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到75歲的老人們還很有活力,上老年大學的需求也非常強烈,但是老年大學幾乎‘一位難求’,不知道相關機關能不能推出更多學校和課程,來滿足老年朋友的需求?”在今天的委員線上咨詢活動中,市政協常委朱紅連線市教委,提出了這個她一直很關心的問題。
朱紅說,身邊有一些剛退休的朋友,他們一輩子都在為家庭、為工作付出,退休後才有時間将彈琴、畫畫等愛好拾起來,提升自己,也是圓自己一個夢想。但現在很多為老人辦實事的項目,比如長護險、嵌入式養老等,都是針對一些高齡的、身體機能衰退的老人。“年輕老人”正處在人生的美好階段,适合他們的項目比較少,這一點值得關注。
在朱紅看來,上海老人的比例很高,但老人身體狀況不同,需求也不同,她說:“政府在辦實事時,除了考慮高齡老人,是不是也能考慮這些年輕的老人,他們還可以為社會做貢獻。剛才教委回答得也很好,老年大學需求這麼旺盛,或許可以動用社會力量來做更多事情,比如将中國小閑置的教室和設施向老年人開放等等。老人們不止可以跳廣場舞,還能彈彈鋼琴,畫些畫,自己開心充實,也能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劉雪妍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劉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