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紹興柯橋暢通活絡維系社會運轉“毛細血管”

從浙江杭州到紹興柯橋,坐上高鐵,最快隻需要19分鐘。近日的一天,披着杭城晨曦,《法治日報》記者來到紹興柯橋。

此前的疫情并沒有影響城市運轉。檢察機關是如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帶着疑問,記者走進柯橋區工商聯。

“檢察官,我朋友公司缺少進項發票,想購買我們公司開具的發票,我該不該幫忙?”

“這個忙可千萬不能幫,這有可能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是觸犯刑法的!”

一間辦公室内,“柯橋區檢察院駐工商聯聯絡室”的銅牌格外醒目,經營紡織品生意的李先生正在向“坐診”的檢察官張丹咨詢法律問題。

“每個月,檢察院都會确定一個主題指派檢察官上門開展法治服務工作。”柯橋區工商聯副主席蔣桂芬介紹說,柯橋區檢察院與工商聯确立了聯絡溝通機制,通過組建助企服務員隊伍、法律咨詢服務宣講團,以點單預約和主動上門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企業目前發展狀況如何?有什麼困難需要檢察機關協助解決?”在柯橋區一家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内,一場特殊的“助企開門紅”活動正在進行。

活動中,柯橋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錢昌夫與檢察官一道仔細聽取了企業經營中遇到的難題。

“幫助企業合規合法經營,檢察工作服務保障應該做在前面,量身定制送法進企。”錢昌夫告訴記者,要不斷暢通檢企溝通管道,保持檢察機關與企業的“親”“清”關系,切實有效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暢通活絡維系社會運轉“毛細血管”,為民營經濟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記者跟随檢察官王香萍的腳步,走進位于鑒湖岸邊的黃酒小鎮,會稽山、塔牌等一批知名品牌酒廠坐落于此。

新春走基層|紹興柯橋暢通活絡維系社會運轉“毛細血管”

圖為柯橋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走訪黃酒生産企業。王菁 攝

王香萍告訴記者,2021年,柯橋區檢察院在審查起訴一起假冒注冊商标、生産、銷售僞劣産品案時,發現案中侵犯的“紹興老酒”“紹興黃酒”兩個商标是紹興市黃酒協會合法注冊,授權給全市14家黃酒企業使用的,其他機關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在同類商品上使用。

“不是所有的黃酒都是紹興黃酒。”這句話道出證明商标的作用。

“立足公益訴訟職能,我們積極開展紹興黃酒品牌文化保護檢察監督工作。”王香萍說,檢察機關通過提供法律咨詢、走訪黃酒生産企業、進行市場調查、協助驗證等方式,為黃酒協會起訴商标侵權民事訴訟提供檢察支援。

見到黃酒協會前秘書長陳幼良時,他正在與黃酒維權辦從業人員研讨網絡維權問題。

“黃酒維權隻靠企業自身力量,實在是太薄弱了。”陳幼良告訴記者,多虧檢察機關通過支援起訴的形式,助力打擊侵犯紹興黃酒注冊商标行為,讓他們備受鼓舞,大大增強了維權底氣。

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内,記者看到,這裡開通了涉民營企業法律服務“檢察長通道”,民營企業可直接向檢察長反映情況、咨詢法律問題。

不久前,柯橋輕紡城市場商戶張女士因商品版權問題找到柯橋區檢察院,是檢察長錢昌夫接待了她。錢昌夫将其反映的問題仔細記錄在案,表示會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好民營企業的發展,“這無疑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張女士說。

記者獲悉,根據張女士提供的問題線索,柯橋區檢察院已經在依法審查辦理中。

讓企業找得到檢察長,檢察長更要主動找企業。一場由檢察長帶隊的大走訪活動,走訪了轄區内規模較大的12個商會、行業協會以及5個民營經濟活躍的鎮街,并出台《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3+2”工作方案》,以項目化推進涉民營企業專項檢察監督工作。

“好的營商環境才能留得住生意,作為新柯橋人,過完了年,我和家人還想繼續留在這!”得到滿意答複的李先生高興地說,有檢察機關“坐診”,生意做得更踏實了。

記者

手記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輕紡市場聞名世界、黃酒小鎮萬裡飄香、縣域經濟高速發展……這背後都離不開政法機關的精準護航,柯橋區檢察院聚焦新時代檢察機關主責主業,不斷更新檢察辦案理念,着力提升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準,擔當起“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的檢察責任,為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履職擔當,讓當地企業群衆有切實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來源:作者:法治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