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在三國時期,武将的官職,主要分為重号将軍和雜号将軍這兩個類型。其中,重号将軍包括了大将軍、骠騎将軍、車騎将軍、衛将軍、四方将軍等武将官職。雖然重号将軍的地位十分顯赫,可是,這些官職的數量相對有限,難以冊封給衆多立下戰功的武将。是以,設立相對靈活的雜号将軍,在三國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冊封。比如關羽擔任的蕩寇将軍,張飛擔任的征虜将軍,趙雲擔任的翊軍将軍,都屬于雜号将軍的範圍。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其中,就筆者今天要說的“讨寇将軍”,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雜号将軍。彼時,王平、鄧艾等四位武将,就曾擔任過這一官職。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這四位武将。

一、楊秋

首先,就楊秋來說。和馬超、韓遂一樣,楊秋也是割據涼州的諸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鐘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長安,試圖經過楊秋等涼州諸侯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楊秋等諸侯懷疑曹操要攻打吞并涼州。于是,楊秋從合馬超、韓遂等勢力,共計約十萬人馬,起兵反抗曹操。一路高凱,直逼至潼關。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同年七月,曹操率領大軍親自西征,與涼州諸侯的聯軍夾關對峙。在這場戰役中,曹操派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占據河西設立營寨,自己從潼關北渡,雖然遭遇馬超截擊,曹操差點送命。但曹操還是成功渡河,然後遁過渭河作甬道到渭南。

于是,涼州聯軍退守,拒兵屯在渭口,曹操多次設疑兵,用船載兵偷偷潛入渭河,做成為浮橋,到一天夜裡,曹操分兵在渭南結營。聯軍趁夜攻擊兵營,曹操設定伏兵擊破聯軍偷襲。于是楊秋等人屯兵在渭南,遣送信件,請求割河西一帶和談,但曹操不答應。

九月,曹操大軍分批渡過渭水,聯軍數次挑戰,曹操隻是不應戰,聯軍隻能請求割地,送人質請和。在此基礎上,曹操采取賈诩的計策,假裝答應,然後與陣前和韓遂談言歡笑,讓聯軍猜疑韓遂,又寫了一封塗改僞招安信給韓遂,離間涼州聯軍,導緻了馬超、韓遂等諸侯互相猜疑。經曆大小諸多陣仗後,曹軍在渭南同聯軍發動大決戰,由于聯軍軍心不齊,加上被離間後讓人懷疑的韓遂,使得聯軍大敗。

公元211年,楊秋因為無力繼續抵抗曹操,于是選擇了歸降。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楊秋被冊封為讨寇将軍。不過,在此之後,就沒有楊秋相關的史料記載了。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二、王平

其次,就王平來說。王平是益州本地人士,不過,公元215年,曹操奪取漢中的時候,王平一度歸降了前者。公元217年,劉備發動了漢中之戰。公元219年,劉備擊退了曹操,奪取了漢中之地,而王平也投靠到劉備麾下。

公元228年,王平跟随諸葛亮北伐中原。在街亭之戰中,馬谡的表現令人失望,而王平則因為聚攏潰散的士兵,得以獲得了諸葛亮的賞識。此戰之後,王平被冊封為讨寇将軍。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後,王平協助吳懿鎮守漢中。公元237年,吳懿去世後,王平成為蜀漢第三任漢中都督。公元244年,曹魏大将軍曹爽調集10多萬大軍,向漢中地區發動了進攻。雖然在兵力上處在劣勢,但是,王平還是擊退了曹爽,并讓曹魏大軍損失慘重。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當時馬忠在南中,鎮守南中;鄧芝駐守永安,防備東吳;王平在漢中,防備曹魏;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漢疆域的平安,平安三侯的威名始于此時。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訓繼承了爵位。

三、王基

再者,就王基來說。王基是東萊曲城人,少年時父親王豹去世,便與叔父王翁住在一起。王翁悉心撫養他,王基也非常孝順。王基十七歲時,擔任東萊郡府吏,因非其所好而辭職。曹魏黃初(220年—226年)年間,各地舉薦孝廉,王基被任命為郎中。青州刺史王淩特意上表推薦王基出任别駕。後來,朝廷征召王基為秘書郎。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正始(240年—249年)年間,大将軍曹爽奏請王基擔任從事中郎,後來出任安豐太守。因為治理州郡嚴謹,而且防備森嚴,是以孫吳不敢進犯,加升讨寇将軍。後因病被征回朝廷,正始十年(249年),王基起複為河南尹。後因曹爽在高平陵之變中被誅殺,他被按例免官。嘉平二年(250年),擔任尚書。不久後出任荊州刺史,加揚烈将軍,跟随征南将軍王昶讨伐孫吳。

正元元年(254年),高貴鄉公曹髦登基,進封王基為常樂亭侯。甘露四年(259年),王基調任征南将軍,都督荊州諸兵馬。景元元年(260年),常貴鄉公曹奂即位,為王基增加食邑千戶,加上以前的一共五千七百戶。景元二年(261年)四月二十四日,王基病逝,享年七十二歲,追贈司空,谥号為景。由其子王徽繼承爵位,王徽早逝。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四、鄧艾

最後,就鄧艾來說。鄧艾雖然出生于公元197年,但是,曹操、曹丕等君主在位時,鄧艾長期沒有受到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攻下荊州後,曾強行将當地人民北遷,鄧艾及其母親、族人便在這時被強遷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

因為年幼,鄧艾最初是當放牛娃的。但他從小有大志向,決心通過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十二歲時,又随母至颍川,讀到已故太丘長陳寔碑文中的兩句“文為世範,行為士則”,欣然向慕,于是自己命名為鄧範,字士則。後來,宗族中有與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

曹芳即位後,鄧艾引起了司馬懿的注意,開始負責曹魏的屯田事務。到了公元249年,鄧艾開始參加抵擋蜀漢北伐的戰役,并多次擊退了姜維率領的大軍。因為立下了戰功,鄧艾被加封為讨寇将軍。公元258年,蜀漢大将軍姜維北伐中原,結果再一次無功而返,與此相對應的是,鄧艾則被司馬昭提拔為征西将軍。

三國有四位“讨寇将軍”:一位鎮守漢中,一位消滅蜀漢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正式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鐘會率領大軍突破了蜀漢的漢中防線,并和姜維展開了對峙。趁着姜維和鐘會僵持的機會,鄧艾偷渡陰平,來到了蜀漢腹地。在擊敗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後,鄧艾包圍了成都。因為成都已經沒有繼續抵抗的兵馬,後主劉禅隻能放棄了抵抗,這促使蜀漢正式走向了滅亡。不過,非常可惜的是,立下大功的鄧艾,後來卻遭到了鐘會等人的陷害,最終在公元264年丢掉了性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