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作者:璟言曆史

2017年5月18日,“噼裡啪啦……”随着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東史馬村最牛釘子戶”任金嶺拉下了牌匾上的紅布,于是“鄭州天祥博物館”幾個大字就映入了眼簾。有人上前祝賀任家人,有人則在旁邊嘲笑。

然而老人任金嶺完全不在意,他拿着喇叭喊道:“感謝政府和河南文物局的大力支援,任家老宅得以保留下來。我宣布從今日開始,鄭州天祥博物館正式成立!”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這座古宅能夠保留下來也是經曆了重重挑戰,當時開發商為了拆除老宅,多次登門拜訪,最後甚至開出了一億的天價,然而任金嶺卻直接揚言:“不要說給我1億,就算你們給我100億,我也絕對不會同意拆遷的。”

任金嶺為何不同意拆除老宅?難道真的是因為太貪心了嗎?

老宅看似普通,曆史價值豐富

提到任家老宅就不得不先去了解下任家的家族史。任家在清朝的時候就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和書香門第,其祖輩在當地非常有威望,家中奴仆成群,田地房産更是無數,是以可想而知任家祖輩在當年修建祖宅的時候,也是耗費了幾代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據任金嶺描述,任家老宅所在的地方古時候叫天祥寨,現在更名為東馬史村,在清朝的時候此地就是南來北往的客商必經之地,可謂是人才和财富彙集之地。而任家最初的先祖任君選發家以後,花了大價錢買下了天祥寨中心區域的地皮,并于乾隆四十年在此地皮上開始動工修建任家祖宅。

自從任家祖輩搬到這裡以後,任家就開始人才輩出,在當地威望越來越高,家裡門庭若市。特别是到了清代道光年間,任家家主任德潤更是官至二品——朝廷布政司布政使,任家可謂盛極。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于是當時就在任德潤的主持下,對任家祖宅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是以現在的任家老宅是從乾隆年間一直傳承到現在,已将近跨越了200多年的曆史,真可謂是曆史的見證者和瑰寶了。

而且據專業的史料學家實地考證表明,任家老宅總占地面積大概1000多平方米,史料記載曾經最輝煌的時候房子是有五進的大豪宅,但經過了幾百年歲月和戰火的洗禮,現在的任家老宅隻剩下了兩進的院落,但是裡面的建築裝飾精緻典雅、雕刻精美絕倫,足見當時任家雄厚的财力和威望。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雖然現在任家老宅隻剩下了兩進院落,但是兩處院落屋頂都被青灰色的魚鱗瓦片覆寫,前院後院一高一矮、錯落有緻,遠遠望去仍然可以感受到這座古宅曾經的氣派。

而推開任家大門,第一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花的樓山屏,上面雕刻着各種民間吉祥的飛禽走獸,栩栩如生,走過去湊近仔細一看,還能看到雕刻的圖案上方刻着“天子萬年”的清朝繁體字,下方左右則寫着日月的字樣。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古宅前院主要由兩處廂房和前堂組成,門欄和轉角的地方都雕刻着精美的圖案,而且這些雕刻的圖案大都是以梅蘭竹菊為主,這也彰顯了任家世代文官清流的底蘊。而相對于前院的精緻典雅,後院就顯得比較的樸實無華了,兩層青磚樓,因為常年無人居住,地面和磚梯上似乎都長滿了青苔。

然而整個老宅前後兩個院落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懸于兩院門頭的兩塊牌匾,前院牌匾上寫着“輔翼國政”,讓人望之生敬,而且據任金嶺介紹,這塊牌匾族譜記載原是任家最有成就的家主任德潤在朝廷任職期間,為官政績顯著、一絲不苟,百姓無不稱贊,于是道光皇帝為了嘉獎他,于是便親筆禦書寫了這塊牌匾賜予了任家。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但遺憾的是經過百年的戰亂和歲月的洗禮,原先的牌匾早已損毀失傳,而如今看到的這塊牌匾是任家後人根據祖輩記載重新找高人代書而成的。古宅後院的門頭上則懸挂着“望重幹成”四個字,同樣的黑底金色,據說是由任德潤的弟弟任清馨所寫,雖不如前院牌匾顯赫,但字裡行間卻不失風骨。

整個任家古宅雖然曆經百年歲月和戰火的洗禮,如今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化建築中更顯得無比莊重質樸,古宅裡的每一處雕刻和建築都見證了清朝曆史的興衰,是大陸現今保留得比較完好且具有很高史學藝術研究價值的清代建築。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揚言給100億,也絕對不拆遷

通過上述了解了任家老宅悠久曆史文化底蘊後,人們似乎也了解了一些為什麼任金嶺堅決不願拆遷老宅的原因了。而且據任金嶺介紹,任家老宅對于任家人有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任家家族世代的居所,也是任家家族精神和家風的象征,其價值不是可以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與此同時任金嶺的兒女也介紹道:“任家老宅是我們心靈的港灣,不管我們走得有多遠,在外面打拼得多辛苦,隻要想起老宅的祖訓,便又能激勵自己繼續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他們還表示:“我們任家傳到我們這代人,雖然沒有了祖輩的輝煌顯赫,但是我們始終認為這個老宅是先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财富,我們不應該為了換取優越的生活條件,就把祖先的傳承給賣了。”

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家老宅是任家子孫後輩心中的一種信仰,而為了保護好任家老宅,任金嶺和家人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犧牲。任金嶺表示當年因為東史馬村優越的地理位置,成了很多開發商争相開發的黃金地皮。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2007年,周圍原先很多的老宅和建築在開發商利益的驅使下也相繼拆遷了,他家也不例外,開發商輪流派人來他們家不斷地說服他讓同意把祖宅賣了,周圍很多鄰居也紛紛過來勸他讓給他不要再這麼固執了,可他卻一直态度強硬,就是不賣。

最後開發商見遲遲拿不下任家的地皮,就以為任金嶺是對他們給出的條件不滿意,于是經過開發商内部多方讨論以後,直接給任金嶺開出了一億的天價來買任家的地皮。但面對天價的誘惑,任金嶺仍然無動于衷,并直接揚言:“不要說給我一個億,你們就算給我100億我也絕對不會賣祖宅的。”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當時很多人不了解和甚至嘲笑任金嶺,但是後來面對記者采訪的時候,任金嶺也表示:“當時揚言100億也不賣隻是一時的氣話,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賣祖宅。我不能為了錢讓它斷送在我手上,這樣我還有何顔面面對祖先。”

就這樣,因為任家長久以來執着的堅持,開發商也就沒有繼續跟任金嶺糾纏,任家老宅也算躲過了拆遷這一劫,然而讓任金嶺一家萬萬沒想到的是最艱難的事情還在後面,為了能在周圍一片廢墟中保護任家老宅才是他們即将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克服重重困難,古宅終變博物館

随着東馬史村的城市規劃建設項目的啟動,原先在這個村子裡生活的所有村民都拿到拆遷款後便相繼搬到了新的安置房裡去了。整個東馬史村在大型推土機的運作下變成了一片廢墟,而任家老宅則成了方圓百裡唯一剩下的一座房子,仿佛就像是一座孤立無援的孤島。

而且因為周圍都是大型的施工現場,這也給任金嶺一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每天生活在一大片工地中間,塵土飛揚、噪聲不斷。但這些困難任金嶺一家都覺得可以克服,而最大的挑戰則是當時施工隊為了施工建房,挖斷了整個片區的電路和水管,使唯一生活在該片區的任金嶺一家缺水斷電。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擔任金嶺從來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吓到,沒有電他晚上就點蠟燭或提前備好充電的電筒和台燈,沒有水他就在自家院子裡挖了一口井。

就這樣,任金嶺在這個孤島上锲而不舍地堅守着。然而據任金嶺回憶,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難他都可以忍受和克服,但是最讓他擔憂的是,他發現因為工地上人來人往,素質參差不齊,造成他家很多屋頂和外圍的一些雕花的瓦片和磚塊,經常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飛。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這讓任金嶺憂心忡忡,于是經過仿佛思考後,他想出了在這些雕花的門窗外圍修建一些類似于玻璃的保護罩,這樣既可以很好地保護這些文物,也可以防止别人順手牽羊。

然而任金嶺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要修建這個保護罩需要大筆的資金,以他們家目前的經濟狀況确實有些困難。就在任金嶺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兒子建議他說:“爸,我們不妨試着跟當地政府和文物局申請下,咱家的祖宅也是大陸的曆史文化遺産,如果能得到政府和專家的幫忙,我相信任家老宅未來一定會儲存得更好。”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任金嶺聽了兒子的這番話,突然恍然大悟,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開始在當地政府和文化局各處到處奔走,也是在他不懈地努力下,河南文物局很多的考古曆史文物研究專家紛紛前往任家老宅進行實地的考察。

在2009年,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任家老宅得到了政府的資金扶持,專家對任家老宅進行了專業的維修和保護。這讓任金嶺很是觸動,他想任家老宅不僅是任家人的根,同時它也是國家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如果它隻能被任家人看到,确實太可惜了。于是任金嶺深思熟慮後決定跟政府誠摯申請,希望把任家老宅變成當地的博物館,讓更多的人前往了解中國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對于任金嶺的申請,政府相關部門經過了反複研究和審批後,最終于2017年同意了申請。任金嶺接到文物局的通知,心中高興不已,于是馬不停蹄地開始着手準備老宅變博物館的相關事宜,更是将自己祖輩傳下來的近千件的老物件全部成列在博物館中。

一切準備就緒後,在政府從業人員和圍觀群衆的見證下,“鄭州天祥博物館”正式挂牌成立,任金嶺任博物館的館長兼解說員,他的妻子負責後勤衛生,他的兒女有時間也會過來免費充當義務講解員。

2007年,河南老人為保祖宅,揚言百億不賣,如今卻成為博物館館長

結語

現如今,在任金嶺日複一日的堅守下,“鄭州天祥博物館”成了繁華都市中的一片了解中國曆史文化的淨土,也吸引了無數專家和熱愛曆史的學生前來參觀學習。衆所周知,在城市化快速的建設和發展中,古民居和城市建設之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不能為了一味追求快節奏的城市發展而忘記了自己的根,而在這一點上,任金嶺的做法是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