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這樣的故事在波蘭很受歡迎。當一個波蘭人向上帝祈禱時,上帝說你可以得到任何東西,但同樣的俄羅斯可以得到。當波蘭人聽完後,他們瞎了一隻眼睛。

上帝補充說,你可以得到任何東西,但俄羅斯可以得到雙倍。波蘭人立即回家,殺死了他們家中的六人中的三人。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波蘭人對俄羅斯的仇恨已經到了哀悼的地步。

那麼,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作為近鄰呢?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到13世紀。當蒙古人尚未到達時,屬于斯拉夫人的波蘭人和俄羅斯人非常友好。13世紀中葉,當蒙古蹄子來到東歐時,俄羅斯人很快選擇投降,成為蒙古人的附庸。然而,波蘭人不願意投降,并且一直頑固不化。

後來蒙古人在東歐建立了金汗國,他們訓示俄羅斯人繼續與波蘭人作戰,兩個社群之間的沖突首先出現。

15世紀,由俄國人建立的莫斯科公國逐漸擺脫蒙古統治,慢慢吞并了金汗國。與此同時,波蘭變得更加強大,1569年,第一個波蘭共和國誕生了。

此時在東歐的土地上,有兩個大國,霸權戰争開始了。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16世紀的波蘭和俄羅斯

經過兩國的長期鬥争,波蘭赢得了最後的勝利,成為當時東歐的主導力量。為了消滅俄羅斯,在俄羅斯沙皇去世後,波蘭統治者在他控制的烏克蘭地區培養了一個自稱是沙皇正統教義的後裔。

在波蘭的支援下,他帶領一群烏克蘭人進入莫斯科,成為下一任沙皇。結果,他遭到莫斯科貴族的抵抗,被殘忍地殺害。

波蘭統治者不願失敗,再次找到了一個俄羅斯人,并以同樣的方式讓他進入莫斯科。不出所料,這名男子再次被莫斯科貴族殺害。

兩次失敗徹底激怒了波蘭貴族,他們派遣軍隊進入俄羅斯并占領了斯摩棱斯克,成功地将該市的人口從80,000人減少到8,000人。

然後波蘭軍隊闖入莫斯科。從某種意義上說,俄羅斯已經被波蘭消滅了。

但是,沒有屈服的強大俄羅斯人在短短一年内在一位王子的指揮下回到了莫斯科。

1613年,俄國人選舉老貴族羅曼諾夫為新時代的沙皇,迎來了羅曼諾夫王朝。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俄羅斯沙皇

俄國回國後,波蘭再次集軍進攻莫斯科,卻遭到俄軍的強烈抵抗,最終失敗。

對俄的持續戰争不僅使俄國人極度憎恨波蘭,而且使波蘭内部沖突徹底激化。

到18世紀,俄羅斯開始基于對波蘭的仇恨進行反攻。

他與奧地利和普魯士聯手組織了對波蘭的進攻,波蘭隻有10,000名士兵。

在那之後的23年裡,波蘭被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分裂了三次。到18世紀末,波蘭正式消亡。

可以合理地說,波蘭的一切都應該被三國完全吞噬,就像他的領土一樣,不複存在。然而,波蘭的情況并非如此,波蘭人在被三個國家分裂後仍在為傳回做準備。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分裂的波蘭

波蘭并沒有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完全消亡。波蘭位于中歐和中歐,連接配接東歐和西歐。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波蘭特殊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從曆史上看,波蘭很快就接觸到西歐的新思想,從羅馬希臘到文藝複興再到啟蒙運動。

當新思想被引入波蘭時,它們與斯拉夫人的傳統文化相結合,進而在波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既有斯拉夫勇氣和團結的民族精神,也有西歐新文化的自由民主。

正是憑借其獨特的民族文化,波蘭即使不斷被摧毀,也總能再次崛起。

這一次,曆史選擇了波蘭。随着波蘭人緊急傳回,拿破侖的鐵騎開始席卷歐洲,擊敗了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

1807年,拿破侖在波蘭建立了華沙公國。這一舉動感動了長期處于三國統治下的波蘭人民,将拿破侖視為波蘭的救世主,并跟随法國向南向北進軍。

1812年,當拿破侖進攻俄羅斯時,波蘭派出了10萬軍隊,這是當時除法國外人數最多的軍隊。

在拿破侖看來,除了法國人之外,隻有波蘭軍隊是最可靠的,因為波蘭是在為自己人民的生存而戰。拿破侖甚至将入侵俄羅斯的戰争稱為"第二次波蘭戰争"。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拿破侖從莫斯科大火中撤退

然而,一戰以拿破侖的失敗而告終。随後,波蘭再次分裂為俄羅斯,普和奧地利。

在随後的一百年裡,俄國殘酷鎮壓了波蘭起義,使波蘭人民痛苦不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波蘭成為俄羅斯軍隊與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之間的戰場,并最終被德國人占領。

然後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放棄了它在波蘭的所有領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在巴黎會議上獲得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獨立,他們建立了波蘭的第二共和國。

在獨立後的波蘭,首先想到的是對俄羅斯的報複,盡管它已經是紅色的。

1920年,當蘇俄内戰如火如荼時,波蘭發動軍事攻勢,占領基輔并宣布占領烏克蘭。基輔自古以來就被俄羅斯人視為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俄羅斯精神文化的主要象征。

是以,在波蘭占領基輔之後,蘇維埃俄國立即進行了反擊,在列甯的訓示下,紅軍很快襲擊了華沙。

根據列甯的說法,他希望波蘭的勞工階級站起來支援紅軍。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波蘭的大多數勞工選擇支援波蘭政府。

波蘭政府在全國人民和英國和法國的支援下擊敗了紅軍。為了鞏固新政權,蘇俄與英國和法國達成協定,最終确定了與波蘭的邊界,并将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移交給波蘭。

從協定簽署的那一刻起,俄羅斯和波蘭人之間的仇恨就達到了頂峰。他們認為波蘭統治下的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受壓迫的同胞,他們總是想奪回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蘇維埃俄國割讓給波蘭的土地地圖

20世紀30年代,世界各國都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法西斯勢力乘勢而上。在希特勒的統治下,德國擴大侵略的意圖變得更加明顯。

與德國關系密切的波蘭選擇與英國和法國結盟以拯救自己,同時對蘇聯更加防禦。

1938年,當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趁機入侵捷克共和國的契欣地區。波蘭的反應很快,在1939年,蘇聯和德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蘇德在其中分裂了波蘭。

9月1日,德國迅速出兵對波蘭發動閃電戰。波蘭曾把希望寄托在英國和法國身上,但後者卻毫不留情地采取了綏靖政策。

與此同時,蘇聯以解放烏克蘭西部和白俄羅斯西部同胞的名義向波蘭東部派遣軍隊。200,000名波蘭軍隊在敵軍時選擇向蘇聯紅軍投降。

10月,德國與蘇聯簽署邊界條約,波蘭正式分裂。為了消滅波蘭的抵抗,斯大林很快下令在卡廷森林殺害2萬多名波蘭士兵和知識分子,波蘭失去了"精英一代"。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蘇德分裂波蘭

但曆史的發展總是戲劇性的。1941年,曾經是"盟友"的德國毫不猶豫地對蘇聯發動了進攻。

蘇聯為了赢得戰争,不得不主動統一其昔日的敵人波蘭人。

是以,蘇聯釋放了波蘭戰俘。兩國已初步同意聯手對抗德國。

然而,在與德國對峙的過程中,有一件事再次加劇了兩國之間的仇恨。1944 年 7 月,流亡的波蘭政府宣布成立波蘭共和國。

8月,當蘇聯紅軍反擊華沙市時,波蘭政府下令地下國民軍在華沙起義,以免侵犯其戰後主權。失敗的波蘭人再次指望着對蘇聯的仇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勞工黨赢得選舉,波蘭進入社會主義時代,流亡的波蘭政府被排除在權力之外。

同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樣,波蘭的國策深受蘇聯的影響,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使經濟有好有壞。

波蘭人試圖改變斯大林的模式,但他們失敗了。1989年,西方的和平演變取得了成功,東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波蘭看到了及時的機器,直接通過憲法修正案,将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為共和國,被稱為波蘭第三共和國。

換朝後,一直流亡的波蘭政府将波蘭第一共和國的國旗、原憲法和總統印章交給了繼任者。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波蘭國旗

波蘭重建立立共和國後,它沒有忘記對俄羅斯人的仇恨,俄羅斯人将卡廷大屠殺視為永久的痛苦。

2010年,當時的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和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在卡廷公墓向大屠殺的受害者緻敬 - 這是兩國首次在公墓舉行聯合追悼會,普京是第一位出席的俄羅斯政治家。

那天,哈德曼·普京單膝跪在紀念碑前,手裡拿着一個深藍色的玻璃圓筒,手裡拿着一根點燃的白色蠟燭。

普京的舉動導緻一些波蘭人稍微放下了對俄羅斯人的仇恨。但僅僅三天後,波蘭總統卡欽斯基正在前往斯摩棱斯克紀念卡廷大屠殺70周年的途中,他的飛機在俄羅斯墜毀,造成所有97名波蘭進階官員死亡。

經過詳細調查,俄羅斯釋出了一份長達328頁的分析報告,結論是波蘭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

然而,充滿仇恨的波蘭人根本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俄羅斯正在推卸責任,兩國之間的關系剛剛緩和,緊張局勢再次出現。

為什麼波蘭如此憎恨俄羅斯,甯願讓美國部署核彈,也不願向普京低頭?

普京哀悼卡廷大屠殺

這樣的波蘭和俄羅斯,有可能和好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兩國之間的關系是曆史仇恨加上波蘭在俄羅斯和北約之間做出選擇的結果。

然而,仇恨是可以消除的,就像德國與猶太人的關系一樣,由于德國不懈地工作,猶太人之間幾乎沒有仇恨。

至于國家之間的敵對關系,也可以改變,畢竟國家之間,利益是根本。

資源

齊興霞.讨論波蘭的文化認同及其文化認同。商業經濟學研究, 2014, (No. 7).

孫立洲.波蘭對俄的曆史恩怨(J.)共産黨員(遼甯),2010年第12期。

孫立洲.俄羅斯三次分裂波蘭,波蘭軍隊兩次在莫斯科被殺。波蘭和俄羅斯之間長達500年的恩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