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國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繼位僅3天就病逝,究竟是為什麼?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亦稱安國君,嬴姓,秦氏,名柱,戰國時期秦國第35位國君,秦昭襄王次子,秦莊襄王之父。若說到秦孝文王,可能讀者尚不熟悉,但他是《芈月傳》中芈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為何他繼位僅僅3天就去世了?

秦國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繼位僅3天就病逝,究竟是為什麼?

據史料,秦孝文王死因大概有三。

其一,既然之前談到了他是秦昭襄王的次子,那麼問題來了,按道理古代自周朝以來建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即: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一個次子,既不是嫡出又不是長子,是如何坐上王位的呢?

這個當然要從他爹——昭襄王說起。昭襄王19歲繼位,在位五十餘年,可以說是大秦起承轉合的一個關鍵人物。在位期間,昭襄王先奪其母秦宣太後政權,重用範睢而打壓魏冉等外戚,對外重用白起,先後施行“遠交近攻”的政策,發動長平之戰,俘虜周赧王,遷九鼎于鹹陽——結束了周朝八百年的統治,使東方六國實力大大減弱,其後再也無力與秦國為敵,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秦國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繼位僅3天就病逝,究竟是為什麼?

南挫強楚,北服燕趙,東割膏腴,西定巴蜀。強國賓從,弱國請服。

說了這麼多他爹的英雄事迹,其目的隻有一個——他爹政績顯著且福壽綿長。

他爹駕崩的時候,享年七十五歲。人到七十古來稀,那個時候的七十五歲可以說是個老壽星了。秦孝文王此時已經五十二歲的高齡了,而那時候人均壽命也相對較短,因戰亂、醫療條件和衛生條件也很少能讓人活到45歲以上的,是以,秦孝文王的死亡事實上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隻不過恰逢登基後的第三天罷了。這個王座能臨到他頭上也是因為老大沒能熬過他爹駕崩那一天,可見他能有三天的王座坐坐也實屬不易。

既然他都能活到這時候,為何偏偏就在第三天呢?

原因二還是因為他好色縱欲,“身體常被掏空”。

秦孝文王的兒子就有二十多個,還不算女兒,按照生物上生男生女一比一的比例來看,估摸兒着他的後代能有好幾十個吧,足見這位秦孝文王,身體是真的硬朗。得虧生于王公世家,時刻有太醫照料着,如此縱欲,活到五十好幾已實屬不易。

秦國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繼位僅3天就病逝,究竟是為什麼?

身體條件供應不上不說,這心理健康方面秦孝文王也沾不上邊。

原因之三便是他心理壓抑過久。

我們之前提到的他爹是多麼能幹的人啊,從小的質子生活就讓這位昭襄王能隐忍、擅權謀之術。況且秦宣太後能從一名媵妾坐到太後這個位置,顯然母親的優點自然也落在了秦昭襄王身上。昭襄王上位以後,西平義渠,南定巴蜀,東征六國,遠交近攻,對内重用範睢取締魏冉,削外戚權力,對外啟用白起、司馬錯,後面還逼死功臣。有這樣一個有如此魄力和能力的爹,想必這些兒子們沒一天睡得安穩。這心理壓力該是有多大?秦孝文王做太子十餘年,那時候他已經四十好幾了,更何況做太子本來就是個苦差事。在這樣一位爹手下當太子,這個太子就當得膽戰心驚了。因為如果太子長期沒什麼表現,國君就會認為太子沒本事、無能力,如果太子表現太搶眼,國君又會懷疑是在威脅自己的地位,迫不及待地想要接他老爹的班。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他爹駕崩,本以為可以翻身農奴把歌唱,誰曾想樂極生悲。

秦國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繼位僅3天就病逝,究竟是為什麼?

要說這個秦孝文王的死,确實是令人啼笑皆非: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卻拗不過命運的轉折。由于隻有三天時間,也看不出他的政績,于是後人便給了一個“孝”字做谥号。這個大孝子可謂陪着父親從政多年,是父親政績的見證者,不知九泉之下他會怎麼看待他這一谥号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