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作者:中原盾

近期

我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不少學生被恐慌、焦慮等情緒困擾

疫情之下

身體健康是首位

但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視!

是以

小編特别邀請了河南高校心理健康教師

來聽聽他們的專業聲音

鄭州大學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 尚雪松

特殊時期,同學們不僅要注意保護身體免受病毒侵襲,同時,也需要保護自己的心理免受疫情引發的負面情緒的影響。如果你正在經曆緊張、害怕、焦慮等情緒,試一試以下方法,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接觸媒體資訊要适度。及時了解疫情相關動态是必要的,但看多了,容易引發焦慮。我們可以試着限制每日閱讀新聞的時間或數量,盡可能從官方管道擷取資訊,避免聽信不實謠言。

其次,行動起來有幫助。比起沉浸在無謂的擔憂中,不妨讓自己動起來,采取實際行動以降低風險。例如,勤洗手、及時接種疫苗等。這些行動也可以幫助你轉移注意力,讓你更專注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

最後,及時尋求專業支援。如果你感到焦慮并越發嚴重,甚至是難以緩解,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疫情下心理援助熱線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幫你更好地應對消極情緒。

鄭州輕工業大學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輕工業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 謝杏利

當疫情遇上寒假,居家生活總是會有很多不安: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還能不能自由玩耍?開學會不會再延期?諸多的不确定讓人抓狂,無聊、焦慮、孤獨、寂寞等不良情緒接踵而來。針對以上不良情緒,我提出三點建議:

1.專注于正在從事的活動,避免沉溺于負性思維和情緒裡。學着享受美食的味道、感受音樂的意境等,體會此時此刻自己身體的狀态和感受,将注意力從不良情緒中轉移出來。

2.檢視所作所為,明确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思考當下什麼最重要,做什麼最有意義,然後行動起來。可以和家人享受共處的時光,也可以參加志願服務,隻要能感受到愉悅和意義,都可以嘗試。

3.記錄生活小事,提高日常生活幸福感。每天記錄下三件令自己感覺還不錯的事或值得感恩的人,幫助回憶被忽略的開心時刻。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心理健康教師 張桂洲

近段時間疫情反複發展,很多同學在居家隔離期間出現了恐慌、焦慮、抑郁等諸多情緒問題,一系列情緒的存在威脅着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調适自己呢?那就一起來嘗試一下以下幾個小妙招吧!

1.做好規劃,進行自我提升。劃分學習時間、休息時間、娛樂時間,利用獨處時間讀一本好書、提高烹饪水準、鍛煉短視訊剪輯能力等方式讓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長。

2.調适心情,控制自己情緒。及時覺察自己的心情,通過寫日記、聽音樂、看電影、向他人傾訴、轉移注意力、積極自我暗示等方式抒發和緩解情緒。

3.加強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通過跑步、跳繩、練keep等方式進行體育鍛煉,改善精神和生活狀态,提高免疫力。

4.及時向父母老師求助。通過網絡與老師溝通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遇見無法克服的心理困惑及時向專業心理老師求助。

鄭州師範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師範學院心理教師 焦元骞

負面的情緒就像陰雨的天氣一樣總會不期而至,不論你是男生還是女生,是外向的性格、内向的性格……

我們都曾感受過負面的情緒,或在某個時刻被負面的情緒淹沒,甚至此時此刻的你就處在負面情緒的漩渦之中,無論怎樣,它們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想對處在情緒之中的我們說:是的,我知道此刻你很難過,很痛苦,可能你覺得我無法了解你的痛苦,我最多也隻能給你一個擁抱,借你一個肩膀,就這樣靜靜地陪着你,讓情緒流過。之後,我們一起做幾個深呼吸,或許你會發現,原來蔚藍的天空一直都在,情緒隻是生命的過客,是一個信使,傳遞着内心對愛的呼喚,我們歡送他的離開,就像歡迎他的到來一樣。

黃河科技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黃河科技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咨詢師 宋英傑

“新冠疫情又雙叒叕來了,重要的事情沒法做,焦慮;見不到想見的人,煩悶;每天無所事事,隻能刷手機,無聊......”疫情下,生活被打破或受限,我們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為了不讓疫情破壞你的心理健康,送你四個錦囊妙計。

1.接受現實,理性面對。隻有接受現狀,才能讓自己保持理智,對疫情有科學認知,積極做好個人防護,堅定戰勝疫情信心。

2.制定計劃,規律生活。疫情打破了原先生活節律,并帶來大量的不确定性。此時可以為自己安排新的作息計劃,确定一周内每天的每個時段做什麼,如學習、運動、做家務等,有規律的生活會增加自己的掌控感。

3.接納情緒,合理宣洩。每一種負性情緒的存在都有其意義,承認并接納它,才能坦然面對,然後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如運動、聽音樂等方式合理宣洩出去。

4.利用資源,尋求支援。負性情緒自我無法消除時,要及時和朋友家人傾訴,尋求情感支援,如果身邊沒有合适人傾訴,也可以撥打心理熱線,尋找專業人員的幫助。

鄭州科技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科技學院心理咨詢中心教師 田花

疫情反複,每天提心吊膽;區域管控,生活受到極大影響;頻繁核酸檢測,排隊排到心煩意亂。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首先要學會接納情緒。疫情之下,人們容易出現應激性反應,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低落等負面情緒以及回避、退縮等行為反應,甚至還會出現失眠、肌肉疼痛等軀體反應。這是一種人在遇到危險時的自我保護反應,等我們感覺安全時這些不良反應會自然消失。

其次盡量保持正常生活節奏。即使封控在家,也盡量堅持早睡早起不熬夜,準點吃飯不暴飲暴食。合理安排學習、工作和娛樂生活。堅持體育鍛煉,适量的有氧運動可以降低焦慮水準,提升神經活動興奮性。

最後學會自我關懷。感受自己的内心需要,學會像關心他人一樣關心、鼓勵和支援自己。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 趙瓊

疫情期間,學校封閉管理、家庭生活受限,學習、考試、就業、旅行計劃被無情打亂,出現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在所難免,不妨試試以下調節方法:

1.接納情緒,順其自然

就像石頭扔進水裡一定會産生波紋一樣,疫情的影響難免會讓我們産生不良情緒。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不妨看到這些情緒産生的合理性,不抗拒,感受它、接納它。

2.規劃生活,為所當為

合理有序的生活有助于維持心理健康。接納不能改變的,在現有的條件下,增加心理彈性,調整學習生活計劃,逆境前行。

3.嘗試調節,必要求助

恰當運用情緒調節政策,如傾訴、冥想、合理宣洩、呼吸放松、蝴蝶拍、認知調整等。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強者的行為,如果長期無法擺脫嚴重的情緒困擾,需要向專業人員求助。

堅信疫情馬上就會結束,而我們也會迅速成長。經過疫情的洗禮,我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更加熱愛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鄭州工商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工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 谷洋帆

疫情再次來襲,随着确診病例持續上升,一些學生出現焦慮、恐慌、胸悶、噩夢等壓力應激反應,以下方法可助你解決負性情緒,走出心理困擾。

接納當下情緒。任何一種情緒的産生都有社會意義,學會及時覺察和積極接納當下情緒。面對疫情,适度焦慮和緊張能夠提高大家對疫情的警惕,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修煉正向思維。關注官方資訊,減少負面資訊幹擾。回顧以前成功經曆,積極進行自我鼓勵。發現身邊的美好事物,積極抗疫行動中實作自我防控價值,為當地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

制定愉悅清單。根據經驗尋找适合自己的情緒調整技巧,如深呼吸、與人傾訴、适度遊戲、适量運動等。在合理宣洩和疏導中舒緩情緒,形成能夠克服當下挑戰的行為習慣。

尋求心理援助。如果自我調适無法修複負性情緒,要勇于學會主動求助,無論是學校心理咨詢師,或是各種公益心理熱線,他們都會耐心傾聽,溝通中解決困擾。

鄭州西亞斯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西亞斯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 梁麗娜

這個寒假,“疫情”依然是熱詞。大家做核酸的樣子,熟練得讓人心疼。不少同學感到恐慌、焦慮。在這裡,老師想對您說:

一、做好情緒調适

疫情之下,有恐慌、焦慮的情緒很正常。您可以嘗試冥想、深呼吸、正念十巧手等方法,來調适自己的情緒。

二、相信專業的力量

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鄭州速度”。疫情無情人有情,風裡雪裡,都有醫護人員在守護着我們。相信戰勝疫情,指日可待。

三、制定合理的計劃

讀書随處淨土,閉門即是桃源。調整作息規律,做好時間規劃,宅居家中,生活也可很精彩。

四、做适當的運動

運動有利于身心健康。平闆撐、深蹲、跳繩,皆可。如果還能外出散步、跑步,也很好。

五、享受團圓時光

最幸福的事,莫過于阖家團圓。多與家人溝通,享受歡聚時光吧!

鄭州商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科長 贠芸

面對疫情防控下産生的焦慮、恐慌甚至抑郁等情緒,我們該如何緩解這些負面情緒呢?

這裡向各位同學推薦正念呼吸練習,通過對呼吸的關注,減少腦中的雜念,進而使内心清淨放松,緩解焦慮,同時也可以促進睡眠。

首先,請閉上眼睛,放松身體,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其次,請選取呼吸過程中的一個錨定點,用心體驗這個部位随着呼吸變化帶給我們的感受;最後,當我們覺察到思緒走神時,請溫和而堅定地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再次擁抱體驗。

正念呼吸練習最主要的任務是專注于呼吸,體驗身體部位的感受,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吸中堅定我們的專注力,長期練習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們的心境,減少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焦慮不一定是壞事,它讓我們意識到需要學會關照自己的身心健康,學會關愛自己,和消極情緒更好地相處。而正念練習恰好可以幫助我們在出現焦慮情緒的時候學會“暫停”,跳出消極思維,進而消除焦慮。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教師 薛莊林

2022年初, 新一輪疫情打破平靜,同學們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情緒。其實消極情緒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故接納而非壓抑,尊重而非否認,宜疏不宜堵。那如何疏導并回歸理性生活?

1.列出一張清單

列一張令人愉悅的TO-DO清單,保持每天有事可做,白天積極執行,晚上認真反思,讓自己有滿滿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2.喚醒兩種資源

一是内在資源:喚醒自身積極力量幫助和治愈自己,如學會轉換已發生事件的意義;二是外在資源:尋找密切的社會支援,每天保持一定時間和親友交流。

3.練習三種放松

一是微笑放松:互動微笑、對鏡微笑均可;二是冥想放松:專注于一呼一吸而不胡思亂想,讓自己進入全新的意境中;三是運動放松:大汗淋漓後你将得到徹底的放松。

鄭州旅遊職業學院

震驚!無聊也是一種病!

鄭州旅遊職業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 皮曉媛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新冠疫情,你是否産生了這些情緒困惑?不得已長期居家,不能和許久未見的老同學、好朋友見面,還要在家聽父母的數落和唠叨,于是你變得恐慌不安,憤怒焦慮,失眠,提不起精神。那麼,應該如何應對呢?這裡給你提幾個小建議。

首先,不要對這些情緒感到焦慮,這是疫情之下的應激反應。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均衡飲食,進行适度鍛煉!其次,可以通過微信、電話、視訊等方式和同學朋友進行聯系。還有要理性評估自身風險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不信謠、不傳謠,減少接受使自己情緒沮喪的資訊。當然,還可以采取既往對自己有效的健康方式舒緩情緒,記住,一定要規律作息,安排好生活!最後,還要提醒同學們,如果以上建議不能很好地緩解情緒,那你就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專業支援了。

焦慮不一定是壞事

它讓我們意識到

要學會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學會關愛自己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積極正确對待自己的情緒

我們一起渡過難關

來源: 豫教思語、河南省教育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