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戚薇:我把女兒當大人溝通!揭開和孩子無話不談的8大秘訣

衆所周知,戚薇和自己“複制粘貼”的女兒小Lucky是明星中母女相處的典範。在綜藝節目《拜托了冰箱》中,何炅問:“當遇到小孩一定要,你一定不給時,誰會占上風?”

戚薇的回答值得各位父母學習,“我把她當大人溝通。”

有一次戚薇穿了一件Lucky特别喜歡的裙子,不讓媽媽穿走,并聲稱這條裙子是自己的。

于是母女便争論了起來,女兒說:“這個裙子我很喜歡,它很美。”

戚薇回答:“那我也要美啊。”

戚薇:我把女兒當大人溝通!揭開和孩子無話不談的8大秘訣

戚薇後來說到,我不要這樣安慰她,這個東西是我的,你沒有理由,因為你年紀小就有道理把别人的東西變成你的東西,誰也不應該慣你這個壞毛病。

這樣的教育理念,既讓女兒有表達自己的權利,也給女兒立好了規矩,更能讓孩子樂于和父母溝通。

随着孩子一天天增長,你可能會覺得:每天都和孩子說話,但感覺他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和我說。有時,甚至我問一句他答一句,聊着聊着就把天聊“死”了。那麼,如何讓孩子從小就對自己敞開心扉做朋友呢?

說話≠聊天

一些家長朋友可能會了解過有關上下學路上和孩子聊天的好處,便把其當做一種固定流程,每天嚴格執行。

然而,我們并不能确定,你一定是做到和孩子聊天了。因為說話不等于聊天,聊天看似很随便,卻是具有溫度的,它是人與人之間情感連接配接的重要紐扣。如果一個人隻是出于程式化似的與人交談,那恐怕無法稱之為合格的聊天。

和孩子交流,一定是要真情實感、發自内心的,而不是被迫的、抱有功利心的。

聊天是平等的

我們更要明白,和孩子之間聊天是為了增進親子關系,并不是給你提供一個教訓孩子的場景。

如今本就快節奏的生活,成年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事業上,下班後還要刷刷手機、看看直播、買買東西,留給孩子的時間進一步被壓縮。在這個基礎上,還試圖要達到“教育目的”,對孩子進行說教甚至斥責。

聊天,應該是彼此平等的場景,不應該和孩子有“上下級”之分,更不應該加入訓斥、說教的功能。如果那樣的話,孩子會無法分辨什麼時候該嚴肅,什麼時候該輕松,也不會對我們産生信任和依賴。

戚薇:我把女兒當大人溝通!揭開和孩子無話不談的8大秘訣

永遠不要和别人的孩子比較

在有的父母眼裡,和别人家孩子比較是一種“激勵”、一種“鞭撻”。殊不知,這種方式隻會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讓孩子關閉自己的心門。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也有自尊心,更需要自己所愛之人的支援。作為父母,我們可能常常看到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但請記住,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他有缺點,亦有優點。你不要讓他去學别人家的孩子,而要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敷衍的對話不如不談

有時,我會注意的一些父母不太重視和孩子的對話。比如孩子興緻勃勃描述一件事時,父母可能專注于手機上的内容,或者幹其他事情,嘴上敷衍幾句:這樣啊,好,不錯,哦,是嗎……

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就是“傻瓜”,他們聽得出你是在敷衍他們。如果你真的手頭很忙,就跟孩子說“我先做完這件事然後慢慢聽你說”,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可以用假裝的關心騙過孩子的眼睛。

戚薇:我把女兒當大人溝通!揭開和孩子無話不談的8大秘訣

你要選擇相信孩子

良好對話的基礎是什麼?是信任。我們不可能對自己不信任的人還敞開心扉,孩子也是如此。一些父母不顧及孩子隐私,凡事都要插手;又或者以自己的主觀判斷為依據,從來不聽孩子的解釋。

這樣的關系下,孩子對你透露的心事會越來越少。因為他知道你不會聽他的解釋,更不會尊重他的秘密,幹嘛還要把你當好朋友呢?

不要總是翻舊賬

有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家長會苦口婆心(絮絮叨叨)教育孩子。切記,即便孩子做錯了,也不要反反複複說,講道理立規矩都要說到點上,不要總是翻舊賬,那對孩子的進步毫無用處。

學會接受現實

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或者沒有按照自己說的去做時,會産生一種失落感。這種失落和憤怒,源于我們對無力掌控的事物的恐懼。

和孩子交流時,要提醒自己接受孩子不斷長大、不斷擁有自主意識的現實。就像我們的自己生活,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按照我們所想的進行。把自己的期望降低一點,學會接納不同的結果,這樣才能和孩子平心靜氣聊天。

戚薇:我把女兒當大人溝通!揭開和孩子無話不談的8大秘訣

學會像朋友一樣對話

有些家長會郁悶:明明我講的道理很清楚了,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去?為什麼他就是不了解我的苦心呢?

我們換一種立場想想:你最好的朋友,會經常和你講大道理嗎?不會吧,他們往往容易與你共情,然後用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幫助你分析,讓你想通這件事情。

孩子也是一樣的。沒有人願意主動被說教,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也很難說服一個正在鑽牛角尖的人。如果你想幫助孩子,不妨以好朋友的姿态和他聊一聊,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和經驗來告訴孩子利弊,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