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北韓戰場上,美軍在我志願軍連續三次戰役的沉重打擊下節節敗退,一直被趕到了漢江以南。
但是敵人并不甘心失敗,便又集結重兵向我軍發起了瘋狂的反撲。
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我軍駐守西線的38軍依托漢江兩岸的崇山峻嶺,與北犯的敵人展開了寸土必争的阻擊戰。

而在這些戰鬥中發生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這其中,38軍114師342團1營3連的連長趙連山,他率領小分隊帶敵人後方驚險破襲戰鬥和率全連堅守350.3高地與美軍王牌慘烈厮殺的戰績在軍中廣為流傳,戰友們都無不為他膽大包天、神勇機智和堅定的戰鬥意志所折服。
解放戰争時期突發情況,趙連山機智退敵
趙連山出生于遼甯清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便飽嘗了舊社會的苦難,從小就給地主當長工。
後來父母去世,為了生計趙連山就流落到吉林投奔叔叔,在一家煤礦為資本家做苦工。
當時正處于國共兩軍的拉鋸狀态,大街上處都是擺着桌子招兵的,國民黨軍隊的招兵攤上有人高呼着“當兵吃糧有軍饷”。
而解放軍的招兵攤上卻隻有“解放軍為老百姓吃苦打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智語。
趙連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來到解放軍這邊參了軍。
就在黃連山參軍的一年後,他就立下了一次大功,當時國民黨正對解放區實施冬季攻勢,黃連山所在部隊駐紮在一片村落中。
在那個村子的北邊有一條被冰凍的小河,而河對岸的村子裡駐紮着一支國民黨的騎兵部隊,為了防止河對岸的國民黨軍隊偷襲,營長便在河邊和小橋上布置了哨兵。
因為當時我軍正和國民黨軍隊處于拉鋸狀态,并且還臨近春節,大家的警惕性就變低了。
時間是小年當天的下午,我軍正和當地群衆在打谷場上搞聯歡,一時間鑼鼓喧天,秧歌滿場,好不熱鬧,就連正在警惕河對岸國民黨軍隊的哨兵都吸引過來了。
然而就在這時,河對岸國民黨一隊騎兵十幾人帶着槍通過小橋突然沖了過來,由于哨兵放松了警惕沒有及時的報警和抵擋,一時間是場面大亂,随時都會有傷亡的現象發生。
這時在窗前看熱鬧的戰士趙連山,一個後翻從開着的窗戶裡抄起機關槍一通猛掃,直接撂倒了幾個敵人,其餘的敵人看見同伴倒了,便連滾帶爬的逃了回去。
事後趙連山被通報表揚,後來又在黨和部隊的培養教育下,思想覺悟有了迅速的提高,光榮地加入了我黨。
後來,在三下江南、解放四平、東北冬季攻勢、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江西剿匪等戰役戰鬥中,趙連山作戰英勇,工作積極,多次榮立戰功,迅速成長為一名年輕機智的指揮員。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年,當美國将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趙連山所在的部隊也奉命赴朝參戰。
臨行前,趙連山與新婚還不到一個星期的妻子告别,兩人雙雙定下約定:丈夫在前線英勇殺敵争取立功當戰鬥英雄;妻子在後方努力工作争取做勞動模範……
1951年2月,美軍在志願軍連續三次戰役的沉重打擊下,節節敗退,一直被志願軍趕到了漢江以南。
但是敵人并不甘心失敗,再次集結重兵對志願軍發起了反撲,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趙連山所在的38軍依托漢江兩岸的崇山峻嶺與北犯的敵人展開了寸土必争的阻擊戰。
趙連山和他的連隊奉命堅守漢江南岸一個名叫350.3的高地,在這一片高地的前方有一個名叫京安裡的小鎮,漢江的一條支流就從鎮子邊上蜿蜒而過。
這個小鎮雖然不大,但是卻位于兩條有着非常大戰略意義的公路的交叉點上,這裡來往的敵軍是絡繹不絕,大批的敵軍就聚集在這裡,準備向我軍發起新的進攻。
奇襲京安裡,炸毀兩座橋
趙連山在這大戰将至的前夕,興奮得就像心中揣着一團火,恨不得立即将來犯的敵人打個落花流水。
但是自己的3連由于入朝以來連續的征戰,減員十分嚴重,現在的3連僅僅隻有24名戰鬥人員。
不過他們的師長翟仲禹深知3連的這24個戰士個個都是信得過的勇士,是以為了進行主動的防禦作戰,他指令3連連長趙連山組織一支精幹的小分隊,深入敵後炸毀京安裡的兩座大橋,用來阻斷敵人的交通線,遲滞敵人的進攻。
接到指令的當天夜裡,趙連山在全連僅有的24名戰士中挑選了12名具有捕俘、爆破技能的戰士,組成了一支爆破小分隊。
小分隊每一個人都在右臂上綁了一條白毛巾,然後再披上了一塊白被單,然後就魚貫而入走進夜幕之中。
小分隊行進幾公裡後,就發現了大批敵軍,不過幸好敵人沒有發現他們。
就這樣小分隊就在敵人哨兵的眼前,穿過了敵人的數道鐵絲網和封鎖線,繞過了敵人的臨時營地,接近了第一個奇襲目标——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京安裡大橋。
趙連山仔細觀察發現,與京安裡大橋連接配接的公路上,有着坦克,裝甲車和汽車;而且附近還有幾處美軍陣地時不時發出炮彈出膛的聲音,天空也不時閃爍着炮彈的火光;漢江岸邊也有着不少美軍的篝火;橋下的水面遍布着被炮火炸碎的冰塊;大橋上也有着美軍哨兵在橋上來回走動;橋的兩端也有着用沙包壘起來的機槍掩體。
看樣子是美軍已經在京安裡大橋設防了,正面接近大橋是不可能了。趙連山思索片刻,便決定涉水渡江然後沿着江堤從側面隐秘接近大橋。
于是,趙連山帶着戰士扛着炸藥向江心遊去,冰冷刺骨的河水漸漸沒到胸口,浸透了棉衣,就像鋼針一樣刺痛骨髓。
一位戰士走在前面,一面用槍托剝開大塊浮冰為隊員們開路,一面警惕地注視着橋上和橋頭敵人的動靜。
突然一道強光向隊員們晃過來,緊接着江堤上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趙連山迅速指揮隊員們靠近江邊樹叢隐蔽。
不一會兒,美軍的一支巡邏隊沿着江堤走了過來,他們在小分隊頭頂的江堤上停留了一會兒,用手電來來回回照了一陣子,沒有發現什麼便回去了。
美軍巡邏隊走遠後,趙連山便立即帶着小分隊向大橋的中心摸去,就這這時,美軍一對炮車正向大橋駛來,趙連山當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利用炮車過橋的機會襲擊敵人,在敵人混亂的時候對大橋進行爆破。
這些戰士們濕漉漉地趴在河堤下的隐蔽處,當敵人最後三輛車剛剛上橋時,小分隊突然向敵軍開火。
第一輛車在左右搖擺了一下後,一頭撞上了橋的護欄上,被突然襲擊的美國大兵頓時亂做一團,有的趴在車上不敢動彈,有的跳下車來慌亂的四處射擊。
小分隊的一名神槍手以最快的速度繞到了敵人的背後,用手中的半自動步槍連連向躲在汽車後面的美軍射擊,8發子彈就消滅了7個敵人。
在小分隊的兩面包夾之勢下,敵人們直接是丢盔棄甲向大橋兩側逃去,小分隊抓住時機,迅速地消滅了殘敵。
而在另一邊,爆破組的組長已經安置好了炸藥,點燃了導火索。“轟隆——”一聲巨響,震得大地都在搖晃。
一股濃烈的硝煙,翻卷着呈蘑菇狀升向夜空,炸碎的鋼筋水泥和汽車殘骸也随着巨大的沖擊波沖上天空,然後又随着地心引力重重的砸向水面和地面。
爆炸現場是濃煙滾滾,一片狼藉,這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京安裡大橋被攔腰斬斷了。
而趙連山已經帶着小分隊前往兩位第二個目标點——京安裡鎮木橋趕去。
而在京安裡鎮集結的敵人也被巨大的爆炸聲驚醒了,他們立即封鎖了通往京安裡的所有進出口。
正在趕路的小分隊也被一個機槍陣地攔住了,不過突擊組組長那是真的厲害,幾個閃轉騰挪就迂回了上去,一腳踢翻了美軍機槍手,拽過機槍就向兩側掃去。
接着趙連山就帶着小分隊繼續趕路,迅速地隐藏在了黑夜之中。
京安裡鎮的敵人折騰了大半夜後,發現并沒有人來進攻他們,便又進入了夢鄉,而小分隊想要到達木橋,就必須穿過京安裡鎮。
趙連山再次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辦法,他讓一位大個子戰士僞裝成換崗的美軍,從右側吸引哨兵的注意,另外兩位戰士從背後悄然撲了上去,捂住哨兵的嘴,雙臂一使勁,就将哨兵的脖子擰斷了。
小分隊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穿過的美軍駐地,到了京安裡木橋前。借着橋前篝火的亮光,發現橋頭有着一座小木屋,門口還橫七豎八地堆着一堆軍用皮靴。
趙連山看了一眼就知道了屋子裡的是南北韓軍了,因為按照北韓族的風俗,人們進入到屋子前都要把鞋子脫到外面。
再仔細觀察一下橋上,發現空蕩蕩的橋面上隻有一個美軍的哨兵在四下張望着,趙連山直接示意突擊組組長幹掉這個哨兵。
突擊組組長帶着兩名戰士一點一點向哨兵摸去,在靠近哨兵的時候,三個人就像猛虎下山一樣撲了上去,一刀割喉,結果了這個美國哨兵。
爆破組也趁機跑上橋面,安放好了炸藥,而趙連山則是和另一名戰士沖到橋頭的小屋前,一腳踹開了房門,扔進去了幾顆手榴彈,裡面的十幾名南北韓士兵被炸死。
緊接着,“轟隆——”的一聲巨響後,京安裡木橋也被炸毀。
消滅炮兵陣地,再炸大橋凱旋而歸
在撤退的路上,趙連山又發現前方公路左側敵人的一個炮兵陣地正向着我軍攻擊,這時小分隊的彈藥已經不多了,但想着這些榴彈炮還在開火,便下達指令:向敵人陣地開火。
火力組組長也不含糊,直接将60炮炮筒向地上一戳,一手扶着炮筒,一手填炮彈,隻見敵人陣地一陣爆炸,裡面的敵人都驚呆了,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有志願軍來突襲自己陣地,結果頓時亂做一團。
小分隊沖上了炮兵陣地,不一會兒就清掃了殘敵,接着隊員們拿出手榴彈,扔進了炮口裡,不到幾分鐘,幾十門榴彈炮就成了廢鐵。
接着趙連山指揮小分隊邊打邊撤,不一會兒就繞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在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小分隊就繞過了被炸毀的大橋,回到了自己的陣地。
結果第二天,前方觀察員又傳來了消息,敵人調來了一輛坦克牽引車,又架起來了一架鐵索帆布橋。
敵人這個舉動實在是讓我方沒有想到,小分隊隻好再次出擊。
敵人也是沒有想到,為了搶占有利進攻時間,小分隊還會再一次來炸大橋。
這一天晚上,趙連山換了一種計策,他和小分隊的同志們化妝成南北韓部隊,全身上下都是美式裝備,大膽的在敵人戒備最嚴的公路上疾行。
在行軍的途中,迎面開來兩輛敵人的軍車,趙連山靈機一動,直接以檢查哨的名義,将兩輛汽車攔了下來,還不等車上的敵人說什麼,直接帶着小分隊上了車,然後拿槍逼着敵人司機掉頭向大橋開去。
然後汽車在距離大橋幾百米處停了下來,陣地上的美軍看出這是運送炮彈的汽車,也沒有在意,趙連山随即帶着小分隊接近了京安裡大橋。
趙連山将這座剛剛修好的大橋仔細觀察了一番,這座大橋周圍全是敵人的露營地,敵人在裡面睡得正香,隻有幾個哨兵,并且還在打瞌睡。趙連山帶着小分隊靜靜地接近了敵人的營地,悄無聲息地幹掉了哨兵。
小分隊輕手輕腳地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敵人中間走過,一步一步接近了大橋。
眼看就要成功了,突然敵人的一個哨兵發現了小分隊的動作,直接叫了起來。趙連山也不含糊,直接擡手一槍打掉對方。
突擊組見狀也直接拿手雷将坦克發動機炸掉了,爆破組也迅速沖到了橋上,将炸藥綁到了鐵索上。
這時,被驚醒的敵人直接炸了營,直接開始胡亂開槍,趙連山一邊向敵人還擊,一邊指揮爆破組引爆炸藥。炸藥導火索絲絲的冒着火花,趙連山一看時機到了,便組織小分隊撤退。
一團火光伴随着爆炸聲沖上了夜空,大橋再次被炸成了兩節,在黑夜中,敵人更加的慌亂了,甚至互相打了起來,而趙連山則帶着小分隊趁亂撤退了出來,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趙連山剛剛回到陣地,師長團長就打來了電話,祝賀小分隊再次炸橋成功。
24人堅守陣地一晝夜
幾天之後,趙連山率領全連僅有的23名戰鬥員進入了350.3高地上的陣地,這一次戰鬥,他所帶領的3連作戰任務是必須堅守一天一夜。
年僅25歲的趙連山感覺肩頭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深夜,趙連山和指導員孫永昌率領全體黨員肅立在石崖下宣誓,趙連山看着戰士們一張張飽經風霜的面龐,從這些久經戰火考驗的戰士們堅毅的眼神中看到了勝利的決心。
天漸漸地亮了起來,敵人的炮口也對準了高地,上午9點,敵人密集的炮彈在高地上爆炸,成群的轟炸機也開始了猛烈的轟炸,350.3高地上彈片橫飛,烈火熊熊。
30分鐘的炮火過後,敵人以為高地上再也沒有什麼生命存在了,于是他們大搖大擺地向高地走了過來。
結果當走到距離我軍戰壕30米時,我軍的戰士從山後的反斜面陣地出來了,趙連山擡手就是一槍,打倒了沖在最前面的敵人,随即戰士們猛烈開火,敵人接二連三的倒下,一些命大的敵人丢下幾十具屍體和傷員後狼狽潰逃。
敵人頓時惱羞成怒,十分鐘後就發起了第二次攻擊,先是一輪瘋狂的炮火覆寫,接着就是52輛坦克伴随着大量的敵人,一路怒吼着向高地撲來。
而當敵人的52輛坦克走到半山腰時,就沒有辦法再前進了,隻能停下來給步兵壯膽。趙連山就帶着幾個戰士和沖上來的敵人打起了近戰。
期間有幾十個敵人馬上就要沖進我軍戰壕了,之前火力組的組長不慌不忙的就是幾發60炮,敵人當場就被消滅了大半。
有幾個敵人跑的挺麻利,爬山的速度相當快,趙連山抄起一支步槍,一槍一個,一連擊斃8個,其餘的敵人直接吓得轉身就跑。
但是敵人實在是太多了,打倒一排又上來一排,3連的傷亡也在急劇的增加,戰鬥人員在不斷的減少,高地上隻有十幾個戰士在浴血苦戰,情況是越來越危急了。
戰鬥是越來越慘烈了,大群的敵人被打了下去,又在後方督戰隊的逼迫下反身沖了上來,一股敵人突入了高地一角,連長趙連山正帶着幾個戰士反擊其他方向敵人,已經來不及抽身了,眼看陣地就要失守了。
情急之下,已經多次受傷的60炮手帶着6位傷員爬了起來,抱着炮彈沖入敵群,“轟——”的幾聲巨響,他與十幾個敵人同歸于盡,其他的傷員也像他一樣,抱着冒煙的手榴彈沖進了敵群。
打退了敵人的不知道多少次進攻後,3連隻剩下4名戰士了,趙連山忍着悲痛的心情,指着陣地前縱橫交錯的敵人屍體,對僅剩的4名戰士說:看吧!烈士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他們是好樣的。我們活着的人要為他們報仇!
一陣狂轟濫炸後,敵人的進攻再一次開始了,趙連山率領四個戰士奮力抵抗着,但是由于人少力單,難以阻擊敵人的攻勢,敵人還是沖上了高地,趙連山在和敵人近在咫尺的距離上,以僅有的三發子彈打倒三個敵人。
接着他拎起空槍狠狠的砸在第四個敵人的腦袋上,接着和敵人扭打在一起,就在趙連山落入下風時,陣地上僅存的另一名戰士趕了過來,掄起工兵鏟了解了和趙連山糾纏在一起的敵人。
就在他們兩人面對蜂擁而至的敵人,準備以身殉國時,身後突然響起了嘹亮的沖鋒号,我軍的增援部隊登上了350.3高地。
趙連山望着這像被翻過的還有點點燃燒煙迹的高地,回想朝夕相處的戰友長眠于此,臉上浮現出複雜的表情,這種心情隻有他自己才能夠深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