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作者:趣觀大國

1978年,國家為彭老總舉行追悼會,前妻浦安修想以遺孀的身份參加,結果遭到了衆人的反對,這是為何呢?這得從當年的曆史背景說起。

一、世道混亂,有情人天各一方

浦安修并不是彭老總唯一的前妻,他的原配妻子名叫劉坤模。1922年,還在湘軍任職的彭老總,因為親友的撮合,娶了貨郎的女兒劉細妹。

彭老總是個很重視感情的人,他對年輕的劉細妹很疼愛,經常在忙碌的工作中擠出時間,教她讀書寫字,幫她學習文化知識。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在彭老總的影響下,原本還有些懵懂的劉細妹,逐漸有了較高的思想境界。她對彭老總特别敬仰,一直希望陪在彭老總身邊,跟他白頭到老。

彭老總也對劉細妹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她能成為“女中模範”,于是給她取了個正式的名字“劉坤模”。

1928年平江起義爆發,彭老總因為害怕劉坤模受到傷害,把她送到了老家,同時向她承諾說,等革命勝利了,自己一定會去接她。

可惜事與願違,劉坤模離開彭老總後,因為世道混亂,跟組織失去了聯系,隻能獨自一人四處漂泊。

最難熬的時候,連吃飯都是問題。後來,劉坤模因為實在熬不下去,在陶鑄母親的幫助下,嫁給了另一個人,還跟他生了個女兒。

抗日戰争爆發後,身為軍官的彭老總積極參戰,帶領抗戰部隊不斷與敵人周旋,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嚣張氣焰。

劉坤模通過報紙得知彭老總的英雄事迹後特别激動,專門給他寫了一封信。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那時候,彭老總已經成了八路軍的副總司令,收到劉坤模的信後,他非常激動,立刻提筆寫了一封回信。

彭老總在信中強調說:坤模妹,在槍林彈雨中收到你的信,很興奮。你要來,可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

幾經輾轉,劉坤模來到了延安。此時,距離兩人當初分别,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再次相見時,兩人都變了一副模樣,頗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這時候,劉坤模已經改嫁了很久,沒有辦法跟彭老總破鏡重圓。是以,兩人無奈地脫離了婚姻關系。

不過,他們并沒有是以斷絕聯系,兩人依舊是并肩作戰的好同志。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二、再尋良緣,夫唱婦随

因為一直緻力于領兵作戰,彭老總常年在戰場上奔波,根本顧不上考慮自己的人生大事,

毛主席和其他上司都對他的事情特别關心,都想盡快為他解決終身大事。也就是這一時期,浦安修闖進了彭老總的生活。

浦安修出生于1918年,青年時代參加過“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6年,因為積極參加革命,獲得同志們的認可,如願加入黨組織,成了光榮的黨員。後來,因為積極抗戰,去了山西進行相關工作。

1938年,彭老總回延安參加重要會議。期間,中組部的幾名同志,邀請大家參加了一次聚會。

因為這次聚會,思想積極的浦安修,引起了彭老總的注意。他對浦安修印象很好,覺得她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有志青年。浦安修也覺得,骁勇善戰的彭老總,是個值得敬佩的大英雄。

相處了一段時間,兩人因為互相認可,彼此産生好感。其他上司看兩人很般配,開始想辦法撮合他們。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很快,兩人就在同志們的撮合下,确定了婚姻關系。結婚之後,兩人一起為革命奮鬥,沒有像尋常夫妻一樣長相厮守。

彭老總去了前線,繼續指揮戰鬥。浦安修去了另一個部門,負責了其他工作。因為戰鬥的頻繁爆發,兩人隻能遙遙思念對方,連通信都少得可憐。

不過,這并影響他們的感情,因為他們是志同道合的戰友,都在為同一個目标奮鬥。

1949年西北解放,身為軍方将領的彭老總,身上的壓力逐漸小了一些。

組織上司覺得,彭老總長期一個人生活,有些不太友善,專門跟浦安修商量了一下,想把她調到西北地區,讓她跟彭老總一起工作。

浦安修也很想念彭老總,她知道組織上司想把自己調到西北地區是好意,但是她婉言謝絕了這個安排,主動去了其他部門工作,盡量不跟彭老總的管轄範圍扯上關系。

不少人認為,浦安修這麼做,可能是想把家庭和工作分開,盡量做到公私分明,這也是彭老總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三、初心不改,堅持為人民服務

彭老總曾向身邊人提出過三個要求。第一,自己不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的上司、熟人擋回去。彭老總始終認為,隻有做到這三點,才能保得住一個“公”。

彭老總不僅嚴格要求身邊人,更是一直以身作則,絕不多拿公家一分一毫。

有一次,彭老總帶人去烏石調查時,生産隊的幹部,送了彭老總一壇蜂蜜。随行人員本想拒絕,結果因為生産隊幹部太過熱情,無奈地收下了這份禮物。

大家都知道,彭老總不愛收别人的東西,一直不敢讓他知道蜂蜜的事情。回到北京過了好幾個月,随行人員才小心翼翼地跟彭老總說了有關蜂蜜的事情。

彭老總本想把蜂蜜送回去,結果因為郵寄不友善,無奈地放棄了這個想法。他不想白白占人家便宜,親自提筆寫信,對烏石大隊的幹部,解釋了一下情況,同時還自掏腰包,寄去了30元。

還有一次,彭老總奉命到西南三線工作,到西昌螺吉山的一個農場視察該部門的工作時,受到了從業人員的熱情邀請,還在從業人員的強烈要求下,去了牧場食堂吃了一頓家常便飯。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在此之前,彭老總已經因為繁重的調研工作,辛苦了一個多月,整個人都消瘦了幾分。

是以,食堂從業人員在飯菜裡多加了一點肉,彭老總一行人結賬時,從業人員按每人兩角錢的标準,隻收了兩元錢。

晚上,彭老總忙完工作,打聽了一下之前的交費情況,随後專門給牧場食堂負責人田興成寫了一封信。

大意如下:田同志,我們今天在你那邊吃了飯,每人隻算兩角錢,實在是太少了。以六斤肉計每斤七角,即四元貳角,還有其他飯菜,至少十元才公道。除每人已給貳角外,另補八元請查收。

彭老總在信中還特别強調了一下,任何企業都要嚴格執行核算制度,不要搞那些小動作。

其實,這兩件事隻是彭老總人生的一個小插曲,他始終保持着革命時期艱苦作風,一直以嚴格的标準鞭策自己,積極為人民服務。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四、無奈離婚,留下終生遺憾

特殊時期,彭老總因為一些曆史問題,遭遇了很多磨難。他的妻子浦安修,也在那個動蕩的時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沖擊。最後,浦安修因為頂不住來自各方的壓力,無奈地提出了離婚。

那時候,彭老總正處于人生的最低谷,浦安修的選擇,對他來說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浦安修遞交離婚申請後,負責稽核的人,因為覺得事關重大,不敢直接批複,選擇了上報上司。最後,浦安修的事情,甚至驚動了周總理和鄧公,在組織内部引起了一陣波瀾。

鄧公認為,離婚不離婚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最好不要幹涉。是以,浦安修的離婚申請,沒有得到正式準許。可惜,兩人的夫妻關系還是走到了盡頭。

1974年11月,彭老總因為疾病纏身,住進了醫院。彭老總病重垂危之際,有人曾建議浦安修,到醫院看望一下。

浦安修猶豫了許久,始終沒有答應,直到彭老總去世,也沒有跟他見上一面。這個錯誤的選擇,後來成了浦安修至死都無法釋懷的遺憾。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彭老總不幸去世後,國内環境逐漸有了新的變化。1978年,鄧公親自拍闆決定,為已經去世許久的彭老總舉辦一個高規格追悼會。

浦安修因為是彭老總的前妻,收到了參加追悼會的同志。她出現在追悼會現場時,引來了不小的風波。

有人認為,浦安修當年在彭老總最困難的時候離開,沒有資格以元帥夫人的身份出現。

也有人認為,浦安修當年那麼做也是迫于無奈,不能把責任全推到她身上。大家各執一詞,把事情越鬧越大。

鄧公在戰争時期,跟彭老總交情很深,也對浦安修的為人非常清楚,知道浦安修的事情後親自出面,讓她以夫人的身份參加追悼會。

其實,浦安修提出離婚後一直很後悔,為了彌補曾經的錯誤,她給自己約法三章。

第一,不在任何公衆場合以元帥夫人自居。第二,嚴格按照彭老總當年的要求,靠工作養活自己,不給别人添麻煩。第三,彭老總留下的遺産,全都交給彭老總的其他親人,自己分文不取。

總參曾想給浦安修配置設定一個小院子,提高她的生活待遇,她因為不想違背彭老總當年的教導,選擇了拒絕。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五、還原革命曆史,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後來,上司為弘揚革命精神,決定為彭老總編寫傳記。浦安修因為熟悉彭老總的過往經曆,負責了這個光榮的工作。

任職期間,浦安修兢兢業業,盡可能根據史實還原彭老總的早年經曆,讓更多的人,相對客觀地了解彭老總的英雄事迹。

為了圓滿完成這項任務,浦安修四處探訪,聯系了很多彭老總的戰友,通過他們的口述,整理了很多素材資訊。

每次得到新的資料,浦安修都會如獲至寶一般,反複閱讀好多次,與其他素材資料進行比對。確定正确無誤後,才會納入書籍編寫範圍。

這個過程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卻很難,浦安修為此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她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因為這份工作,能讓她跨越時空,與早已去世的彭老總隔空交流,盡可能拉進兩人的距離。

在探訪的過程中,浦安修竭盡所能,給老戰友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幫助。

1978年彭老總舉行追悼會,遺孀浦安修想去參加,為何被人反對

最終,浦安修根據彭老總的生平事迹,整理成了一本書《彭德懷自述》。這本書的内容豐富,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彭老總光輝的一生,為新一代青年的學習和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素材資料。同時,也為有關部門的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很多必要的幫助。

因為這本書的編撰,身為主要負責人的浦安修,收到了一大筆稿費。這是她辛苦許久,應該得到的報酬,但是她沒有拿這筆錢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把這筆錢捐了出來。

接受捐贈的機構,是彭老總家鄉和左權縣、武鄉縣的學校,捐款的主要用途是,給孩子們修建宿舍和購買圖書。

此外,浦安修還拿出了自己的積蓄,給中國小幼兒教師基金會捐了不少錢,幫助了更多需要照顧的人。1991年5月,浦安修因為疾病不幸去世,享年7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