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作者:星星飛翔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吳孟超學生、摯友寫下追念他的話語。 陳靜 攝

通訊: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中新網上海1月20日電 題: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中新網記者 陳靜

今天,相濡以沫60年的“中國肝髒外科之父”吳孟超夫婦一同被安葬在上海福壽園東園——風荷園。兩人中,一位是肝膽外科專家,一位是婦産科專家。

當天,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和夫人吳佩煜教授的追思暨安葬儀式舉行。他們的女兒吳玲當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父母一同下葬,入土為安,心情很複雜:既難受,又欣慰。難抑激動心情的她昨晚隻睡了三個小時,一早便來到父母未來共同的“家”。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陳訓如教授從昆明趕來追思恩師。 陳靜 攝

她告訴記者,母親2011年去世,骨灰存放在龍華烈士陵園,“父母感情很好,母親66歲退休後便成為父親生活秘書,一切事務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一起安葬父母是心願,也是女兒們的心願。”

對父母安葬在人文紀念公園——福壽園,吳玲很滿意,她說:“這裡很溫馨,相信勞碌一生的父親一定能在這裡好好休息!”

“吳老,您是我心中的燈塔,永遠照亮我前進的方向”“吳老,您是星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我們永遠追随您,仰望您,想念您,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會場門口,多位學生、同僚深情寫下對吳孟超的追念之情。追思會上,全息影像呈現出吳老的音容笑貌,主辦方通過技術手段複刻出吳老的聲音,現場與學生、護士、助手等昔日身邊人展開“時空對話”。燈光暗下,一束燈光打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沈鋒教授的身上。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至親家屬手捧骨灰步入風荷園。

“沈鋒,最近怎麼樣,學科上有什麼好消息嗎?”這時吳老的聲音傳了出來。聽到吳老的聲音,沈鋒的眼眶紅了。作為吳孟超的學生,沈鋒将研究方向聚焦于肝癌治療上。他聲音顫抖:“吳老,我們建立了肝内膽管癌的個體化分期标準,取得國際領先的遠期療效;同時,建立了肝癌術後複發防治新技術方案。咱們醫院的臨床研究院在去年12月18号正式挂牌成立了,這是融臨床治療與研究于一體的一個平台,是您院所合一辦院模式的延續和發展,加快推進臨床研究與國際領先水準接軌的舉措……”

“随意,醫院現在怎麼樣,安亭新院那邊發展得怎麼樣了?我好想回去看看呀!”吳老的聲音再度傳出。安亭新院是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安亭分院。作為吳孟超的秘書,第三附屬醫院儀器科主任劉随意流着淚,講述了吳老寄托在安亭新院上的希望。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吳孟超伉俪銅像揭幕。 陳靜 攝

據悉,97歲仍奮戰在無影燈下的吳老,一生主刀救治了16000多名患者。儀式現場,播放了記錄吳孟超傳奇一生的人生電影。畫面中,吳老這樣回顧自己的一生:“我非常慶幸自己當年的四個選擇:選擇回國,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選擇從醫,我的追求有了奮鬥的平台;選擇跟黨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選擇參軍,我的成長有了一所偉大的學校。如果說有什麼成功秘訣的話,我這幾條路走對了,就是秘訣。”

當日,20多名老中青三代吳老學生代表,依次點亮手捧的燈柱送吳老最後一程。這時,吳老的聲音再度傳出,“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幫助别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吳孟超伉俪銅像。 陳靜 攝

恢複聯考後,吳老培養的第一個研究所學生陳訓如,也是吳老最喜愛的學生之一。吳老曾挽留他加入團隊做臨床研究。此次81歲的陳訓如教授特地從昆明趕來參加恩師的追思會和落葬儀式。他說:“吳老是我人生最大的導師,我一定要參加他的落葬儀式。”回憶與老師相處的歲月,陳訓如教授說,恩師為人親切、關心學生、善于批評,而且令人佩服。手術技藝精湛,最令同門師兄弟欽佩。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全體家屬及來賓依次上前鞠躬緻敬并獻花。 陳靜 攝

落葬現場,吳孟超院士、吳佩煜教授的紀念銅像巍然屹立。海軍軍醫大學負責人、吳老的女兒吳玲等共同為銅像揭幕。銅像中的吳孟超院士穿着一生摯愛的軍裝目視遠方,平和的眼神中透着堅定。銅像右側的一方石碑上,寥寥數語凝練了吳老一生的功績,左下角擺放着吳老右手手模。記者看到,這隻手食指、無名指關節異于常人,是經年累月與手術刀并肩戰鬥刻畫的痕迹。

吳玲說,銅像由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蔣鐵骊傾力創作。藝術家為了精準塑造、表現這位“國之大醫”,多次上門就相關細節進行溝通了解。創作完成後,這位藝術家又多次請吳老身邊人提出修改意見。

吳孟超夫婦合葬人文紀念公園 女兒:勞碌一生的父親終可安息

吳老親人獻花。 陳靜 攝

看着父母的銅像,吳玲哽咽着說:“親切、簡單、大方的形象和氣質正如父親的為人。”吳玲說,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父親的學生、好友未能前來見證父母安葬,都表示,未來要來上海追思恩師、摯友,“我要陪他們一起來!”(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