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種了賣不掉”到“訂多少種多少”,浦東力推“訂單農業”讓買賣雙方共得益

作者:上觀新聞

為進一步促進浦東新區地産農産品産銷對接, 1月20日上午,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聯合盒馬鮮生、米果時鮮盒馬村、叮咚買菜、清美集團、晶糧集團等銷售主體,以及紅剛、百歐歡、桃詠、越亞等生産主體,共同推出“2022年浦東新區地産農産品産銷對接會”,旨在讓銷售主體和生産主體直接對話,消除資訊不對稱、減少流通損耗,提升農業生産效益。

會上,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首先釋出了浦東全年主要農産品預計生産情況。2022年,浦東新區水稻種植面積約17萬畝,預計總産量10萬噸左右;常年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6萬畝左右,預計總産量45萬噸;主要瓜果種植面積約5.6萬畝,可供品牌南彙水蜜桃8個裝80萬箱、12個裝120萬箱,品牌南彙8424西瓜400萬個,品牌南彙甜瓜300萬個,品牌南彙蜜梨8個裝50萬箱、12個裝80萬箱,品牌浦東葡萄4斤裝80萬箱……

從“種了賣不掉”到“訂多少種多少”,浦東力推“訂單農業”讓買賣雙方共得益

随後,各管道主體也分别公布了2022年浦東地産農産品主要需求,以及對産品品種、需求月份、品質要求、包裝規格等的詳細要求,并對全年地産生鮮采購需求進行了分析預測和整理,引導生産主體在簽訂采購意向的前提下,制定種植計劃,形成“訂單農業”的生産方式。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為進一步落實好中央關于“健全農産品全産業量監測預警體系,推動建立統一的農産品供需資訊釋出制度”,浦東就已經在推廣“訂單農業”的産銷模式了。通過開展産銷對接會,讓生産主體更好地按照消費結構優化生産布局,也讓銷售主體掌握更加全面的農業生産資訊,確定供應鍊穩定,實作雙赢。

在去年的地産農産品産銷對接會上,有87家主體參與了産銷對接,全年地産農産品對接收購額達到約5.6億元,有效促進了地産農産品更好地走向市場、走近市民。

此外,浦東作為全國的“數字鄉村”試點區,已經逐漸建立起“鄉村産業地圖”,通過應用場景“一張圖”,就能了解全區農業生産的的現狀。接下來,浦東還将繼續深化應用,把農産品生産追溯資訊向社會公開,打造高品質、消費者可信任的農産品供應區。

當天的對接會上,大米、蔬菜、瓜果銷售管道和生産主體分别簽訂了合作意向。

從“種了賣不掉”到“訂多少種多少”,浦東力推“訂單農業”讓買賣雙方共得益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編輯:杜晨薇

來源:作者:杜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