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榮區打造人才新高地開啟鄉村人才振興新篇章

作者:廖昊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去年以來,新榮區堅持黨管人才政策,将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擺在重要位置,以彙聚人才力量為突破點,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一是創新引才方式,增強人才為先意識。各鄉鎮黨委把實作鄉村人才振興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做好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是否有利于鄉村人才振興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考量。通過深化省校合作、村“兩委”換屆、招錄29名大學大學及以上學曆畢業生到村工作和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招錄29名公務員等方式,大力提升鄉村人才的品質,助力人才振興。以省校合作為契機,積極與西北工業大學、長治學院等高校進行對接,安排2名大學生到新榮鎮、堡子灣鄉開展為期1個月的實習實訓,幫助鄉村開展材料、低保等工作,為鄉村振興發展賦能。

    二是拓寬育人管道,增強人才發展意識。堅持“農民需要什麼就教育訓練什麼”的原則,充分利用基層人才工作站、鄉村科普e站和水産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采取集中教育訓練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實用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和技術服務等教育訓練班3期,現場指導活動2期,培育高素質農民、科技示範戶200多人次,省市區6名專家和全區38名農技指導員人均下鄉入戶指導服務100多人次;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送科技下鄉活動,農業專家團隊對種養殖大戶和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進行教育訓練,共舉辦23期農業适用新技術教育訓練班,教育訓練人數1035人次。

    三是提升服務水準,增強人才歸屬意識。高度重視農村後備人才、優秀企業家等鄉土人才,時刻掌握其發展動态,切實給予鼓勵、幫助和服務;利用年節回引返鄉人才,通過行動搶先機、走訪送鄉情、機制納人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四步工作法”,增強在外人才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鼓勵他們回村任職、創業發展,去年,換屆後210多名緻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優秀人才進入村(社群)“兩委”班子。以“線上+線下”的模式,聚力搭建人才服務聯盟,“點餐式”“零距離”服務鄉土人才,線下,針對苗木出現的管理、育苗、品種等問題,特邀3名市、區農林專家深入古店鎮開展“三級專家服務基層行”活動,切實解決5個問題;線上,利用“新榮區專家人才工作站交流群”,專家及時發送氣象資訊,應季發送播種、施肥、防治等農業知識12條,不間斷為合作社、農業大戶等提供實時服務。(杜娟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