:有很多緊迫的全球問題需要美國和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緊密開展合作,包括自由貿易、氣候變化、全球疫情的預防和宗教、極端主義等。中美關系應該提倡良性競争為基礎,而且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開展合作,作為一種發展的動力。全球所有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和美國建立積極和建設性的關系。
與會嘉賓表示,中美兩個經濟體之間高度互相依存,2020年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而在2019年,僅對華出口,就為美國提供約120萬個就業機會。
香港中美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馮國經:最近的調查也表示,美國公司依然長期緻力于投資中國市場,而且将中國列為他們公司全球戰略的五大優先市場之一。同時,美國也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
目前,中美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兩國自身也為了全世界共同利益,中美兩國更應加強溝通和合作。
日本前首相 福田康夫:我們每個國家在世界的舞台上并非獨舞,我們要和其他國家攜手并肩,中美兩國之間可以進一步讓貿易變得平衡,讓經濟體系流通變得更為順暢。這一問題不光關系到兩國,而是關系到整個世界。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會長 史蒂夫·歐倫斯:我們有1000條理由把中美關系做好,沒有一條把中美關系做壞。大家都希望有積極的建設性的中美關系成為我們的未來,這也是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和中國人民的利益一個做法,同時也符合世界的共同利益。
與會嘉賓還表示,世界疫情再次表明世界上各個國家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多邊主義是應對全球挑戰唯一可行的方案。中美應該遵守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赢的原則,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