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舞馬

作者:雲中卧龍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舞馬

公元783年深秋,長安城天氣越發寒冷。為解襄城之圍,唐德宗命泾原諸道兵馬援救襄城。援救襄城的官兵本以為能得到朝廷厚賞,誰知,等離開長安城,不見賞賜不說,還吃不飽飯。憤怒之下,士兵們紛紛揚言:我們即将戰死,卻連飯都吃不飽,讓我們拿什麼禦敵?聽說皇宮内庫有的是金銀财寶,我們不如分了得了。于是,“泾原兵變”就此爆發。

叛軍攻入長安那天,租庸使劉震聽聞宅子外的嘈雜聲越來越大,催促夫人趕緊收拾金銀細軟。夫人忙忙将鎏金舞馬銜杯銀壺放入包裹,劉震竟無端地回想起當年玄宗賀壽的盛景來。

那年的八月初五,玄宗在興慶宮勤政樓大宴群臣,百匹舞馬為之助興。隻見一排排舞馬動作整齊地随樂曲“傾杯樂”翩翩起舞,時而姿勢優雅,時而憨态可掬。群馬表演過後,一匹舞馬被引到最前列來,口銜金杯、屈膝向皇上做拜壽之狀。那時的他剛剛入朝,意氣風發地站在群臣之中。

夫人收拾罷細軟,劉震帶着家眷急惶惶想從長安城南門逃出去。早在昨日,外甥王仙客已奉他之命,将近日朝廷征收上來的稅銀及金銀财寶,裝車二十馱先行出逃。

此時,朱泚等人的叛軍已占據大明宮含元殿。守門侍衛一見劉震要逃,說啥不敢放行,劉震隻得傳回家中。

劉震屏退閑雜人等,低聲對夫人言道:“你我此次未逃出城外,未來實難預料。你速去取來兩隻陶甕,将細軟封存埋于地下,希望朝廷能打回來,它們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夫人聽罷,潸然淚下。

劉震頹然坐在椅子上,撫摸着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心亂成了一鍋粥。想起當年“安史之亂”,他随玄宗逃至馬嵬坡,玄宗為息軍心,一條絲帶勒死他的至愛楊貴妃。平亂後,玄宗命高力士去馬嵬坡找尋貴妃遺體,高力士回來後隻說,“墳冢之内,唯香囊猶在”。

動亂之中,貴妃尚不能保全,那次他僥幸逃得性命,這次呢?

夫人手捧陶甕折回,兩人匆匆将家裡值錢的寶貝及從懷集、洊安等地收來的銀餅裝入甕中,命心腹仆人埋于後院。

第二天,劉震看着家仆們收拾剛被叛軍翻亂的宅院,心中既慶幸又不安。慶幸的是,前日和昨日已将稅銀珠寶轉移和埋藏,叛軍今日雖翻遍整個宅院,除一些散碎銀兩外,一無所獲。不安的是,明日将如何面對僞皇帝朱泚的早朝,是不屈還是降?

入夜,劉震望着窗外的月光苦苦思索,徹夜未眠。臨天亮之時,昏沉沉竟夢見那匹給玄宗獻酒的舞馬。那匹舞馬滿臉淚痕,對劉震言道,“安史之亂”後,它随叛軍出關,因在軍中随歌而舞,被孤陋寡聞的田承嗣認為是妖邪附體,命士兵活活将其打死。劉震在舞馬的眼淚中霍然驚醒,冷汗濕透衣衫。

次年七月,另一股叛軍首領李懷光跟朱泚決裂,朱泚在逃亡中被部下所殺,唐德宗傳回長安。

德宗傳回長安當夜,劉夫人對劉震說:“夫君,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埋于後院的财寶挖出來?皇帝已經回京,百廢待興,正是用銀之際,必追問當年國庫之稅銀,我們将其獻于朝廷,或許還可升官也未可知。”

劉震緊皺眉頭來回踱着,久久未發一言。夫人追問:“夫君,你怎麼不說話?”

“你懂什麼!我已命人給王仙客送信去了,他若在皇上懲處叛官之前趕回長安,你我尚可保住性命,否則百口莫辯。”

沒等王仙客回來,德宗就命人将劉震一家押入大牢,并且沒有給他任何申辯的機會。

“尚書受僞命官,與夫人皆處極刑。”寥寥兩句審判,劉震和他的夫人偕“泾原兵變”時投降的衆官員,皆被處死。

午時三刻,日頭正毒。

臨刑前,劉震清晰地喊出兩字:“舞馬!”(作者 佟掌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