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同志”這個稱呼,在全國流行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被廣泛應用于中國各個階層、團體、族群、人際中。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人員之間可以互稱同志,好像再正常不過了。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同志,指志同道合的人。在大陸古代,同志與先生、長者、君等詞的涵義一樣,都是朋友之間的稱呼。春秋時期,左丘明在《國語·晉語四》中對同志一詞作了解釋:“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後漢書·劉陶傳》曰:“所與交友,必也同志。”建國初期同志一詞來源于蘇聯,意思是擁有共同志向的人。在國内,同志也被廣泛地用作陌生人之間打招呼用的稱呼,類似“師傅”。

1921年,中國共産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黨綱中規定:“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并願成為忠實的黨員者,經黨員一人介紹,不分性别,不分國籍,均可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這是中國共産黨在正式檔案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詞,并賦予其新的涵義。

到了現代,“同志”成為政黨内部成員之間的稱呼。在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時期,革命黨人内部就已互稱“同志”。孫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發表《告海内外同志書》和《緻南洋同志書》。那些一心推翻清王朝的同盟會會員們也互稱“同志”,聽上去不但得體而且悲壯。孫中山在其著名的《總理遺囑》中也呼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同志在前蘇聯也被廣泛使用。蘇維埃政府統治時期,底層群眾與官員都是用“同志”互相稱呼,俄文寫法為товари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同志”這個稱呼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親切尊敬的互相稱呼。

1959年,毛澤東同志專門訓示,要大家互稱“同志”。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中國共産黨黨旗

1965年12月,中央專門發出《關于黨内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要求:“今後對擔任黨内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至此,“同志”這一稱呼已不單單隻是一個稱呼,而是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克服和抵制舊社會腐朽習氣和官僚主義作風的一種方式。

1978年12月,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公報再次指出:“全會重申了毛澤東同志的一貫主張,黨内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

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嚴肅黨内政治生活、淨化黨内政治生态進行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指出,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書稿中出現的 “毛主席”字樣,通通圈去,改為“毛澤東同志”

毛澤東曾表示他最喜歡别人稱他為“毛澤東同志”。1951年,毛澤東在審閱李達撰寫的《實踐論解說》一書時,将書稿中出現的“毛主席”字樣,通通圈去,改為“毛澤東同志”。1958年11月,在與劉建勳、韋國清的通信稿中,他将标題的“主席”改為“毛澤東同志”。1959年8月3日,毛澤東緻信劉少奇、周恩來、彭真、楊尚昆等人,建議黨内一律用“同志”稱呼,不要以職務相稱。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周恩來:“在革命隊伍裡,大家永遠要以‘同志’相稱。”

周恩來最喜歡的稱謂也是“同志”。一天,周恩來剛剛走出辦公室,身邊的從業人員走上前來說:“總理,有幾件事想向您彙報一下。”周恩來馬上打斷他的話,很鄭重地說:“不要叫總理,我們黨内還是稱‘同志’好。”

20世紀6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在廣州開會,有位曾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工作過的普通從業人員專程趕來看望他,并親切地稱他 “恩來同志”。周恩來特别高興,對大家說:“這位同志保持了當年的好傳統,很好,在革命隊伍裡,大家永遠要以‘同志’相稱。”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鄧小平:“頭一次看到 ‘小平同志’這樣的稱呼,我很喜歡,酌量處理”

1984年,“同志”又有一次不同尋常的亮相。當時的《武漢晚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小平同志:我這樣的稱呼,似乎不太禮貌,若有不妥之處,請給予責備。”這是1984年4月武漢一職工向鄧小平寫的申冤信。鄧小平在信上圈閱道,“頭一次看到這樣的稱呼,我很喜歡,酌量處理”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同志這個稱呼,展現出人際中的平等,融洽。城市裡面的“勞工同志”,農村中的“社員同志”,軍隊中的“解放軍同志”,等等以及各個行業中都是這種稱呼。與陌生人打招呼,可以不必費心思考慮叫什麼,一句“同志”稱呼,什麼都解決了。

然而自八十年代開始,同志這個稱呼在日漸減少,相對于一些帶有一定身份的稱呼逐漸顯現,如;先生、女士、小姐、老闆之類的,曾有一段最流行的“師傅”稱呼,傳遍大街小巷,張口辦事必稱師傅。

師傅,是一個名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為:①工、商、戲劇等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②對有技藝的人的尊稱:老~|廚~|木匠~。

擴充:

1.老師的通稱。

2.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或為輔佐國君之官,或為教導太子之官,或為虛銜。統稱為師傅、師保、保傅。

3.對僧道的尊稱。

4.對衙門中吏役的尊稱。

5.對有專門技藝的工匠的尊稱。

6.民間對某行當的權威或有技術的人的尊稱--師傅。

7.多用于對人的尊稱,而不管其年齡、性别(通常多用于男性)、職業。

8.對于年長的藝人的尊稱。

先生,漢語詞語,讀音是xiān sheng。字面的意思是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觸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為先接觸陌生事物的人。是以古代稱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學習的意思,正所謂“達者為先,師者之意”。

釋義

1.老師,如:周先生(意思和周老師相同)。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人的尊稱。

3.舊指賬房管賬的或從事文書工作的人。如:他在當鋪當先生。

4.舊指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為業的人。 [1]

5.對醫生的另一種稱呼:如"生病了去看先生"。

6.稱别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帶人稱代詞或定語;比如你先生、我先生)。

7.80年代後對所有男性都可以稱為先生,如:王先生、李先生。

女士;是在不确定對方婚姻狀況時使用之女性稱謂。近代對女性稱謂通常視對方已婚與否而定,未婚者稱“小姐”(英文:Miss),已婚者稱“太太”(英式英文:Mrs/美式英文及舊英式英文 Mrs.)。但有時未必知道對方婚姻狀況,或已婚者不欲從夫姓,又或根本不欲别人知道其婚姻狀況,即可使用。例如年輕者稱“小姐”,較年長者稱“女士”;又或不論年紀一律稱“女士”。

小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ǎo jiě ,1、尊稱,用于一個未婚婦女或少女的名字之後。2、少女。

基本釋義

1、舊時指婢、妾、娼妓、歌女。

2、富貴人家的女兒。

3、稱謂。稱妻子、夫人。

4、泛稱年輕女子。

5、稱選美比賽中的優勝者,常冠以地區名稱。如中國小姐、世界小姐。

在八十年代初,小姐這個稱呼還是很正統的,年輕女孩被稱為小姐還覺得很禮貌的,但是之後社會的發展,許多置身不潔服務行業的女孩玷污了小姐這個稱謂,人們一談到小姐立刻色變,于是小姐這個稱呼就被打入貶義詞裡面去了,代之而來的現在流行的是“小姐姐”了。

人們的認識也是在轉變的,過去如果一個男人當面對一個女性說;“你很美”“很漂亮”,那還了得,你是在耍流氓!如果在今天還有人這麼對你說,你可能還要說聲;謝謝!現在當面稱呼;美女,帥哥,已經成為最讓人愛聽的稱呼,這不光是年輕人愛聽,就是上點年紀的大爺大媽都愛聽,人們已經抛去過去所謂的矜持,喜歡更直白的誇贊。

班長

班長這個稱謂可能是軍中被稱呼最多的,這隻是在士兵之間的稱呼,軍官不在列,班長是軍隊中最基層的上司者,不屬于軍官,也不是人人都是班長,但是在士兵中存在一個共識,就新兵一般稱呼老兵都叫班長,這是一種尊稱,新兵叫,老兵也願意聽,老兵們也有一種存在感,如果哪天自己也成為了老兵,那就也有人叫自己班長了。

“改開”後一部分首先富起來的人,腰包鼓起來,肚子也腆起來了,于是各種“總”就出來了,什麼總經理,副總經理的遍地都是,名片到處撒,唯恐人不知。

過去稱師傅的已經過時了,現在對于凡是有一些技術的人,最常見的稱呼是“某某工”,“工”工程師也。

還有到處泛濫的“家”,專家,藝術家,歌唱家,書法家等等鋪天蓋地,甭管表現得有多差,但是吹捧者不遺餘力,而且這些所謂的家淨是撈大錢的,唯獨我們的科學家不在其列。

現在最流行的稱呼莫過“老師”了

老師

對傳授道業、學問或技藝者的尊稱。學生對先生的尊稱。科舉時代門生對座主的稱呼。

教師,以教育為生的職業。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

老師這個稱謂除了包括職業的教師外,在大陸傳統文化中也泛指有一技之長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别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别人好的地方學習,看到别人缺點,檢討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從這一點看,老師這個稱謂是相當的廣泛,就是我們今天來運用也是無可挑剔的。但是我們過去卻沒有這樣普遍在運用,是什麼原因呢?是過去這個“老師”是存于心中的,而不是說在場面上的。目前老師這個稱謂正在火熱中,當然誰又不喜歡被人尊敬呢?!

在場面上,總會喜歡将人的官銜或者職稱叫出來,顯得對人的尊重,這好像很正常,在地方上有些職稱在正副上往往不太較真,比如縣長,局長,廠長等等,正副有好幾個,但是人們普遍會稱呼“某某長”而不說正副,這樣當然是副職們樂見的,但是在軍隊就不行了,正職是正職,副職就是副職,必須叫出來,這沒有含糊。

現在在黨政内部還是以同志相稱,但是在整個社會上已經很少有人這樣稱呼了,而人們之間稱呼也普遍帶有奉承,美化,讨好,客套等功利色彩,而且名目繁多,人與人之間關系往往是敬而遠之,恐怕再也難能找到像“同志”這樣廣泛而恰當的稱呼了。

“同志”這個稱呼已經漸行漸遠了——淺聊正在改變的互相稱呼

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