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歲轉行做量化:其實沒有那麼難 | CQF持證人分享

作者:CQF量化學習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不是金融專業能學會CQF嗎?”

“CQF是不是很難考?”

“CQF能否作為入行量化的起點?”

這樣的話,來自我們剛剛持證CQF的同學也曾經聽到而猶豫過,但他并沒有因為這些話而放棄學習CQF。現在正開啟量化新世界大門的他經曆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01

考CQF的想法

我叫畢業于南丹麥大學,大學和碩士都是材料和化學專業,畢業後主要從事鋼鐵,鎳礦,銅,鎳的進出口及轉口貿易,做着和金融完全沒有關系的工作。

因為自己一直很喜歡金融領域,也很喜歡探索新的領域知識,在考完CFA I級後了解到了CQF證書。Python是我一直想學而無從下手的語言,金融數學也是我極度想學習的知識,是以我延期了CFA II級的學習課程,直接學習CQF。

40歲轉行做量化:其實沒有那麼難 | CQF持證人分享

Q同學的筆記

學完之後感覺有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被我打開了。另外,我覺得量化在國内的蛋糕會越做越大,相應的資金管理規模也會越來越大,未來發展可期。

02

CQF對我的幫助

CQF極大的提高了我的生産力,包括基本面研究和交易模型的開發。

我畢業論文寫的主題是機器學習。最後的考試考完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對final project的擴充,發現了一個新的算法交易。這是以前難以想象的。交易模型的靈感不斷出現,目前記錄的待完成的模型思路就有十幾個。

其中RL是非常合适我,在final project期間也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盡管final project 最終沒有使用,但未來會以隐馬爾可夫為數理基礎搭模組化型。

另外,老師們推薦的書也非常有用,已經通讀了好幾遍,内容深奧,需要耐心學習。

40歲轉行做量化:其實沒有那麼難 | CQF持證人分享

我有強烈的預感,裡面的知識對我的預測類模型的搭建将起到基石的作用。最後,final project的套利交易也是一個會找機會完成的model,它也是一個很好的武器。

在高頓學習CQF的這段時間,論文的産出和證書隻是一部分收獲,還有更多無形的财富讓我受益良多。

首先就是對專業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次CQF經曆讓我對量化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深知自己的水準不足,比如數學的難度不小,需要課下花很多時間去推導公式,Python的熟練度不夠,也需要經常查資料、看書。

又比如stack model,lstm和RL不是很明白,就在網上查找學習視訊的資料,逐漸加深了解的。

我每天大概花5個小時來學習CQF,基本每一節中文課都上直播。一般是以高頓的中文直播課為主,英文課為輔,交替學習。

03

想對未來學習CQF學員說的話

首先,以客觀的态度看待CQF。不要以為CQF很難,學不會。在我看來,提前接觸,可以讓自己有更充足的知識儲備,在學習更複雜的東西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其次,CQF可以是一種愛好。在學完CQF後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越研究,我便越不滿足,總是希望汲取更多的知識。

最後,關于我的未來,我計劃從事量化方面的研究或資金管理工作。

另外,想對那些自信心不足,尤其和我一樣40歲,或大或小,職場上考慮轉型的人來說,CQF并不難,難在你沒有旺盛的求知欲。送你們韓劇《You Raise Me Up》裡的一段台詞作為鼓勵:

我給我的人生打分最多2-30分,可我不會自卑不會害怕去和别人争。人間走一遭,該吃該喝該對自己好,我管旁人指指點點,廢話是有多麼吵。

人生還沒過半,這輩子路還漫漫,擡頭往前看,一半黯淡一半星河浩瀚。别躲閃,人一輩子會經曆各種挑戰。自卑沒有盡頭,我勸你早點回頭是岸。

是以,CQF 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想了解更地量化行業,CQF相關資訊,可關注公衆号:CQF量化金融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