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作者:廣西新聞網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樓梯山山體複綠工程離地垂直高度180多米,且極為陡峭,是柳州生态修複難度最大的山體之一。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勞工在補種三角梅樹苗。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在長滿綠植和鮮花的峭壁上開展管護作業。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勞工們沿着梯子爬上百米高的山體。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峭壁的水泥闆槽寬度隻有1米左右,勞工作業時需要極大的勇氣。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工程人員正在檢查噴淋系統。

飛檐走壁 還“綠”于山

勞工在闆槽上檢視樹苗存活情況。

冬日的柳州暖陽融融,位于學院路附近的樓梯山,闆槽裡的三角梅開得正豔。勞工何定慶和工友們又一次爬上沿着峭壁架設的“天梯”,開始新一輪植綠和管護作業。

樓梯山山體複綠工程總投資5000多萬元,2018年9月開工,2021年4月23日通過初步驗收,随後進入綠植管護階段,治理面積達到22.5萬平方米,山體坡度在70度至90度,最高處離地垂直高度180多米,是柳州生态修複難度最大的山體之一。

“我們已經在山上種下了25萬多株各類苗木。”工程項目經理陳超宇說,勞工們需要先清理有滾落危險的岩石,然後用鋼筋和混凝土在峭壁上搭建V型闆槽,再給開辟出來的“梯田”回填泥土,并在“田間”鋪設噴淋系統,最後才能進行種植。目前種植的苗木有石山紫薇、夾竹桃、石山榕、爬山虎、三角梅、杜鵑等。

在工地上堅守了3年多的勞工何定慶,回想起這座大山的植綠過程依然感慨良多。他說:“為了確定施工安全,我們沿着山體向上,用鋼釘在峭壁上打了100多米高的梯子,大家說這就是勞工作業的‘天梯’;然後再繞着山體,用鋼絲繩在峭壁上拉起了4萬多米的安全繩,工頭說這是勞工的生命線。”

“養護作業是山體生态複綠工程最後一個階段,我們要確定90%以上的綠植都能成活。”陳超宇說,養護作業主要是修複供水管道,補種苗木,該項工作将持續一年。

近年來,柳州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多措并舉對曆史遺留的廢棄礦山山體進行綠化生态修複。據介紹,樓梯山是柳州市城區範圍生态修複的第16座廢棄礦山。目前,城區範圍已完成生态修複的礦山總面積達64公頃,修複後盤活利用礦山四周土地98公頃。昔日的城市“瘡疤”,正在蝶變為有林有景的全新生态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