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媒預測:2022年國際舞台會發生哪些出乎意料之事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月18日發表文章,分析在新的這一年,國際舞台上可能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作者是安德烈·伊萬諾夫。全文摘編如下:

已經過去的2021年為國際政治發展帶來諸多新意、指明重點。人類已受新冠疫情之苦兩年,各國上司人繼續建構新全球格局。

同時,所有人目睹了周遭現實的瞬息萬變,而出現變化之處并非總是可以預測且一目了然。

不過,從過去的趨勢出發,多少可以預測未來。自由媒體網邀請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安德烈·沃洛金,就2022年地緣政治将如何發展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地緣大國發展理念各異

2021年是制定大地緣政治方案的一年。美國早就有此計劃,可稱之為“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即建立認同“美國價值觀”的世界,以及承認美國在制定全球價值觀上具備優勢的世界。根據這一邏輯可得出結論,那就是他國必須服從華盛頓的意志。

2013年,中國的“新絲綢之路”倡議問世。如今,北京則提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向世界人民提議,要全面發展合作共赢。

2021年,歐洲醞釀出自己的全球方案,并稱之為“全球門戶”計劃。歐盟上司人表示,計劃在貧窮的開發中國家發展基建并盡其所能推進人道主義往來。歐盟為此打算劃撥3000億歐元。

不過,俄羅斯的歐亞一體化項目卻并無進展。不僅歐亞經濟聯盟在談論廣泛的經濟一體化,而且上合組織多年來也在談論擴大影響力。

沃洛金教授認為:“俄羅斯的歐亞一體化項目的确在原地打轉。但這證明,歐亞經濟聯盟正在當今世界尋求自己的發展模式。歐亞一體化項目停滞不前,是因為未制定出相關戰略。就連歐亞經濟聯盟的創始人目前也無法定下近期及随後的目标。”

“華盛頓-莫斯科-北京”三角形目前并不勢均力敵,中國和美國在經濟方面比俄羅斯強。讓結構更均等是莫斯科的任務。顯然,2022年俄羅斯将緻力于推進自己的政治議程。

美中将以互動遏制對抗

唐納德·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的那些年,美中關系一直在惡化。華盛頓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同時對技術出口實行各種限制并大幅減少人文交流。

一方面,雙方的對抗論調隻增不減。另一方面,美國叫停了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及其他具體限制措施。去年前10個月,中美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3.95萬億元。

看來,北京和華盛頓還是決定協商。兩國做出的妥協将決定全球諸多事宜。

沃洛金說:“談到中美沖突,我不會說兩國關系變好或變壞。中國的确成了強大的大國,令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得不重視。在現任總統拜登的上司下,美國同樣将适應中國的立場。關于美國,民主黨四分五裂,實際上無能為力。民主黨所有關于國際政治的言論,都是為平衡拜登政府的軟弱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變化。是以,美國在國際上将不會過于活躍,但會采取一定舉措。”

不要忘記,特朗普曾試圖帶領美國企業離開中國,但這些企業放不下中國市場。是以,中美将繼續緊密的經濟互動。中美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中的互相交織将遏制對抗。

爆發地區沖突可能性小

布魯塞爾、華盛頓和倫敦一直威脅對俄實施新制裁,莫斯科不為所動。俄邊境軍演不斷——既有俄軍,也有北約部隊。

但2021年底,局勢變得白熱化。多年懸而未決的烏克蘭問題引發危險的讨論,即俄軍是否将大舉“入侵”鄰國。

還有一個問題應運而生——是否應當改變整個歐洲安全體系。克裡姆林宮表示,不能容忍北約在這片大陸的活躍舉動,并提出如何轉變局面的建議。歐洲和美國毫不令人意外地不認可這些建議。

今年,所有人期待弗拉基米爾·普京與喬·拜登可能舉行的會晤會出現大新聞。但雙方的初步會談尚未産生任何結果。

沃洛金表示:“談到俄羅斯與西方的沖突及圍繞烏克蘭的互相關系時,不應誇大後蘇聯地區對莫斯科的作用。俄羅斯的政策愈發放眼東方,向亞太地區轉移。”

關于2022年可能發生的地區沖突,沃洛金表示,許多軍事分析家說,包括利比亞在内的中東和北非可能再次爆發沖突,阿富汗和烏克蘭局勢仍将複雜……但重要的是要清楚,美國和西方不太可能下定決心直接與俄中作戰。盡管西方或許試圖通過地區沖突來完成目前的目标,但總體上,在地區沖突中出現不合理沖動之舉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來源:參考消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