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劉邦都是秦朝末年起義軍的領袖之一,這是一個沒有開創朝代的人,但是他的事迹卻被《史記》放在了帝王本紀中,一個沒有得到勝利的人卻被曆史冠上了“王不過霸”的評價。項羽這個人物,很多人都說他的勇武是中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項羽的實力是被低估的,那麼這樣一個憑借着垓下歌和霸王别姬一炮而紅的人物,他的實力和劉邦比起來,到底是不是被低估了呢?顯然是沒有的。

???
很多人覺得,項羽之是以輸了就是一個人怼了劉邦一堆人,最後怼不過才輸的,可事實上,項羽的手下不光有龍且、鐘離昧、範增贈言的人才,最開始的時候,像是韓信、彭越都是在他的麾下的,劉邦相比于他,是真的官場小混混起家,初期隻有蕭何這個人才能算得上是一個能幹的人才。項羽隻是帶不起來自己的隊伍,他是一個人過于勇猛,而劉邦這邊隊伍發展的有非常的快,是以如果隻是說他一個人怼不過,那隻能說是他在甩鍋了。
可以說項羽作為一反派(相對于漢朝),他的塑造是非常的成功的,一個人過中年的窮人,早前是地痞流氓,當個縣長混吃等死,平常說話不算話,上戰場也是屢敗屢戰,最後卻突然消滅了真性情有豪氣的高帥富,想一想這樣的情節,誰會不心疼高帥富項羽同學。但是我們雖然看着劉邦的形象不好,那個年代的人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因為項羽在征戰中也幹了不少小人的事情,像是廣武澗邊射暗箭,像是抓了劉邦他爹揚言要煲湯,是以古代的戰争,沒有什麼光明的形象,大概隻是我們對于這樣一個王霸的人物感到惋惜。而且看他的性格,誰知道他上位之後是不是個暴君呢。
而我們對于項羽真正感到惋惜的原因就是,他一輩子行軍打仗,結果這輩子就輸了這麼一次,誰知道一次輸的家底都沒了,大家都替他感到願望,是以很多人都假設,“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但是或許是受了劉邦是“流氓”形象的影響,項羽他這一次輸他也是輸了,就像是我們生活中從來不生病的人,一下就得了絕症死了,這說出來誰都不相信。
而且最詭吊的是,很多史學家都懷疑項羽就沒有跑到烏江邊,也沒有看到那個所謂的船夫,畢竟偌大的江面上就一個小船,不是編的就是有埋伏。而且劉邦的記錄也很詭異,起兵四年滅秦,又四年消滅了項羽,八年時間從亂世起兵到建立王朝,這是中國曆史上花費時間最短的一個,這樣的詭異的情況,大概除了說項羽命不好了吧,而項羽之是以被喜歡,就是因為他的形象塑造非常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