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是西遊記中經常出現的人物,他幾乎貫穿于西遊記的始終。與他一起出現的還有其他邱、許、葛三位天師并稱為四大天師。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他是戰國七雄之一的南韓人,後來輔佐劉邦興漢,出謀劃策,是功勞最大的幾個人之一。張良又是一個知進退的人,并沒有留戀榮華富貴,後來據說跟随赤松子修仙去了。那麼張天師與張良又是什麼關系呢?

西遊中的張良
張良在西遊記中側面出現了一次,那就是在東海龍宮敖廣那裡。出現的并不是他的本人,而是一幅畫。當時孫悟空剛剛從五行山下出來,還沒戴上緊箍,與唐僧生了一肚子氣,一路往花果山跑。當他路過東海的時候,想到東海龍王那裡叙叙舊,于是來到了水晶宮。喝完茶後,他一回頭,看到了後壁上挂着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兒。在他詢問之後,龍王做了解釋:
“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行者道:“怎的是三進履?”龍王道:“此仙乃是黃石公,此子乃是漢世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失履于橋下,遂喚張良取來。此子即忙取來,跪獻于前。如此三度,張良略無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愛他勤謹,夜授天書,着他扶漢。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太平後,棄職歸山,從赤松子遊,悟成仙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這裡的張良能夠成功,一方面是因為他謙虛恭敬,求學時的态度令黃石公滿意;另一方面又能正确地對待成功,沒有因為自己有蓋世之功便自大,能夠急流勇退。那些不識趣的功臣喪命的可不少,三不見被殺的淮陰侯韓信、剁成肉醬的梁王彭越,這可都是教訓。而張良卻棄職歸山,最後成仙,他的智慧可是千百年來人們的楷模。于是孫悟空大受震動,重新回到了唐僧身邊。
西遊中的張天師
西遊中張天師早早就出現了,那時孫悟空剛剛嫌棄弼馬溫官職太小,自己下界了。玉帝正在處理政事,就見張天師帶着禦馬監監丞、監副在丹墀下拜奏道:“萬歲,新任弼馬溫孫悟空,因嫌官小,昨日反下天宮去了。”可見張天師是玉帝身邊的親近人,一般層級的天庭官員要想見玉帝需要通過張天師才能辦到。這時應該大約是秦朝的時候(見本人撰寫的《西遊:漫談孫悟空出生的那個春秋時代》),之後孫悟空攪亂了蟠桃會,偷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也是四大天師通報太上道祖到了。四大天師就像玉帝殿前的迎賓使一樣接來送往。
那麼張天師到底是誰呢?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張天師》記載:“天師者,漢張道陵也,子房八世孫。光武建武間,生于吳天目山,學長生法術,隐于北邙山。”也就是說張道陵是張良張子房的八世孫,生于東漢光武帝時期,而他早在秦之前就已經在天庭為官了,比他的八世祖張良還要早一些。這就出現時間上的錯亂了,張天師穿越了呀。這在西遊記中很常見,許多天庭上的神仙都出現了穿越現象,他們紛紛在成仙之前就在天庭任職了。如果按照道家的說法也不是不可能,許多神仙都有轉世重修的經曆,呂洞賓據說就是東華帝君轉世。隻是有的可能恢複了記憶,有的可能沒能恢複記憶,這也是一些神仙需要度過的劫難而已。是以,張天師轉世到張良家族中也不奇怪,靈珠子不也轉世到李靖家中了嗎?
尾聲
張天師是張良的八世孫,在西遊世界中他們都成了仙。張天師後人中還有一位名人張魯,就是三國中割據漢中最後投降曹操的那位,他依靠教義在漢中建立了一個道家國度。張家出現了三位道家名人,後世天師一職一直在張家傳承,鑄就了一段輝煌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