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他上交一半工資”“我再婚了”

“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他上交一半工資”“我再婚了”

文:藍夢

圖: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母親太強勢,對于兒子而言,可能是一種“災難”。

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将學不會自律,更不知道如何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曾看到一個相親的畫面,大概意思就是一對男女相親,期間,這個男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媽說。”

我媽說女孩應該勤儉持家,我媽說女孩不能穿得太暴露,我媽說女人最大的歸宿是家庭,是以凡事都應該以家庭為主……

女孩有些吃驚,她不明白到底是他來相親,還是他母親來相親。對于這個問題,男人沉默了,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半晌過後,他又開始了“我媽說”的句式。

女孩感到崩潰,最終選擇再也不見。但男人的母親則不以為然,覺得對方是沒有看到兒子的“價值”,甚至在與其他人聊天時,還沾沾自喜,表示兒子很聽話,不用她費心。

确實,聽話的孩子讓父母很省心,然而往往是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不會處理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結婚以後。

“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他上交一半工資”“我再婚了”

他一貫的做法是聽母親的,但當母親與夫妻發生争執時,他會不由自主地站在母親這一邊,哪怕母親是錯的,他也毫不在意。

在這種情況,女人是被孤立起來的。她離開自己的家人,嫁給他。在這個家中,她最能依靠的就是他。然而不管何時,他永遠都站在她的對立面,試問,有哪個女人喜歡這樣的感受?

是以聰明的婆婆都知道,面對兒媳時,要放下自己的強勢。

隻是并非每一個婆婆都能看透這一點。

比如劉大媽。

劉大媽早年喪夫。為了不讓孩子受委屈,她獨自将孩子養大,其中艱辛,可以想象。

好在兒子比較聽話,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都沒有讓她費心。

對此,她很滿意。隻是她沒想到兒子無論如何都要娶那個外來的打工妹。

要知道她的兒子可是研究所學生畢業,又是當地人。而那個打工妹不過是大學畢業,家裡還有弟弟妹妹要照顧,兩個人實在不般配。

于是劉大媽想盡辦法阻攔,而兒子則用力反抗。

如果劉大媽懂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大概就是知道她的兒子隻是在追求自我,而非是讨厭她這個媽媽。而且她越是阻攔就越是激發他的叛逆情緒,至于外來的打工妹,不過是他們母子關系出現破裂的引子罷了。

可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是以劉大媽用盡了辦法。最終棋差一着,敗給了兒子,隻因兒子說他非打工妹不娶,否則再也不結婚。

“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他上交一半工資”“我再婚了”

劉大媽咬牙答應,但心裡對打工妹有了芥蒂,覺得她就如同電視裡所說的那樣使了妖法,才讓自己的兒子如此死心塌地。于是對她百般嫌棄。

尤其是在打工妹生下了女兒,自己催她生二胎,她決然拒絕的時候,劉大媽對于兒媳的厭惡達到了頂端。是以,劉大媽總是出言不遜。

對此,打工妹選擇隐忍,一方面是因為劉大媽是長輩,作為兒媳,她總不好太過分;另一方面也是迫于生活的原因,有了孩子以後,婆婆不願意給她看孩子,她自己不能去工作,而婆婆又以“替兒子存錢”的借口霸占了丈夫的工資卡,隻是每個月稍微給她一些生活費。為此,打工妹實在沒有離開的勇氣。

當然,最主要還是丈夫還不錯。于是打工妹就想着忍忍吧,畢竟跟婆婆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

隻是人的隐忍也是有限度的。當打工妹表示自己的母親生病需要去醫院,劉大媽以“錢拿出去投資”為理由,不願意出錢時,她再也不想忍了。

原來,婆婆根本就沒有拿她當家人,是以她才會跟防賊一樣地防着自己,将丈夫的錢全部攥在手裡;是以她才能無視于自己的苦苦哀求。

而最能給予她依靠的丈夫,則唯唯諾諾地站在一旁。百般思量一下,她選擇了離婚。

看着丈夫苦苦哀求她不要離開,打工妹有些心軟。但看着劉大媽一臉的冷漠,她忍着眼淚帶着女兒離開了。

說心裡話,看着兒媳走,劉大媽心裡也不舒服,尤其是小孫女痛哭的模樣。她是有些重男輕女,但不代表她就讨厭孫女,畢竟她們也相處了一段時間。

想到這裡,她就特别恨打工妹,覺得是因為對方的不屈服,這個家才成了現在這個模樣。自己不就是要她辭職回家生二胎嘛!不就是讓她好好照顧家庭不要總是讀書學習,讓兒子和孫女都吃不上一口熱乎飯嘛!她……

“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他上交一半工資”“我再婚了”

算了,如今兩人已經離婚,說再多都沒有意義。眼下還是想着如何讓兒子開啟二婚生活,才是正事。

對于這點,劉大媽是有信心的,畢竟兒子從小到大,最聽她的話了。一時離開媳婦與女兒,他肯定傷心,但時間長了也就好了。

隻是這次兒子出乎意料,對二婚根本沒興趣。他整日喝得酩酊大醉,連班也不上了。劉大媽問他想幹什麼,他說隻要老婆和孩子。

期間,劉大媽又是打又是罵又是哀求,但都不管用。萬般無奈之下,她隻得低頭去求打工妹。

再次見到打工妹,劉大媽是吃驚的。她沒想到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打工妹就像是變了一個人,整個人從内到外都透着自信。想到她這裡春風得意,兒子那裡卻整日愁容滿面借酒消愁,劉大媽就覺得特别難受,于是語氣生硬地說:“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她上交一半的工資。”

打工妹先是向劉大媽問好,然後笑笑說不用了,表示這些年過得很好。

“回來跟我兒子複婚吧!大不了隻要他上交一半工資”“我再婚了”

劉大媽以為籌碼不夠,于是咬咬牙表示自己不會插手他們的生活。打工妹依然搖頭,随後說了一句讓劉大媽大吃一驚的話——我再婚了。

打工妹為了維持生計,就在夜市擺攤。一次偶然機會,認識到另外一個擺攤的男人。對方喪偶她離婚,對方是兒子,自己是女兒,最為重要的是,他有主見,比較照顧她的情緒。

幾番思考之後,他們結婚了。

聽完打工妹的經曆,劉大媽沉默了。想到來時兒子期待的眼神,她就特别痛苦。

可是這又能怨誰呢?

母為子則計深遠,這是本性使然。但母親也莫忘記了,放手讓孩子成長。畢竟有些路,得自己走;有些苦,得自己吃。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