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邱洲亮‖一盞燈,和一個精緻女人

作者:文棚

點選線上收聽語音版

在燈都撿來半天靜時光

到了燈都古鎮,就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

邱洲亮‖一盞燈,和一個精緻女人

(注:圖文無關)

在燈的世界,被燈光包圍久了,對光有了玄幻,我想找一個地方坐一坐。

放眼四周,一間素雅的店吸引了我的目光,正确來說是店門口那幅畫吸引了我。

走進這間店,它給我一個久違的歡喜,燈裡有畫,畫中有燈,燈不是主角,畫不是配角,它們互相輝映,燈把畫映照,畫令燈柔軟,一刹那,我分不清這是畫店還是燈店。

一問,原來店裡的燈源自于一雙畫畫的手,難怪,它在耀眼的燈都也會讓人有眼前一亮的驚喜。

我在看燈,也在看畫,燈與畫重重疊疊在眼前,一盞盞由繪畫的手繪畫的心構思出品的燈,燈光與藝術交織,讓我幻覺自己置術藝術的天地,藝術撲面而來,藝術随手可及。

一聊,店的主人來自貴州 ,曾在大學擔任過美術老師,由老師轉身商人,從學校象牙塔走向波濤洶湧的商海,需要的不止膽氣與膽識。這裡的畫,這裡的燈,讓我看到了一個女人,她用一雙繪畫的手把畫畫一勾一畫一暈一染的手法溶入燈,讓一盞盞燈綻放藝術的生機。

藝術溶入了燈,燈就不隻是燈,帶來的不止是光明。

這裡的每一盞燈從一開始它在主人心裡就獨享萬千寵愛于一身,于是,它給人呈現一種與衆不同的風格,在喧鬧的都市遇見久違的藝術總會碰觸到人内心深處最柔軟的情感。

打動我的不止是畫,不止是燈,還有店内不着痕迹卻又處處流露的文藝氣息,典雅屏風,它們都在靜靜陪着一盞兩盞三盞燈,不說話就很美好,它們在深情演繹最長情的告白一一陪伴。

一盞别緻的,畫了一叢淺綠色小草的台燈,讓我挪不開目光,我選了它買給母親。母親到順德時,我看到母親見了我的台燈眼裡的喜歡,隻是她沒說。而我又一直以為母親是農村婦女,又以為母親老了,除了吃飽穿暖再無所求。

我望向窗外想象家鄉的母親打開台燈包裝那一刻的歡喜。

從談話中了解到,店裡的陶瓷全部出自景德鎮,陶瓷上有主人的畫和親筆簽名。古代萬裡絲綢之路曾把中國的精美陶瓷帶往中東歐亞各國,它在當時成了外族認識中國的紐帯,今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不遠萬裡羨名而來到古鎮挑選燈飾時,看到店裡的陶瓷,會有一種意外的驚喜,于客人 ,一舉兩得滿心歡喜,于商人,商業與藝術完美結合,雙重收益。

店員說他們的産品不追求數量,不跟風,不選擇過度抗張,它秉承現代闆的姜太公,不悲不喜的姿态靜靜等待同道者。

我慢慢欣賞店裡的畫和陶瓷,在這一幅幅國畫、山水畫、油畫和一個個形态各異的陶瓷,我看到一位愛生活,品位高雅,充滿藝術氣質的精緻女人向我走來。

(請勿微信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1600字以内。請一投一稿,并注明文體。文責自負。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戶名、賬号等。)

◆中山日報社媒介拓展中心

◆圖/新華網

◆編輯:徐向東

◆二審:向才志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