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币匯率延續強勁走勢,短期預測難度加大,雙向波動将是常态

作者:數字綠洲

降息落地之後,人民币匯率走出了一波超出市場預期的升值行情。1月20日,中國外彙交易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當日人民币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485,這也創下人民币對美元中間價自2018年4月以來的升值最高點。

在岸、離岸人民币同樣延續強勁走勢,近一周以來在6.35關口附近波動。在不少業内人士看來,近期人民币匯率偏強,但保持雙向波動的格局不會發生改變。

中間價創近三年半新高

人民币匯率的升值行情還在進行中。1月20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彙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對美元中間價報6.3485,較前一個交易日調升139個基點。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此前披露的資料梳理發現,新年伊始,1月20日人民币匯率的中間價再度重新整理了2018年4月以來的新紀錄。上一高點發生在2021年12月9日,人民币匯率中間價突破6.35關口報6.3498,這也是2021年人民币匯率中間價的最高升值點。

人民币匯率延續強勁走勢,短期預測難度加大,雙向波動将是常态

更能代表人民币波動走勢的在岸、離岸人民币在1月18日同樣創下新紀錄。Wind資料顯示,1月18日,在岸、離岸人民币匯率盤中一度雙雙升破6.34,均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

截至1月20日19時,在岸人民币報6.3437,2022年以來升值幅度為0.14%;離岸人民币報6.3519,2022年以來升值幅度為0.2%。

回顧2021年人民币匯率走勢,多次出現了“折返跑”。在2021年初便一舉升破6.50,經曆了2月的回落後,又在5月底升破6.40,創下三年來新高,随後再次呈現波動下行态勢。自2021年10月至今,由6.48一路升值至6.15上下浮動。

對于人民币匯率近期走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近期人民币匯率偏強但整體保持雙向波動格局,除了歲末年初的結彙需求外,還受到國内疫情防控整體向好、市場對國内經濟前景信心增強、資本流入較強以及美元走勢偏弱等諸多因素推動。

“人民币是2021年全球最強勢的貨币,在全年美元波動升值的情況下,人民币對美元也保持波動升值态勢。其原因是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對人民币升值的雙重支撐,一方面中國出口持續高增,另一方面中外貨币政策取向不同,外松内緊的政策差別導緻資本流入,中國利用外資創新高。”蘇甯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進一步解釋道。

雙向波動格局未改變

在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币匯率中間價報6.5408。按照這一報價計算,使用者在2022年1月20日對換1萬美元,可以節省近2000元。

人民币匯率的波動态勢下,也讓不少有換彙需求的使用者坐上“過山車”,期盼能抓住升值高點進行換彙操作。一名在美留學使用者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近期一直在持續關注人民币匯率走勢,希望能在人民币升值态勢下盡量減少換彙成本。

“人民币匯率偏強不可避免增加部分出口商壓力,但對于部分跨境進口有一定利好。”周茂華表示,正如企業應該聚焦主業,樹立“風險中性”意識,普通使用者也要正确看待人民币匯率的波動。人民币匯率強勢對使用者購買海外商品有一定利好,有換彙需求的使用者也可以在合理範圍内适當換彙,但也不應抱有持續性單邊升值的心理,人民币匯率走勢難以完全把控,雙向波動才是常态。

正如周茂華所言,影響人民币匯率走勢的因素衆多。在1月17日央行确認降息後,市場也有觀點認為中美貨币政策分化将造成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導緻人民币走低。但從人民币匯率的實際走勢來看,本次降息對人民币匯率影響有限。

在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釋出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便提到,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是目标,匯率可能在短期偏離均衡水準,但從中長期看,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會對匯率偏離進行糾正。人民币匯率2022年也将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陶金認為,2022年影響人民币匯率走勢的因素可能會發生變化,包括大陸外貿産業受中國産能優勢弱化和高基數效應的影響,繼續保持高增的難度加大,中美經濟基本面在2022年預計将有所收斂等,都可能對人民币造成一定的貶值壓力。不過,人民币貶值壓力僅在短期,美元的長期貶值趨勢仍然存在,其對貨币政策的敏感度并無預期般那麼大。是以人民币長期平穩升值、短期雙向波動的基本格局并未改變。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廖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