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出門,最怕忘帶身份證。為了讓旅客能享受更為便捷的電子化、自助化服務,鐵路公安機關在鐵路12306 App試點上線了電子臨時乘車身份證明。試點期間,每人在一個自然月可申請3次電子臨時乘車身份證明。如果申請超過3次,請前往車站的公安制證視窗辦理紙質臨時乘車身份證明。
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娛樂、工作、學習的工具,出門無需帶現金,打開電子支付軟體輕輕一掃,便能完成快捷支付;乘坐地鐵、公交、火車,隻需手機輕輕一刷,便能如期出行。2019年,能夠在真正意義上代替現金的數字貨币橫空出世,科技的力量讓人們看到另一種可能;而電子臨時乘車身份證的推出,亦成為鐵路部門繼鐵路電子客票後的又一項創舉。消息一出,廣大網友紛紛點贊,畢竟,人們時常會忘帶身份證,但肯定不會忘帶手機,身份證丢失了、遺漏了,隻要在手機上進行簡單操作,就可繼續乘車。
鐵路電子臨時身份證的推出,展現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精神内涵。一直以來,鐵路部門都将人們的真實需求、旅客的出行體驗擺在首位,“八縱八橫”高鐵網越織越密,高鐵逐漸開進小城小站,筆者常常聽見身邊的朋友感歎:“高鐵終于開到我們家門口了!”,這讓快捷出行不僅僅是繁華大都市的專屬,小城市也能被高鐵聯通,加入各個“經濟圈”,通過高鐵拉動内需,促進地區間協調發展。另外,電子客票的誕生、人臉識别等技術的應用,也為旅客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在享受鐵路高速發展紅利的背後,是鐵路部門積極聽取社會聲音、集思廣益的成果,是鐵路職工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身影。
目前,2022年春運已經開始,一年一度的返鄉潮将再次上演,電子臨時身份證讓人們歸家無憂,但同時,辦理臨時身份證的人工視窗也未被取消,不便使用智能手機申請電子臨時身份證的老人家等弱勢群體,仍可通過人工視窗辦理紙質臨時身份證,這樣一來,鐵路部門不僅能通過科技發展來滿足大多數乘客的出行需求,亦為弱勢群體、特殊群體保留了足夠的人文關懷,不得不說,這一舉動,讓人安心、暖心、又放心!
【來源:中安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