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本應該下地獄的,可是,惡魔卻沒有下地獄,而是依然在人間作惡多端,禍害好人,當整個社會道德限制不再起作用,人人暴露出惡的一面,人間就是地獄。”

電影《傑伊·比姆》改編自真人真事,取材自上世紀90年代的拉賈坎努案,電影的主人公是名為“錢德魯”的印度人權律師,當一名部落男子因涉嫌盜竊而被捕時,他的妻子求助于這名人權律師以幫助伸張正義。
對抗強權、揭露不公、追求公義、呼籲平等,諸多類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觀衆都是能産生共鳴的。徐峥主演《我不是藥神》同樣是改編自真人真事,豆瓣評分9.0分,比《傑伊·比姆》還高出0.3分。正好"仿制藥"也是印度生産的。
印度比姆從1993年開始,為了給賤民階層伸張正義,共處理了96000起案件,平均每天要審理75起案件。影片的案件隻是其中一件。
影片名《傑伊·比姆》主要是為了緻敬比姆為賤民階層争取權益的精神。
現實的生活中,觀衆還是很少會遇上這種不幸,《我不是藥神》中隻是單單指出法規中某些的錯誤,《傑伊·比姆》拆射的沖突更加尖銳。司法機構在舊制度下的運轉,加大了老百姓的痛苦。
偉人毛澤東說過:“沒有壓迫就沒有反抗”。
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會反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