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是一位傳奇的女性,也是一位令人感慨萬分的女性,她性格熱烈大膽、堅韌要強,這使得她能夠成為毛主席艱苦革命時期的理想伴侶,是能與另一半同甘共苦毫無怨言的好妻子。
01
遺憾的是,她人生後半期的幸福,也因剛強的性格毀于一旦,陪伴毛主席走過十年風雨後,她最終不顧女兒李敏尚還年幼,和毛主席的深情挽留,負氣遠走蘇聯,此後精神苦悶,精神一度崩潰。
尤其是漸漸步入晚年,她對自己離開毛主席這件事更是後悔不已,但江青早已代替她的位置。

無論如何,賀子珍深愛着毛主席,離開毛主席後沒有再嫁人了,後半生活得壓抑痛苦。為此,她的外孫孔繼甯年僅四五歲就看出外婆悶悶不樂,經常想方設法地哄她開心。
孔繼甯是李敏與孔令華的兒子,他在中南海出生,在6個月以前和外公毛澤東生活在一起。毛主席很疼愛這個外孫,工作之餘總會抱着他轉悠,逗他開心,且某天他正在工作,忽然想起壓在箱底的、女兒李敏小時候的玩具,便起身将玩具找出來,擦拭幹淨後拿去給外孫玩。
毛主席一生為國為民,胸懷十分無私,每天都為國事操勞,當下卻肯放下手中的工作為外孫找玩具,可見他有多疼愛外孫。加上他晚年子女凋零,以及多年來對子女的歉疚,心境孤苦,這個外孫給了他一份莫大的慰藉。
然而,因江青排擠孔令華和李敏的緣故,孔繼甯6個月後被迫與父母搬離中南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陪伴在外婆賀子珍身邊。
02
年幼時,孔繼甯并不知道外婆為什麼生活得不開心,但他很懂事,經常為外婆調節苦悶的心情。再稍微長大一點,某次賀子珍洗澡,他懵懂地看到外婆後背有很多“坑”,就好奇地問外婆那是什麼?
賀子珍輕描淡寫地對他說,是敵人飛機扔下的炸彈炸到的……這讓孔繼甯在驚訝之餘,不由得對外婆燃起一股崇敬之情。
此次負傷,賀子珍是為了掩護隊友,當時她的傷勢很嚴重,使得年輕時候“有淚不輕彈”的毛主席,不由得流淚自責。而後來賀子珍負氣遠走蘇聯時,毛主席還曾拿這件事去挽留她,但她還是堅決要走。
性格剛烈的賀子珍,也是一位巾帼英雄,年輕時單槍匹馬地上了井岡山,槍法很厲害,且敢于與敵人面對面鬥争,氣質非常飒爽,加上年輕貌美,毛主席深深被她吸引。
她一共陪伴了毛主席10年的時間,為他生下3個女兒、3個兒子,可惜他們為了祖國與人民忙于革命,隻能在孩子尚在襁褓時一次又一次地寄養在農家,最後失散于民間。
可能與女兒們一次次的生離死别,是賀子珍與毛主席引發沖突的一個主要因素,且随着毛主席在黨中地位的不斷提升,賀子珍這位要強的女英雄,漸漸覺得自己不夠比對毛主席,女人的一些心思就出來了,在安全感不足的情況下,經常與毛主席發生争執。
03
但實際上,她與毛主席一生都牽挂着對方,并不曾真正放下過彼此,可惜賀子珍遠走蘇聯後,與毛主席緣分已盡,此後徒留一聲聲的歎息。
到了晚年時期,賀子珍曾對外孫孔繼甯感慨:在蘇聯生活的10年時間裡,她感覺比長征還苦。
當年她去到蘇聯後,為保密自己的身份,改名為文雲,在蘇聯一邊學習一邊生活,那會她仍保持着積極的生活态度。而據毛主席與曾志談起的一段往事:他曾在賀子珍去蘇聯以前,派警衛員到西安接她回來,但她很快就決絕地去了蘇聯。
賀子珍的這份決絕,變成了後來的傷害,特别是她去到蘇聯時已懷有身孕,獨自産下一子,因生活條件惡劣,這個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孩子就夭折了,給她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她當時每天以淚洗面,經常跑到孩子的墳上呼喚他,痛哭不止。
後來,她得知毛主席已與江青在一起,精神更是一度崩潰失常,且身體多病痛,如此煎熬,的确比長征要苦。
毛主席曾在與她闊别多年後,經過一次安排避開江青與她見面,問了她一個問題:當年為什麼要執意離開我?
賀子珍一邊哭,一邊悔恨,說自己那時候太不懂事,太任性了……可時間無法倒流,他們唯能在百感交集中畫下一個蒼白無力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