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手下說要解決劉德華,不讓他礙手礙腳時,葛優說了一句很經典的台詞:「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

是的,人才。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其實,企業和企業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競争,也是對全球頂級研發人才的競争。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不僅建國元老是移民而來,而且後期的每次大發展,都有移民的助力。也是以,有人調侃「真正讓美國強大的,是世界人民」。吸收全球頂級精英為美國的發展做貢獻,可以說是美國成為世界頭号強國的秘訣之一。

而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也加入到了對全球人才的争奪。在浩浩蕩蕩的出海艦隊中,表現亮眼的手機廠商,不僅在全球市場上拿下了超過半數的市場佔有率,而且國際化程序,也從全球銷售、生産發展到全球研發。

研發全球化,是市場資源和人才資源共同作用的結果。手機廠商以國際先進的技術和高科技人才為基礎進行研發,進而能夠及時掌握業界的最新動态,提升産品技術含量,開發出全球技術領先的産品;與此同時,手機廠商也可以利用國外先進的裝置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快速地将科技成果和發明專利轉化成商用産品,迅速搶占國際市場,有力地提升科技創新的經濟效益。

可以說,研發全球化不僅代表着手機廠商更大的進取心,也是實作國際化發展的必經之途。在這方面,國産手機廠商vivo走在了前面。近日,vivo日本東京研發中心首次面向公衆亮相,成為大衆了解vivo全球研釋出局的一個視窗。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5年布局,vivo全球研發網絡落地生根

vivo的日本東京研發中心,坐落于銀座中央區五丁目,象征着日本自然、曆史、現代的三大景點(富士山,京都,銀座)之一的銀座,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并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自然,聚集在此的也都是各界最頂級的人才。

不過,2019年剛成立的vivo日本東京研發中心,并不在這裡,而是位于附近的新橋。後來,日本東京研發中心日漸壯大,承載的研發工作也逐漸從手機移動影像拓展至車載攝像頭、運動攝像頭和工業用途攝像頭等領域,辦公地點也從新橋遷至中央區五丁目。

從辦公地點和研發工作内容的變動,不難發現,日本東京研發中心受到的期望并不小。據vivo介紹,目前日本東京研發中心的人員,都是在相關領域有着30年工作經驗的頂級專家。這次接受采訪的東京研發中心首席專家Masazumi先生表示,「日本移動影像的發展有100多年的曆史,經曆了從膠卷到數位影像的轉變(包括鏡頭、傳感器、馬達等)」,「日本有許多優秀的供應商、制造商、合作夥伴和大學,利用當地資源要好得多」。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正如Masazumi先生所說,手機影像的研發離不開影像行業的技術沉澱,而這正是東京作為研發中心最大的優勢。其實,不僅僅是日本東京研發中心,vivo在全球的七大影像研發中心,都會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研發優勢,位于美國聖地亞哥的研發中心主要研究圖像處理引擎,以及負責和谷歌進行深度合作;國内的杭州研究中心,主攻人像、夜景算法;總部東莞則有專門的硬體研發團隊。七大研發中心各司其職,共同讓vivo的影像研發網絡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

從2017年開始,vivo便開始布局其全球影像研發網絡,如今全球影像研發人員已經超過了1000人。經過5年的全球研釋出局,從防抖微雲台到專業影像晶片V1,vivo拿出了諸多自主研發設計的影像解決方案,進一步拓寬了國産手機在影像發展方面的邊界。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如果說vivo如今在影像方面表現出的差異化競争優勢是「果」,那麼「因」就是vivo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了全球影像研發的布局。

2017年,是全球智能手機發展的關鍵轉折點。這一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市場從增量開始向存量過渡,手機廠商之間的競争重點開始從營銷向研發創新轉變。覺察到這市場變動趨勢的vivo,迅速采取行動,逐漸在全球落地七大影像研發中心。

從成立以來,影像就是vivo的優勢基因,無論是最早品牌辨別中的「camera」,還是消費者認知中的「vivo手機拍照好」,影像能力一直就是vivo的長闆。最近幾年,vivo逐漸将這個長闆更新為包括影像、設計、系統、性能在内的「四大長賽道」,力争打造更多的品牌長闆。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影像,vivo挺進高端市場的重要抓手

在國産手機集體沖擊高端市場的今年,影像成為了攀爬高端市場這個「珠穆朗瑪峰」的重要抓手。其實回顧曆史會發現,無論是三星、華為,還是蘋果,影像可以說是全行業廠商的「必争之地」。這一方面是由于影像如今已經成為使用者日常使用最頻繁、最在意的需求之一;另一方面,相對于其他賽道來說,在供應鍊極度扁平化的今天,影像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現廠商的品牌特色和研發、調教功底。

vivo對于影像的投入态度是,在認知正确的情況下,研發投入不設上限,并且一定要瞄準行業第一。

2020年,vivo X60系列釋出之際,vivo影像産品總監李卓表示,「要做好手機影像,光學系統、感光元件、晶片的處理,以及算法四個方面哪一塊弱了都不行」。如今回頭看,vivo已經在四大方面做出了系統性的布局。而這其中,各大研發中心的作用至關重要。

vivo全球研釋出局下的研究目标,不僅有超廣角攝像頭、長焦攝像頭、深感(TOF)攝像頭等前端影像科技,而且各大研究中心基于各自的優勢,研究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以日本東京研究中心為例,Masazumi先生發現,「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更加追求高清晰度的成像品質,但手機機身留給鏡頭模組的空間卻越來越小」,而要調和這一沖突,未來移動影像的硬體技術方向之一,就是「小型化與內建化」。Masazumi先生認為,早晚可以将手機中的多片鏡頭揉成一整片,把驅動相機的馬達變得更小,打造出「小精尖」的理想鏡頭。而這毫無疑問,也是vivo日本東京研發中心的研究重點。

其實,在小型化方面,vivo早已積累了成功經驗。2020年推出的X50 Pro把碩大的手持雲台嵌入到手機鏡頭中,形成獨創的手機「微雲台」,開創了手機影像防抖新時代。在此經驗積累之下,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vivo未來會給我們帶來更多自主研發的驚喜。與此同時,随着5G的深入發展,圖檔、視訊等内容的激增,Masazumi先生認為,更高清的專業「視訊鏡頭」,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市場先機。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在晶片方面,vivo于去年研發了首款專業影像晶片V1,在「高算力、低延遲時間」的優勢之下,對于夜間實時成像、視訊拍攝等導緻手機計算量暴增的場景,達到了「藥到病除」的效果,實作了在極夜或視訊錄制場景下,也能得到理想拍攝的效果。

不難發現,vivo的影像發展思路清晰,态度也非常明确:瞄準行業第一。而目前從結果來看,防抖微雲台、vivo蔡司聯合影像系統、專業影像晶片V1等成果,均得到了不錯的市場驗證,并且在X50、X60、X70三代機型上,持續疊代進化,形成了強勁的vivo獨家影像競争優勢。

總結

「穩」,應該是外界對于vivo技術發展最深的印象。而「穩紮穩打」的背後,則是因為vivo将研發創新上升到了企業級戰略的高度。

今年8月,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接受媒體采訪,正式公布了vivo的企業研發戰略及技術布局。胡柏山提到了一個創新方法論的實作路徑:「産品鐵三角」+「技術燈塔」。

産品鐵三角指的是:産品規劃、技術規劃和技術預研,主要面向未來三年内的技術落地。而技術燈塔則面向3年以上的技術規劃路徑,為此vivo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和日本東京研發中心等全球各地的研發基地緊密合作,讓vivo始終走在行業技術的前沿。

中國手機廠商,什麼時候才不會被叫組裝廠?

在這個大的企業研發戰略架構之下,vivo對于具體執行戰略的研究人員充分放權,讓這些頂級人才能夠心無旁骛地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比如vivo采訪日本研發人員的視訊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

一位負責光學研究的專家,提到自己用壞了研發中心兩台最大的電腦,如今換了第三台,但是上司表示用壞多少台電腦都沒關系。這種充分放權和對于研發人員足夠信任的态度,不僅為頂級人才創造了自由的工作氛圍,也為vivo的各項先進技術長期穩定的研發,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哪裡有行業最優的人才和資本,我們的研發中心就設立在那個地方」,vivo對于研發創新的堅持和開放的态度,正是這家國産手機廠商走向頂級跨國企業的必由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