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子家庭探索靈芝文化 奉賢首個靈芝園5萬株靈芝“驚奇”亮相

作者:上觀新聞

玉墨潑淋青竹雨,靈芝灑露玉蘭香。靈芝對于大家來說不是個陌生的植物。但在上海,能身臨一大片靈芝種植基地,探索“靈芝”的奧秘卻是少有。在奉賢區南橋鎮的靈芝村就有這麼一處可探索的靈芝園。近幾年來,靈芝村不斷溯源靈芝文化,探索出一條特色農業種植發展之路,也打造出了奉賢區首個靈芝産業特色品牌。最近,孩子們都放了寒假,靈芝園裡也迎來了一大批親子遊客前來“探尋”靈芝文化。

親子家庭探索靈芝文化 奉賢首個靈芝園5萬株靈芝“驚奇”亮相

走進靈芝大棚,這群來自肖塘國小的孩子們對各類造型奇特的靈芝好奇萬分。對他們來說,除了課本上所知道的,在生活中從未親眼見過靈芝。這些大大小小的靈芝,千奇百怪的模樣,惹得這群好奇寶寶們忍不住伸手觸摸,想一探究竟。有的學生說,“我隻聽說過靈芝可以長生不老,今天聽了科普知識後才知道靈芝不能長生不老,但它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還有學生說,“有的靈芝像扇子一樣,有的像鹿角,而且摸上去是硬邦邦的,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靈芝在生活中雖然少見,但在傳統文化和中藥文化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伴随着志願者在一旁為參觀者做講解,不少家長們都認為這樣的寒假活動很有意義,孩子們通過參觀科普,不僅可以開拓思維眼界,還能感受本土的傳統文化。

一位帶着二寶來體驗靈芝文化的家長說,“在這個參觀的過程中,讓我們了解了靈芝本身和靈芝所代表的文化意義,以及很多方面的知識,連我們大人都覺得大開眼界了。”

那麼靈芝和靈芝村究竟有什麼淵源?靈芝村黨總支書記王盛告訴記者,有記載,早在清朝年間,靈芝村就有民間種植靈芝的傳統,在建國前還存有靈芝庵堂,庵内尼姑居住,日常誦經祈福教化周邊百姓,是靈芝國小的前身,久而久之村喚名靈芝村。如今靈芝文化以鄉村振興為契機進一步衍生發展,“靈01”靈芝體驗基地、靈芝種植園、靈芝科普教育廳等靈芝文化産業應運而生。目前,靈芝村共有四畝大棚種植區、四畝林下種植區,共種植着50000株靈芝,一年多來總共種植收獲靈芝達120000株。不過,一開始的種植并非一帆風順。

作為靈芝基地的負責人之一,馬強坦言,在上海種植靈芝并非易事。“它要考慮溫度濕度,溫度高了它的靈芝菌就會死掉;溫度低了它又不生長,而且在生長過程中又要一定的水分,但又不能像下雨一樣澆水…”好在有上海市農科院及奉賢區農委專家的指導下,第二次投入種植的靈芝長勢喜人,成活率達到95%以上。成品靈芝将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制成靈芝破皮孢子粉、靈芝孢子油、靈芝幹貨及靈芝盆景進行銷售,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 很多我們上海市場上的靈芝來源于外地,而靈芝村的靈芝是我們上海本土的靈芝。”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博士唐傳紅告訴記者,能夠利用當地的條件技術人才,把上海靈芝這個産業建立起來,本身對上海的鄉村振興及“一二三”産融合具有促進作用。

如今,不僅是靈芝大棚受到大大小小遊客們的喜愛,建于靈芝國小舊址旁的靈芝科普教育基地,還能提供靈芝文化講解、參觀以及靈芝盆栽制作、科學小課堂等内容,也深受親子家庭的青睐。

“未來定位還是以宣傳科普為主,等到營運成熟以後,我們不僅會面向學校,還有社會團體和周邊企業,把靈芝的文化包括一些價值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靈芝,了解靈芝村。”王盛說道。

親子家庭探索靈芝文化 奉賢首個靈芝園5萬株靈芝“驚奇”亮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