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瞻謀劃,“打響上海旅遊品牌”首次寫進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澎湃新聞進階記者 鄒娟

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1月20日上午在世博中心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代表委員熱議。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稱,這次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打響上海旅遊品牌”,确實展現了恰逢其時和前瞻謀劃。

去年,上海旅遊業加速複蘇提振,已成為全國都市旅遊的首選城市,全年旅遊總收入比2020年增長30%,恢複至2019年八成,超過全國平均水準20個百分點,文旅總投資實作865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0%。

旅遊是大産業、大民生、大展示,新疫情、新人群和新技術三大新變量,給上海打造世界著名旅遊城市既提出了新挑戰,更提供了新機遇。方世忠認為,上海應該危中尋機,前瞻布局,搶占賽道,從最有資源、最有優勢的地方出發,增強上海旅遊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提升上海旅遊能級,努力成為文旅領域國内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際國内雙循環的戰略連結,賦能城市文化軟實力和經濟競争力。

方世忠表示,打響上海旅遊品牌,可以在三個方面聚焦聚力:

一是要加強跨周期旅遊投資。上海要大力實施跨周期布局,大力促進上海旅遊的重大戰略投資,去年以迪士尼為核心的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無論旅遊人次和收入都超過疫前水準就是明證。是以要特别聚焦高能級度假區建設,大力推進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建立區、樂高樂園度假區、郵輪旅遊度假區建設,打造更多新的千萬級流量入口,加快上海從旅遊客源地向旅遊目的地轉型。

二是要激活都市型旅遊消費。上海要深化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塑都市型、綜合性和國際化的上海旅遊特質,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城,利用上海美術館、博物館和演藝資源集聚優勢,積極發展紅色遊、工業遊、古鎮遊、鄉村遊、文博遊等旅遊消費新領域和人工智能、區塊鍊、元宇宙等旅遊消費新場景,把更多都市文化資源轉化為城市消費流量,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三是要打造高品質旅遊民生。上海要結合城市有機更新和精細化管理,依托上海深厚文化底蘊,全面實施“道路+”“公園+”“生活圈+”三大文旅工程,打造更多“小而美”家門口的文旅新空間,同時,着力将“一江一河”和“建築可閱讀”打造為代表海派文化的大IP,以百姓視角,向世界講述中國和上海的“詩與遠方”,讓在者舒心、來者傾心、未來者動心。

責任編輯:高文

校對:栾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