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聞: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的一句話在網上瘋傳,台灣地區所謂“邦交國”清零是早晚的事,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陳冰:這句話說出了一個現實,一種趨勢,且清零這個詞特别形象、特别有力,是以成了網紅語言廣泛傳播。這句話說出了一個現實,就是台當局的所謂“邦交國”數量呈遞減狀态,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與台當局斷絕關系的有8個國家,最新的就是尼加拉瓜,蔡英文2017年還去參加該國總統的就職典禮。現在與台灣有官方關系的隻剩下14個國家,大都是拉美小國和太平洋島國,歐洲就剩下一個國中國梵蒂岡了,也在與中國讨論建交的事。
出現這樣的現象,與中國實力的增強和影響力的擴大很有關系,世界上更多的國家比較準确地了解了一個中國原則,認識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以向中國政府靠攏。他們也知道台當局“倚外謀獨”的危害,知道搞“台獨”、搞分裂的民進黨當局,越來越無路可走,是以回到國際社會公認的一中政策正道上。
這句話還說出了一種趨勢,就是中國實作國家統一的步履在加快,打擊“台獨”勢力的力度和廣度在加強,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凝聚力在提升,國家完全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現在地球人都知道,中國實作國家統一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間的問題。國家統一了,台灣的所謂“邦交國”也就不存在了。是以就有了台“邦交國”清零是遲早的事這句很給力的話。要說這句話蘊含的信号,我想就是中國實作國家統一的程序将加快,統一的信念更堅定。
直新聞:外媒揭露台灣出錢,瓜地馬拉用來遊說美國政府,你怎麼看這件事?
特約評論員 陳冰:這是台灣金錢外事的又一案例,比以往更可悲的是,台當局是扮演了一個買單者的角色,簡直是太丢人、太沒尊嚴了。瓜地馬拉是台灣僅存的14個所謂“邦交國”之一,為搞好與美國的關系,雇請特朗普的支援者來遊說,所花的90萬美元費用,由台灣承擔。
這種丢人現眼的事,連小馬哥馬英九都感到驚訝,不過民進黨當局的外事官員仍大言不慚地說,這是互助互利,促進務實合作,也沒違反美國法律。問題是,要是台當局為了維護所謂“邦交”,能喂得起獅子大開口嗎?還對不對台灣納稅人負責?金錢外事花出去的錢是不是全打水漂了?美國近期對瓜地馬拉的态度很惡劣,抨擊瓜地馬拉政府腐敗無能、破壞法治,台灣出的錢好像沒辦成事。
對台灣來說,這丢人現眼的事也敲響了警鐘,你能支付得起金錢外事的成本嗎?台灣的所謂“邦交國”,據說都很關注台灣和立陶宛的金錢交易。立陶宛隻有300萬人,很小,為了一個“冠名權”,就花出去了12億美金,還有其他沒公布的交易。那麼超過300萬人的“邦交國”,正以立陶宛為标杆,來向台當局伸手要錢,要更多的錢。台當局該收手了,不能在金錢外事上無節制地走下去,否則會輸的很慘,台灣同胞不答應。
直新聞:台灣資深藝人方芳接受中央廣電總台的采訪後,台陸委會說是被統戰了,要追究責任,你認為這是不是很過分?
特約評論員 陳冰:台灣官方真是自扇耳光。台當局不總是吹噓表達自由嗎,方芳戳中了“台獨”勢力的脊背,他們就反攻倒算了,就威脅和限制人家講話,還扣帽子,也真是可笑。這樣的事,不止一件。
央視最近制作了一首歌,《我們同唱一首歌》,請台灣藝人蕭敬騰、歐陽娜娜等與中國大陸歌手一起唱,詞是由台灣知名作詞人方文山填寫的,就這麼一件平常事,為春節制作一個節目,台陸委會就神經過敏了,硬說是這首歌是大陸的統戰手段。無論是方芳接受采訪,還是台灣藝人與大陸同行制作節目,都是在推進兩岸和解。
從政治和情感上講,都是在緩和兩岸關系,增進親密度,在為兩岸一家親添磚加瓦。台灣當局的神經過敏和無理取鬧,說明他們在“台獨”路上走遠了,連基本的兩岸血濃于水都不認同,實在值得深思。
我希望台當局以“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态度,去對待台灣藝人及經紀人。凡事都政治化,不利于兩岸交流,更危害國家統一,民族融合。
作者丨陳冰,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