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5日,東加洪阿哈阿帕伊島海底火山發生劇烈噴發,引發海嘯,給該國帶來災難性傷害,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和一些人員受傷,未來傷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
東加政府已宣布該國進入緊急狀态。
就此,1月19日,新京報記者連線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内部化學協會(IAVCEI)火山學家羅伯托·蘇爾皮齊奧(Roberto Sulpizio)。他介紹,此次并非過去30年來最嚴重的火山噴發事件,這次東加火山噴發不會對氣候帶來較大影響。
1月19日,新京報《地球連線》專訪羅伯托·蘇爾皮齊奧。
“并非過去30年來最嚴重的火山噴發”
新京報:1月15日,東加海底火山噴發,引發越洋海嘯,有報道将其視為過去30年來最嚴重的火山噴發。你贊同這個觀點嗎?你會如何評價這次火山噴發的嚴重程度?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東加海底火山噴發是一個重大事件,但這不是過去30年來最嚴重的。例如,2011年智利普耶韋火山噴發事件就比東加海底火山更嚴重。
2011年智利普耶韋火山噴發嚴重影響了智利和阿根廷南部,澳洲的空中交通也被擾亂,其釋放的能量至少比東加海底火山要高出兩個數量級。但東加這次是海底火山,會将能量釋放到水中,将海水推開,引發海嘯,帶來更多風險。
新京報:火山噴發一般會引起地震,引起海嘯的情況非常少見?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火山噴發有兩種情況,在地面時,地殼固體部分的火山噴發會引發地震,海底火山則有引發海嘯的風險,海底火山引發海嘯并不罕見。
是否還有大規模噴發取決于未來收集到的岩漿資料
新京報:我們可以預測火山噴發嗎?此次東加海底火山噴發前一天(1月14日),有機構檢測到火山周圍發生閃電等。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火山噴發前的征兆進行預測嗎?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原則上講,和地震等自然現象一樣,我們也可以預測火山噴發,但其噴發的具體時間難以預測。世界上大多數火山都處于監控中,但這種監控也隻意味着我們知道火山某個時刻進行某些運動。
在東加,其火山監控系統提升了很多,科學界也在記錄一些火山品質運動,但要評判接下來是否會有類似噴發還很難。
新京報:東加海底火山噴發預計還會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我們現在仍無法預測其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大的火山噴發嗎?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根據火山噴發的曆史資料進行判斷,這次火山噴發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但是,這也取決于火山儲存的岩漿量。現在我們也有同僚監控東加海底火山的活動,未來數天内他們或許就可以通過火山的岩漿量判斷其是否會(繼續)導緻大規模的火山噴發。
新京報:海底火山的監控預測是如何進行的?會使用衛星嗎?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會使用衛星,但因為海水擋住了海底火山,是以大部分海底火山監控預測都是通過地震監測系統進行的。當岩漿穿過火山固體部分時會産生裂縫,進而産生地震波。我們通過監測海底火山固體部分的地震信号,觀察其是否震動來進行判斷。
火山灰對人們生活帶來消極影響
新京報:這次東加火山灰量極大。火山灰影響當地人擷取飲用水,除此之外,火山灰還會對當地人的生活産生什麼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還可以怎樣保護自己?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火山灰對人們的生活帶來消極影響,會傷害人類的肺部或其他部分呼吸系統。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建議人們不外出,出門時佩戴口罩。同時還有水污染問題,這還取決于當地的引用水資源是否露天,但我們可以通過清洗地表的火山灰來減輕其影響。
但因為東加主要島嶼現在完全被火山灰覆寫,首都努庫阿洛法也深受影響,大規模的火山灰可能會滞留數日,(清洗)需要一定的時間。

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内部化學協會(IAVCEI)火山學家羅伯托·蘇爾皮齊奧(Roberto Sulpizio)。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網上有很多評論将其與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噴發相比較,那年造成1991年和1992年全球平均氣溫在兩年内降低0.5℃,帶來“無夏之年”,影響拉尼娜狀态的發展。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這次會導緻這麼大的影響嗎?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這種說法誇張了。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噴發時,向空中噴發了數立方千米的火山灰,而東加海底火山截至目前已噴出數百萬立方米的火山灰,兩者差别仍然很大(1立方千米=1×103百萬立方米)。另外,東加海底火山主要的噴發階段持續了8分鐘左右,而皮納圖博火山持續了數小時。
是以,從第一階段的噴發來看,東加海底火山并不會對氣候有巨大的影響,或影響到拉尼娜狀态,一切都要看接下來東加海底火山的進展。
(注: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的意思,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表現為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火山運作要以千年為機關,與全球變暖沒有直接聯系
新京報:除了東加火山以外,也有評論指出日本的富士山火山有噴發迹象,我們接下來會進入火山噴發頻繁的時期嗎?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我并不認為火山現在進入了特殊的蘇醒時期。
長期來看,世界各地火山活動都是類似的。現在的“火山蘇醒時期”過去也曾多次出現,但大抵都是以同樣的周期循環。火山系統的運作是以千年為機關計算的,而不是日常時間範圍内發生的。基于我們曆史上的地表資料,近期火山活動并沒有進入活躍期的迹象。
另外,富士山是活火山,是以總有一天會噴發。但富士山是世界上監控最嚴格的火山之一,如果将噴發的話,群眾肯定會接到通知,我不認為富士山會在近期噴發。
新京報:2021年以來極端氣候現象頻發,歐洲洪災、北美熱浪、美國近期的龍卷風等,這些極端氣候現象與火山噴發有沒有聯系?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這些現象之間并沒有直接聯系。火山顯然與大氣動力學有關,但你剛剛提到的這些現象與火山活動之間的規模是完全不同的。大氣層的活動以天、星期為機關,而要“激活”一個火山,其岩漿産出和噴發,需要數年或數世紀的時間。大氣層的活動變化遠遠快于火山。
火山噴發此前确實跟氣候變化産生過聯系,比如19世紀初的“無夏之年”,火山的大規模噴發阻止太陽光線抵達地球,但不能因這種單一現象就此一概而論。
新京報:火山噴發與全球變暖之間有何聯系?
羅伯托·蘇爾皮齊奧:全球變暖和火山之間沒有直接聯系。全球變暖實際上與人類活動釋放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和有機物有關,火山雖然每天都會向大氣層中釋放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但這是自然活動,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類額外釋放的溫室氣體。
新京報記者 侯吳婷 姚遠
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