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執掌德國16年,是世界政壇少有務實,卓越的政治家,去年默克爾總離任,确實是一件讓人惋惜的事情。以默克爾的執政能力,以及理性務實的态度,默克爾确實應該繼續發揮餘熱。

第一件事:聯合國的橄榄枝,默克爾的工作的下一程會是聯合國!
1月19日,根據德新社消息,聯合國消息人士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建議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擔任聯合國顧問,上司全球公共産品進階咨詢機構。
據悉,古特雷斯向默克爾緻信給出這一提議,聯合國方面尚未收到默克爾的答複。報道稱,聯合國方面認為默克爾接受工作邀請的可能性并不高。
盡管聯合國方面聲稱默克爾接受邀請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希望默克爾再度出山的呼聲還是很高的。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16年,以默克爾的資曆,說實話出任聯合國秘書長,或者歐盟委員會主席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還比默克爾年長五歲,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布勞恩也僅僅比默克爾年輕4歲,從年齡上來說,默克爾也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站在默克爾的角度,默克爾确實再無出山的必要了。默克爾如果還願意繼續幹下去,還願意從政,默克爾就不會放棄參加德國總理的競選。不參加德國總理的角逐,實際上也意味着默克爾去意已定。
一句話,默克爾為德國已經貢獻了所有,在她的任内,中德關系,俄德關系,以及中歐,俄歐關系都保持穩定。
默克爾是歐洲少見的理性,務實的政治家,對于默克爾而言,她可以離任,但更重要的是德國政壇應該後繼有人,這恐怕是默克爾離任後最大的願望。
是以,默克爾實際上再度出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在也該是默克爾安享晚年的時候了。
第二件事:美議員提議制裁巴赫,美國霸道本色盡顯!
1月19日,根據美國之音報道,在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将開幕之際,美國一名國會議員推出一項新的議案,要求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奧委會其他高層人員實施制裁。
美國議員提議制裁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巴赫先生為中國說了幾句公道話,并鮮明的表态拒絕将體育政治化,不附和美國挑起的針對中國的“人權”議題,沒有按照美國的意圖行事而已。
說實話,美國真要是通過對巴赫先生的制裁,這是美國赤裸裸的國際霸淩的又一例證。此前,美國動不動就對别國發動制裁,但是沒有想到美國國内的議員素質低劣到要制裁國際奧委會這樣的國際組織。
美國議員此舉,這充分說明,美國的霸淩是無所不在的。任何國家群組織,隻要不按照美國的要求來,隻要違抗美國的意圖,美國就可能會施加霸淩。美國甚至已經公然的不國際奧委會放在眼裡了。
并且此事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打壓,遏制中國已經是無孔不入了。冬奧會并不是與美國有着重大利益關切的領域,美國尚且處心積慮,極力給中國使絆子。
如果是其它重大關切的領域,美國采用的手段,恐怕會更加的卑劣,更加的充滿敵意。
事實已經說明,美國就是全球第一大霸淩施加國。美國習慣于從實力的地位出發,以霸權行徑維持其霸權地位,搞的就是黨同伐異,唯我獨尊的那一套。
美國不僅對别國做不到平等相待,即使是國際組織,美國也沒有絲毫的尊重,這樣的美國,形象已經是徹徹底底的破産了。
第三件事:美國惡意揣度中國,美國眼中隻有美國的利益!
1月18日,紐約時報報道稱:如果大範圍的封城在中國變得更加普遍的話,對供應鍊的影響可能會波及整個美國。中國新一輪防疫封鎖或進一步擾亂全球供應鍊!
紐約時報表示,對供應鍊新的重大幹擾可能會導緻消費者信心消沉,讓已經處于40年來最高位的通貨膨脹變得更糟,給拜登政府和美聯儲帶來挑戰。
紐約時報的言論實際上就隻有一條,那就是中國防疫舉措正在給美國人添麻煩。眼下之意就是中國的防疫不能以犧牲美國的利益為前提。
不得不說,紐約時報這一言論就是美國立場最真實的寫照。美國根本不關心中國人的死活,美國隻關心美國的供應鍊會不會受到影響。要是别國影響了美國,美國就是一大頂帽子扣過來。
盡管美國媒體如此惡意的揣度中國。但是事實是美國說的那樣嗎?要說中國影響全球供應鍊,我們倒是非常奇怪,美國去年西海岸港口的大擁堵到底是怎麼回事?
美國疫情失控,導緻港口勞工大面積感染,勞工數量嚴重不足,美國國内貨架空空如也。美國媒體怎麼沒有反思一下不控制疫情對供應鍊的影響呢?這可是發生在美國國内的事情。
并且,不管美媒如何看待,我們該怎麼樣,就這樣做。事實已經證明,在疫情之下,中國防疫政策高度有效,中國仍舊是全球物資供應最大,最可靠的保證。
美媒對中國充滿偏見和惡意,但這動搖不了中國的防疫決心。我們對我們的防疫政策有信心,也對我們經濟形勢的穩定有信心。
(本文完)
聲明:圖檔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