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丨湘西脫貧村的振興“清單”

作者:春河月亮

隆冬時節,湖南湘西群峰蒼茫,萬物歸于寂靜。但地下卻埋藏着另一番豐收的景象:泸溪縣五果溜村300多畝荸荠已經成熟,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正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村民挖采,幫忙聯系銷售。

“我種了11畝,每畝産量預計能有5000斤,比上一年畝産多了1500斤。”正在地頭忙活的五果溜村村民姚文忠說,自己種荸荠多年,在工作隊的技術指導和支援下,荸荠種植業正朝着優質高産的方向發展。

鄉村振興丨湘西脫貧村的振興“清單”

圖為五果溜村村民姚文忠運送剛挖采的荸荠。新華社記者 柳王敏 攝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武陵山脈腹地,曾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20年,湘西下轄的泸溪縣、鳳凰縣、花垣縣等脫貧摘帽,自此,山巒起伏的湘西地區換乘鄉村振興的“快車”。

讓村民傳統産業增産增收,這正是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清單”事項之一。“脫貧後接續鄉村振興,如何開新局需要綜合施策。”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駐五果溜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徐飛良說,一份“清單”也是一份規劃,在“清單”中求解振興鄉村的答案。

“柑橘育苗基地建設”“荸荠現代産業示範園建設”“高标準農田建設工程”……記者在五果溜村看到,這份“清單”共有27個項目,涵蓋農業産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每一個項目的建設内容、建設規模、所需資金、建設周期、預期效益等都有詳細的計劃。

“這是我們通過前期實地走訪、摸排,收集村情民情後系統規劃、整理的,符合五果溜村發展實際需求,也展現了當地群衆的美好期待。”徐飛良說。

“清單”不是“花架子”,更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依靠農業專業優勢,駐村工作隊同時還是農技幫扶專家。“我們自己種了3畝荸荠試驗田,看如何實作優質高産,如今這成了老百姓的觀摩田、學習田。”駐村工作隊隊員、湖南省植保專家鄭和斌說。

鄉村振興丨湘西脫貧村的振興“清單”

圖為五果溜村種植大戶楊剛許在觀察柑橘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柳王敏 攝

柑橘是湘西地區傳統水果,種植曆史悠久,群衆基礎好,如何做優做強,實作品種更新換代,打造特色育苗基地是“清單”重要事項之一。當地種植大戶楊剛許告訴記者,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自己投産的120畝柑橘基地順利實作提質改造,建立了消毒池、檢測室、培育大棚等,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增強本地産品市場競争力,還帶動了40餘名村民在基地就業。

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清單”中的“水産養殖項目”“大棚水果種植項目”“沅水(五果溜村段)遊步道建設”等瞄準五果溜村山水資源做文章。“未來将圍繞水果、水産、水景等,建設産業興旺、生态宜居的特色村莊。”徐飛良說。

換乘鄉村振興“快車”,群衆奔向新生活。據了解,湖南省目前已繼續選派工作隊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去年5月初,由24021名機關企事業機關幹部組成的10253支鄉村振興工作隊,全部進村到崗。廣袤的湖湘大地上,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開。(記者柳王敏、張澍婧)

繼續閱讀